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書評書介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林呈蓉
7 月 04,2019
《典藏台灣史》:福爾摩沙與台灣
眾所周知,台灣也叫「福爾摩沙」(Formosa),因為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海外世界稱台灣為「福爾摩沙」,這是1542年前後葡萄牙水手在前往日本的航行途中,行經台灣東岸,映入眼簾的蔥鬱美景,讓他們驚呼、讚歎「IlhaFormosa!」即「美麗之島」。1564年,人類史上首部世界地圖《世界地圖》(OrbisTerrarum)出自比利時的歐提利歐(AbramoOrtelio,1528-1598)之手,...
書評書介
林丈二
6 月 19,2019
《文明開化來了》:身穿襯衫的書生
進入明治二○年代,插畫裡經常出現書生的房間。那是一個西學的時代,此時被稱為書生的人,若不是在明治時期出生,便是懂事後已經受到文明開化之光洗禮的世代。既然是在這種時代立志學習西學,身邊配置許多「洋物」便是很自然的事了。 在明治十年東京開成學校和東京醫學校合併成「東京大學」之前,許多胸懷大志的青年便來到東京。他們大部分都依靠同鄉前輩,或寄宿在親戚家,一邊當門房一邊努力學習。...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林偉盛
6 月 13,2019
《典藏台灣史》:東印度公司與台灣貿易
東印度公司雖然擁有許多特權,但是公司的發展是漸進式的。東印度公司早期在亞洲並沒有固定的殖民中心,為求在亞洲站穩腳根並與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競爭與戰鬥,公司內部達成三點結論: 第一,必須在亞洲任命一位總督執行政務,並設置議會協助總督處理各種事務。 第二,除了行政中心之外,必須要有一個船舶停靠的地方,作為貿易轉運以及集散中心。第三,為了獲得亞洲地區的香料以貿易品,...
書評書介
林慕蓮
6 月 03,2019
《重返天安門》:記憶的債
四分之一個世紀前發生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事,到今日看來,還很重要嗎?中國最偉大的現代作家魯迅,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一九二六年,政府也曾在天安門廣場發動了暴力鎮壓,那時的示威者抗議軍閥張作霖接受日本的要求。這場鎮壓造成四十七人死亡,數百人受傷。魯迅被事件觸動,他寫下:「這不是一件事的結束,是一件事的開頭。墨寫的謊言,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血債必須用物償還。拖欠得愈久,就要負更大的利息!」...
書評書介
詹素娟
五月 30,2019
《典藏台灣史》:一生三個名字的悲劇人物──史尼育唔
受教育、納稅與服兵役,是現代國民國家的「三大義務」。日治時期的台灣,至1943 年( 昭和18)為止,總督府雖已對台灣人民實施納稅、國民教育兩項義務規範,但仍堅守服兵役係日本皇民至高榮譽的觀念,嚴守兵役的國族分際。然而,在日軍節節敗退之際,終於也不得不在台灣推動「徵兵制」。 高砂義勇隊 從軍夫、軍屬的徵調,到志願兵制度的實施、徵兵制度的推行,開啓了日本對台軍事動員體系的建構;其中,...
書評書介
蔡焜霖、蔡秀菊
五月 21,2019
《我們只能歌唱》:蔡焜霖的生命故事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十五日,《王子》半月刊正式創刊,主要的讀者對象設定在國小高年級到國中一年級,大約從九歲到十三歲,第一刷印兩萬本,蔡焜霖現在回想起來實在夠大膽,因為當年的成人及兒童雜誌通常一刷只印幾千本,而《王子》一出手就印兩萬本,讓同業為之瞠目結舌。 蔡焜霖當然有因應策略,刊登廣告時運用一點點小技巧,把「徵人廣告」分成上、中、下三塊,每一塊都出現《王子》字樣,自己設計版面、自己打字...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翁佳音
五月 16,2019
《蘭船東去》歷史來來去去
《蘭船東去:胡椒、渡渡鳥與紅髮人的航海之旅》是一本基於史實的歷史小說,橫跨了荷蘭對西班牙的獨立戰爭、聯合內部政商力量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葡萄牙鬥爭並殖民亞洲的故事。 十六世紀中葉,歐洲大陸西北方的低地區──荷蘭,正經歷著與西方宗主國對的八十年戰爭,同時面臨棘手的內部形勢:互有芥蒂的在上位者,爾虞我詐的六大商會。跟著《蘭船東去》情節發展,看荷蘭如何在政商結合以及威逼利誘的過程中,...
書評書介
劉益昌
五月 14,2019
《典藏台灣史》選摘:台灣歷史的建構
人群與文化構成 當代的台灣是一個以漢人為主的社會,雖有學者倡議人群的組成帶有濃厚的南島民族成分,但絕大部分在台灣居住的人群都自以為是漢人,也帶著漢人思維的文化與歷史觀。由於漢人文化與歷史觀的強烈影響,目前台灣的歷史解釋仍然受制於文字記錄與漢人群的歷史,在國民教育的小學、國中歷史課本,或者是高中、大學的課本與教學資料,佔有99%以上時間的史前時代人類活動史,卻往往只些許篇幅,...
書評書介
大谷渡
五月 09,2019
《聆聽時代的變奏》:日本統治前後的臺灣人
前半生在日本統治下長大的人,往往後半生也與日本有很深而難以切斷的羈絆與後續生活。面對他們時,我們應盡量避免以「日本戰敗」來切開他們的人生,而要能夠多面向且謹慎地注視留在他們心中的點滴印痕,以及後來的世事變化加諸他們人生的影響,如此或許才能深入理解每個人的不同人生。 無法再會 在臺中的餐廳,我與大雅公學校的校友廖繼水、張蕊聊天時,突然一陣激烈的地震襲來。我腦中浮現十多年前,...
書評書介
清水潔
4 月 30,2019
《被殺了三次的女孩》誰讓恐怖情人得逞?桶川跟蹤狂殺人案件的真相及警示
「如果我被殺了,那就是小松殺的--」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年僅二十一歲的女大學生豬野詩織, 遭人於日本埼玉縣JR桶川站外刺殺身亡。 豬野詩織生前向朋友訴說,自己不斷遭到前男友小松和人的暴力恐嚇與跟蹤騷擾。 不願意和詩織分手的小松,總是將能夠簡單蹂躪殺害詩織的話語掛在嘴邊, 逼迫詩織聽從自己。 不肯坐以待斃的詩織,決心前往埼玉縣警轄下的上尾署報案...
‹
…
4
5
6
7
8
9
10
11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