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
,
電影戲劇
任恩儀
五月 14,2022
許峰鐘先生的台語導演夢:從阿文哥的再見台北到迎媽祖之夜
許峰鐘先生何許人?他是文夏先生台灣經典老電影《再見台北》(1969)的導演。更重要的是許峰鐘其實是我的阿公許銘陽先生擔任演藝工作時的藝名。 文夏先生在1962至1969年間主演了10部《文夏流浪記》系列電影,其中有三部影片由許峰鐘先生執導,分別為《阿文哥》(1964)、《流浪天使》(1967)(圖一)、《再見台北》(1969年)。並在後來文夏先生導演的影片中,擔任執行。...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陳威臣
4 月 24,2022
【鐵份補給】鬼滅之刃風潮不減
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全日本空輸(ANA, All Nippon Airways),在3月25日推出鬼滅之刃彩繪機,首航時吸引大量影迷與航空迷前往成田機場朝聖,自2019年開始席捲全世界的鬼滅,時隔三年依然魅力不減。 鬼滅之刃是由日本新銳漫畫家吾峠呼世晴所創作,自2016年2月15日開始在集英社所發行的「少年跳躍週刊(週刊少年ジャンプ)」上連載,由於反應相當熱烈,單行本發行頗受歡迎,...
文化研究
江昺崙
3 月 31,2022
【台文想想】走讀高雄,情深美濃:拜訪鍾理和的大地書房
美濃的黃蝶翠谷,每年大約夏天的時候,都會有大量黃蝶出沒。 通往黃蝶翠谷的路上,有座朝元禪寺,禪寺對面有一座小山丘,像頂圓圓的帽子。於是當地人叫他「笠山」。笠山對面有一間小小的文物館,叫做「鍾理和紀念館」,平常時候沒什麼人,偶爾會有一些遊客尋路而至,看著遠方美濃平原的美麗景緻,在樹下聊天乘涼。 鍾理和也喜歡樹,他平常習慣搬一套簡陋的桌椅,在樹下寫作。但他身體一向不是很好,...
文化研究
,
書評書介
邱振瑞
3 月 05,2022
【日晷之南】電影導演的遺書與戰爭
前言: 在日本推理偵探小說中,經常出現有趣的畫面:一名資深刑警進入命案現場,他尚未展開縝密的採證之前,總會對著率先抵達的轄區警察詢問,死者有無留下遺書,以此來判斷死者的年齡。依照他們多年來的辦案經驗,有遺書者多半為年輕人,因為他們還掛念著現世的人情與債務,所以必須有所交代才行,而看透世間冷暖的老人則不會,他們選擇決然離開世間,就不需寫遺書做補述,...
文化研究
陳威臣
10 月 23,2021
【鐵份補給】時代的終結、新幹線雙層客車全面退役
許多朋友訪日旅遊,應該都會發現搭乘上越新幹線時,有一款車頭造型特殊,而且車廂還是雙層的新幹線列車,已經默默地在日本的鐵道界服役24個年頭,如今已卸下重擔引退,讓這款相當特殊的存在,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 新幹線E4系Max,是高速鐵路史上乘載人數最高的車輛,雖然一列車僅有8輛編成,不過由於是採全列車雙層設計,因此單一編組即可搭載817人,加上列車可以兩列並聯運轉,...
文化研究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10 月 06,2021
【影像內外】兩位台南作家戰後的觀影記事
電影史不是只有電影名稱與上映年代的組合,我們希望能夠進一步知道某部電影在上映的年代引起什麼樣討論?什麼樣的人喜愛這部作品? 也因此,台灣電影史的研究有時就像歷史偵探,在各種可能的線索當中找尋蛛絲馬跡,探求可能的答案。近20年來陸續出版的日記、回憶錄是基本的資料,反覆翻閱過程當中,時而能夠觸類旁通,另開新局。 蘇聯電影在戰後台灣 舉例來說,《跨世紀電影實錄1898─2000》...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Kutuan
五月 20,2021
【荷事生非】疫情期間的荷蘭線上表演資源懶人包(下) 劇場類
上篇:【荷事生非】疫情期間的荷蘭線上表演資源懶人包(上) 音樂類 上次為大家介紹了幾個荷蘭著名的音樂廳和音樂節,希望大家喜歡。這次整理了五個劇場表演類的線上資源,也有特別設計給小朋友欣賞的喔! 1. 荷蘭國家芭蕾舞團與歌劇院Nationale opera ballet 芭蕾與歌劇表演的票價一向不菲,看看那些精緻的戲服、誇張特殊的化妝、還有大型佈景,...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Kutuan
五月 20,2021
【荷事生非】疫情期間的荷蘭線上表演資源懶人包(上) 音樂類
2020年三月中,荷蘭政府宣布全面封城,各式表演活動陸陸續續轉戰到線上,一晃眼竟已超過一年了。雖然該年六月到十二月間,仍有做好防疫規劃的現場表演,但在觀眾人數不能超過三十人的限制下,許多大型場館及製作單位寧願取消不演,好讓虧損減至最小。 但補助拿了、表演做了,不讓人看到成果也挺不甘心的,於是現場表演轉為線上的形式變成了常態,至今也累積了非常驚人的數量與成果。無論是過往經典表演重播、線上直播...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Nam Quốc Văn
2 月 18,2021
【越南想想】越南春聯竟然這樣寫!?
台灣和越南都有過農曆年的習俗。越南的農曆年在越南語裡稱為Tết Nguyên Đán,或簡稱為Tết。傳統上,越南人有過年前上街請「翁徒」(Ông Đồ)寫春聯的習俗。 所謂的「翁徒」,係類似台灣早期私塾教育的「漢學仔仙」(Hàn-o̍h-á sian )。台語諺語說,「漢字beh讀會捌,喙鬚就打死結(Hàn-jī beh tha̍k ē bat , chhùi-...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王升含
1 月 19,2021
【荷事生非】疫情下的荷蘭美術館:從萬頭攢動到冷冷清清
荷事生非編輯部: 為因應SARS-CoV-2疫情,荷蘭從2020年三月起,數度軟性封城。最嚴格的期間,只允許販賣食品與醫藥的商家照常營業;其他如學校、餐廳、健身房、酒吧、賣大麻的「咖啡店」(coffee shop)、音樂廳、博物館等公共場所一律關閉,家中接待訪客的人數亦受限制。在零星的解封時期,博物館全面採預約制有限度開放,以控管每個時段的參觀人數,...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