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中國問題熱門
中國問題
金鐘
9月 06,2012
九皇變七皇?中共太子黨與團派搞平衡
下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的人數,到底是七人還是九人?最近幾乎所有報導都說,七人方案已是定局,並有一個認受性較高的名單出籠。 筆者曾力排眾議,主張提九人方案是難以推翻的必然趨勢(註一)。最近,此議出現了迴聲,有報導說,「九常委打敗七常委」,其根據還是從權力分配出發。這當中,有人為劉延東「入常」造勢,也有胡鞍鋼者流主張中宣部長劉雲山應該「入常」,鼓吹九常委是「集體總統制」。 由《...
中國問題
何明修
11 月 29,2013
財產與自由:中國的小資產階級革命(下)
業主維權的政治意涵 業主維權就是這個脈絡出現的現象,常見的形式即是小區出現了有熱心公益的帶頭大哥或大姐,憑籍他們的法律知識與社會關係,組織業主委員會,向建商或物業公司爭取公道。根據上海大學教授盛智明的研究,從1999年起,全中國大約出現了近200件起的業主維權案件。 當今中國的維權很像是八○年代中期台灣的自力救濟,都是由受害者發起的集體行動,但是組織化與理念發展仍不夠完整,...
中國問題
盧斯達
8 月 21,2013
「大家都是中國人」為甚麼比粗口更難聽
比粗口更難聽的話,乃一句「大家都是中國人」。除了因為大陸人在外地失禮橫蠻、在國內無惡不作,毀了所有華人甚至黃種人的形象以外,我們對這句話的感受,實牽涉更深層的民族身份問題。而這個問題自從1911年之後,都沒有好好解決,禍連至今。 我們討厭「大家都是中國人」,實由於「中國人」根本是一個空洞的詞語,是無法指涉有血有肉的眾人。因為「中國人」這個字所包含的東西太多,多到一個地步,就是空廢;...
中國問題
Chenglap
7 月 28,2013
香港的政治冷感世代
有位臺灣朋友說,他有一個曾留學澳洲的香港朋友,明明很多事情都對於香港的執政者和其朋黨有意見以及不滿,對他們感到十分厭惡。但談及是否去投票改變問題的時候,對方的回答就是沒興趣投票,維持生活更重要,投票改變不了任何事情,因為政治離那位香港人很遠。臺灣朋友問我,為何香港人不少都會有這種「政治冷感」的現象? 其實,引一段古謠可以很生動的描述這種政治觀。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邱陽
6 月 12,2019
一國兩制徹底失敗 香港「反送中」最後一戰
在民主女神像的注視下,世界各地悼念六四事件所帶來舉世震驚的鎮壓、血腥手段及那天爭取民主失敗而逝去的生命,更對中國政府當局宣告「我們永不遺忘天安門母親們仍在長夜哭泣」。在受難日五天後,6月9日當天香港爆發出憤怒的人群走上街頭,排山倒海高呼反送中遊行讓香港警方估計破三十萬,實際上更可能破百萬,遠隔海峽另一邊的台灣也高呼聲援香港人對抗惡法,守護自己的民主。為什麼政治冷感的香港人會站出來...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許又方
1 月 17,2016
台灣主體性的勝利
蔡英文以超過五成六的得票率在2016大選勝出,固然,馬英九執政不力、朱立倫言行前後不一等,是決定選情輸贏的基本因素;但若綜觀國會藍綠席次大幅改變及蔡英文得票數在各縣市幾乎都遙遙領先的情況,以及回顧選戰過程中的若干議題攻防,筆者認為這次選舉結果,可謂是台灣主體性的勝利。 何謂「主體性」(subjectivity)?這是個非常複雜的哲學問題,至少存在「先天/後天」、「個人/社會」,...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余杰
2 月 16,2014
莫將納粹當天使──駁彭明輝《兩岸之間只有一個問題》
在台灣《蘋果日報》讀到彭明輝教授的大作《兩岸之間只有一個問題》,大跌眼鏡。這位有相當學養和影響力的學者,對兩岸問題──尤其是中國現狀,瞭解程度居然如此淺薄和荒謬,其論點與國際主流輿論的立場以及中國普通民眾的感受格格不入。彭教授雖然是劍橋畢業的博士,但他的專業是工程技術,遠離社會人文,一旦脫離其專業領域,其議論便有可能違背常識、甚至還不如一名普通大學生高明。 作為台灣知識分子,...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楊建利
8 月 28,2013
它不是「中國」 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共當局一向是玩文字遊戲的高手,善於給歷史事件和地理區域冠以誤導性的名稱,這些名稱不僅混淆視聽,更嚴重的是,它們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甚至控制人們的思想。 比如說,中共通過暴力和欺騙的手段取得內戰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把人民置於更殘酷的奴役中,然而,它把這段歷史稱為「解放」、「解放前」、」解放後」的說法充斥正式檔、教材課本、文學作品和人們的日常話語中,使得人們先入為主地認為,...
文化研究
,
中國問題
廖品嵐
8 月 25,2012
出差上海
過去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時常需要飛到中國去幫客戶查帳、盤點。年末的上海郊區已經很冷,零下兩度的樣子。在廠區穿來穿去,作業員說他也好些天沒休假了。客戶接的多是蘋果的單,在車間裡(生產單位的作業區域),看到一塊鋁板怎麼變成一片薄薄的雕著蘋果標誌的殼。 好多年輕的臉孔。 前些日子有一則新聞,一個大學畢業的作業員描述廠裡的生活如何消磨人的意志。現場看著他們反覆的做一樣的細小的毫無意義的動作,...
中國問題
長平
8 月 06,2012
皇帝的金扁擔
很久很久以前——請允許我重複這個故事——有一位辛勤勞作的農民,他每天都要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挑水。疲憊的他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著:皇帝老爺怎麼挑水呢?有一天,他終於開竅了:皇帝老爺一定是用金扁擔挑水的! 過了很多很多年之後,到了中國的「文革」時代,這個故事有了新的版本:江青(毛澤東的夫人)到底過著怎樣腐敗的生活呢?有一天,一位成都市民突然想明白了:她一定是手裡拿著油條,面前擺著兩個碗,一碗白糖...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