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歷史書寫
歷史書寫
,
司法人權
楊翠、Pawel Gorecki、林蔚昀
1 月 19,2021
2021台北書展活動——「轉型正義相對論」講座紀錄
2019 年初,促轉會規劃「轉型正義相對論」,邀請不同領域的專業工作者進行對談,期望深化轉型正義的社會對話,撞擊出更多元豐富的思想火花。 其中,楊翠主委與作家林蔚昀,以及她的波蘭先生Pawel Gorecki(行為藝術家,社會運動者),總計進行了三次對談,議題包含轉型正義、民主、人權的價值;轉型正義如何進行空間轉型與價值重整;轉型正義應該做什麼?應該避免什麼?林蔚昀以其敏銳的作家之眼,...
歷史書寫
馬非白
1 月 15,2021
【被遺忘的歷史】南方澳間諜冤枉事件的真相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的末期,由於日本軍在東亞戰場已經敗象畢露,因此,對於台灣的控制和壓迫愈趨緊縮、升高,在最後幾年內,非常神經質地羅織了好幾件牽連廣泛的間諜案。 比較轟動的這類案件,有基隆炸彈案、眾友會叛亂案、東港事件、瑞芳事件、蘇澳案等等;其中的蘇澳案,台灣近現史的研究者普遍稱之為「蘇澳間諜案」,本文根據當年的報導將之稱為「南方澳間諜冤枉事件」(註一)。...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若林正丈、吳密察
12 月 23,2020
【新書介紹】《台灣對話錄1989-2020》
書名:《台灣對話錄1989-2020》 出版社:玉山社 作者:若林正丈、吳密察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14日 參考網址:博客來 本文為《台灣對話錄》舊版緣起 吳密察: 我先說明一下當年《台灣對話錄》這本書出版的背景。一九八八年一月《自立早報》創刊,劉克襄擔任副刊主編,當年因為同為自立報系的《自立晚報》之副刊由向陽主編,...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10 月 06,2020
【日治時期電影史漫談】不只是辯士——詹天馬其人其事研究(下)
往前閱讀:【日治時期電影史漫談】不只是辯士——詹天馬其人其事研究(上) 跨界的辯士 可以看到,30歲左右到永樂座的詹天馬正值人生的活躍時刻,1930年代初期,他從電影館裡的辯士跨界與其他媒介產生連結。一是他與辯士王雲峰為《桃花泣血記》所寫的宣傳歌,成為古倫美亞唱片錄製的唱片,該曲由女性歌手純純演唱後成為台灣第一首流行歌曲。 此外,1931年台灣放送協會成立,...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10 月 06,2020
【日治時期電影史漫談】不只是辯士——詹天馬其人其事研究(上)
提到詹天馬,關心台灣電影的朋友會許會有三重聯想: 一是辯士、二是作詞者、三是意見領袖。 作為辯士的詹天馬,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灣音聲100年」的資料庫裡,可以聽到他講解上海電影《可憐的閨女》的片段,德川夢聲是日本最知名的辯士,詹天馬則被台灣觀眾稱之為「台灣夢聲」,聽過《可憐的閨女》便可知詹天馬並非浪得虛名。 作為作詞者的詹天馬,他與另一位知名辯士王雲峰合作上海電影《...
歷史書寫
施芳瓏
9月 28,2020
李登輝的「不是我的我」造就了「民主先生」的台灣傳奇
對一位政治領袖的功過,很難蓋棺論定,更何況是對具有多重身份的前總統李登輝先生。自7月30日辭世至今,國際媒體咸襲 1996 年 5 月 20 日美國《新聞週刊》贈給李登輝先生的稱號:「Mr. Democracy」/「民主先生」,來定論他的政治遺產。 在這一個半月的喪事期間,有多國政要表達哀悼,如:8月12日,美國衛生部長 Alex Azar在台北賓館追思,並紙條留言:「...
歷史書寫
,
全球脈動
牧牧在荷蘭
9月 21,2020
【荷事生非】入住就無法退房的奧蘭治酒店——在牢房裡向為自由荷蘭奮鬥的志士致敬
海牙(Den Haag)的席凡寧根(Scheveningen)除了有著名的沙灘供本地人和遊客前來休憩,在綿延不絕的沙丘間,還有座巨大的二戰紀念鐘(Bourdonklok)和十字架紀念碑。每年5月4日的國殤日(Nationale Dodenherdenking),二戰紀念鐘所在地會舉辦悼念儀式,提醒人們和平和自由的可貴,同時也悼念二戰期間,在席凡寧根鄰近的沙丘:...
歷史書寫
馬非白
9月 09,2020
【被遺忘的歷史】蔣家王朝苛政暴斂的「愛國公債」(下)
往前閱讀:【被遺忘的歷史】蔣家王朝苛政暴斂的「愛國公債」(上) 〈民國三十八年愛國公債條例〉原先預定發行的總額是銀元三億元(相當於改制後的新臺幣九億元),票面分為五十元、一百元、五百元、一千元、五千元,及一萬元等六種。但可發行地區只剩台灣之後,〈台灣省籌募愛國公債辦法〉設定額是銀元三千萬元,這也是蔣家王朝在臺灣發行的各種公債中唯一以銀元計價的,票面也剩五十銀元(四十萬張)、一百銀元(...
歷史書寫
馬非白
9月 09,2020
【被遺忘的歷史】蔣家王朝苛政暴斂的「愛國公債」(上)
日治時代,日本政府為了因應中、日戰爭的需要,曾經在1940年下令台灣總督府發行「愛國公債」。中國國民黨政權在中國內戰末期,也有樣學樣的在台灣發行「愛國公債」,但是,方式和手段卻比日本殖民統治者更惡劣,可以說極盡所有壓榨之能事,搞得怨聲載道。 1949年,中國國民黨在中國內戰中,不但節節敗退,而且財政陷入極度困境,連軍餉都發不出來,已經窮到幾乎要抓狂了,當時就設立〈戰時經費籌募委員會...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陳永興
8 月 26,2020
【新書介紹】我的人生交響曲:陳永興七十自述
新書《我的人生交響曲:陳永興七十自述》選摘。 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 推動「平反二二八」可能也是我對台灣社會所做的重大貢獻。 1987年,剛好是二二八滿40周年,我和鄭南榕、李勝雄共3人召開記者會,公開要求國民黨政府要為二二八道歉、賠償、公佈歷史真相,還二二八受難者公道並安慰其家屬,還要求全台各地建二二八紀念碑、國家要建紀念館,並將二二八定為國家紀念日。在1987年要講這些代誌...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