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文章分類
政黨政治
政黨政治
張桂禎
11 月 24,2016
從權力顛峰到光環散盡,希拉蕊無聲息的告別
「給每個正在收看的小女孩們:不要去懷疑,你是夠格、夠力,並值得擁有在這世界上的任何機會與可能」—─希拉蕊在敗選演講中的這一席話,是本次選戰中被轉發最多次的推特文字(retweets)。曾經,她是手握權勢的第一夫人、韜光養晦的紐約參議員、備受看好但功敗垂成的總統初選角逐者、民意擁戴的國務卿,而在2016年11月8日之前更還是各方押注的總統當選人;然而如今,30年的光環落盡,希拉蕊前進白宮二度夢碎,...
財政金融
,
政黨政治
吳秉霖
10 月 30,2016
【印度想想】那倫德拉‧穆迪:百億預算的個人品牌行銷
2014年春夏之交,春寒褪盡、日焰已然高漲時,攤開報紙、打開電視,或坐在開著收音機的汽車上、搭配著窗外一幕又一幕飛掠過的公路看板,眼裡看到的、耳裡聽見的,很高的機率會被鋪天蓋地告訴你請投票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 BJP)首相提名人那倫德拉‧穆迪(Narendra Modi)的訊息所淹沒。 到該年5月12日選舉完畢時,...
政黨政治
翁文俊
8 月 28,2016
是不是該換一面奧會會旗?
里約奧運比賽閉幕了,在閉幕式上,金牌得主許淑淨擔任掌旗官,高舉台灣奧會會旗走進會場。做為代表國家的一個識別符號,台灣的奧會會旗的設計,其實既空洞又複雜,空洞是指視覺上的不扎實,複雜是指它的組成元素,當然也包括這些元素的背後思考邏輯。 簡單說,它是三個logo組合一起的大logo,一個完全「文字思考」下的視覺組合物,符合政治邏輯的大腸包小腸。這個會徽在80年代的時空背景下,...
全球脈動
,
政黨政治
Bill Lin
6 月 26,2016
我對新政府說故事:韓國政府與台灣政府之間就差那麼一點點
6月14日,中華無店鋪協會,邀集電商業者與總統府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主任黃志芳與經濟部官員討論東協市場的開拓與政府該如何協助中小企業拓展市場。我的發言先說兩段故事: 第一個故事。我的一位學姐,任職於中國大潤發,約略前年她接待台灣農政單位官員,協同台灣的農會,產銷單位的幹部以及一位企劃人員。 這個團隊拜訪大潤發,企盼大潤發能夠協助台灣的農特產品賣到中國,台灣的團隊展示他們有很多農特食品,...
政黨政治
莊博安
6 月 13,2016
從民主、民族主義,到個人化的認同
民主、民族、民粹愈漸發達的今日,全球選舉及社會運動似乎走向越來越個人風格的表態。「當政治人物能讀出選民的心聲時,他就會當選。」這是毫不意外的結果。在人民作主的時代,愈能瞭解民意,供給人民需求,那麼當選人民代表也是必然。這也是政治家兼哲學家埃德蒙.伯克( Edmund Burke)提出「託付說」(delegate model of representation)的精隨。這位「代表」...
政黨政治
呂欣潔
6 月 06,2016
【欣潔想想】打造新政治?先理解真政治!
新政府上台,選舉結束將近半年,新政治與舊政治的論辯,在不同的媒體、文章中都有看到許多敘述,新政治,到底是什麼?新與舊的差異為何?又該如何達到?身為一位代表小黨參選的候選人,我確實是於新政治有許多的期待與想像,並希望能透過參選實踐,而「選舉」正式參與政治的一個相當重要的過程。然而,這樣的理念,當然在選舉過程中間,遇到許多的困難與掙扎。 直到現在,我依然持續地反思這其中的矛盾困境,...
政黨政治
蔡榮裕
五月 24,2016
從顧腹肚到轉型正義:歷史創傷等待綻放的沾血花朵
也許需要淡淡口味,但是溫柔而堅定吧。因為接下來要走的每一步,都會比以前的政策更觸及人性上深處的幽暗。 首先,我提出蔡英文在520總統就職演說裡的一段話:「我們看到了社會的對立,進步與保守的對立,環境與開發的對立,以及,政治意識之間的對立。這些對立,曾經激發出選舉時的動員能量,不過也因為這些對立,我們的民主逐漸失去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嘗試從其它向度來談談,...
政黨政治
漂流木
五月 21,2016
【時事想想】 蔡英文早已完成給2300萬人的答卷
在蔡英文總統結束就職演說後四個多小時後,中國國台辦給出了一篇990字的回應。回應裡,「九二共識」提了七次、一個中國(一中)提了四次,擔憂(或反對)「台獨」的字眼提了六次。 21日上午,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再次發表聲明稱,只有確認堅持「九二共識」這一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共同政治基礎,陸委會和國台辦兩部門聯繫溝通機制才能得以延續。 審視國台辦兩日來的回應論點,中國國台辦仍堅守「九二共識...
政黨政治
李中志
五月 21,2016
期待台灣的傑佛遜與麥迪遜
總統就職演說在民主國家或許只是一個行禮如儀,宣示國家民主憲政承傳的儀式,但在我國卻要承載更多的期待。這也難怪,畢竟總統直選所凝聚的國族想像與南京憲法的法統漸行漸遠,終極統一的復辟非但無法逆轉,反而加速本土陣營的全面執政,造成統派與中國的高度不安全感,希望蔡總統至少在口頭上給點溫暖。另一方面,獨派也希望藉蔡總統的嘴一吐這八年來的怨氣。這種期待或許只是心理上的反射,媒體名嘴的評論不少,...
政黨政治
余家炘、翁定暐
五月 18,2016
「14%落跑鐵桿獨?」──一個故事,各自表述
日前(16日)拜讀陳陸輝老師與牛銘實老師連名投書《聯合報》的分析大作〈鐵桿台獨年輕化 7成信美軍助台〉,筆者曾受教於陸輝老師,有感陳老師與牛老師純粹針對資料所做的描述性分析遭部分有心人士引用,進而做出與資料不甚相符的推論,筆者深感焦慮,故為此文。希望在陳、牛兩位老師的基礎描述性分析之上,進一步深入檢視這份資料所呈現的結果。...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