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政黨政治熱門
全球脈動
,
政黨政治
楊佳恬
11 月 30,2021
【奧地利想想】奧地利首位共產黨籍女市長出爐
奧地利首位共產黨籍女市長出爐 格拉茲 (GRAZ)位於奧地利東南方,新出爐的市長愛克・卡爾(Elke Kahr)在十一月下旬正式上任。這是這所城市歷史上首位民選女市長,也是首度市長和副市長(綠黨籍的Judith Schwentner)皆為女性。 而最引人注目的並不是女人出頭天,而是新市長愛克・卡爾的背景: 她是一名共產黨員。 共產黨在市議會選舉拿下近三成票數...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楊虔豪
1 月 22,2020
【首爾想想】國民黨敗選(下): 韓市長葬送發展新兩岸論述的機會
前文:【首爾想想】【首爾想想】國民黨敗選(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互不否認的問題所在 國民黨一直以來視「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為神主牌,但當下碰到兩個問題:第一是這兩個名詞出現與被定義後,台灣人對自身認同與國家地位的看法,這20多年來,已經歷重大變化,相關原則本就應視時勢與民意所向而隨時調整,以符合大眾期待。 就算兩個論述再怎麼不討好,...
政黨政治
miesiao
1 月 14,2020
在穩健堅毅的衝浪者之後:後蔡英文時期的政黨觀察
2020總統大選,蔡英文以創紀錄的817萬票連任,她的穩健堅毅的特質,在全球局勢巨變的推波助瀾以及失速瘋狂國民黨的相對照下,登上台灣民意有史以來的最顛峰。 回頭看1977年的中壢事件後,黨外運動開始走向議會路線,10年後民進黨成立,正式在選舉政治裡頭與國民黨進行競爭,而30多年後,民進黨終於取代國民黨,在國家定位上成為一個保守穩健的政黨。 再次浴火的國民黨能重生嗎?...
歷史書寫
,
政黨政治
江昺崙
1 月 09,2020
台灣百年民主夢——青年啊!出來投票吧!
1月11日,台灣即將展開一場激烈的民主自由殊死戰。總統及國會大選。 各位青年朋友,你們是否會覺得返鄉投票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政治吵吵鬧鬧與我們無關呢?我們來講一個一百年前,一群台灣人很想投票,卻很可憐,沒有票可以投的故事。 故事要從一起流血抗爭說起:1915年,台南發生了一起驚天動地的「西來庵事件」。 台南玉井一帶的鄉民,以余清芳與江定等人為首,說是受到五福王爺的指示,扛著「...
歷史書寫
,
政黨政治
江昺崙
8 月 02,2019
「蕃薯簽比魚翅、破尿壺比玉器」:為何致敬「台灣民眾黨」及蔣渭水不適切?
最近台北市長柯文哲計畫組織「台灣民眾黨」,令人聯想到台灣先賢蔣渭水在1927年組成的同名政黨。但蔣渭水是台灣歷史上非常偉大的社會運動家,曾創立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催生台灣工友總聯盟等社運組織。 只有醫生這個職業與蔣渭水相似的柯文哲,想要與先賢齊名,令人聯想到當時台灣人一句嗆辜顯榮的話: 「辜顯榮比顏智、蕃薯簽比魚翅、破尿壺比玉器。」 顏智就是甘地(台語譯法),...
政黨政治
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
10 月 23,2018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10周年精選:宗教該在政治中扮演何種角色?
一九六○年九月十二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甘迺迪在德州休士頓發表了一場演說,論述宗教在政治中扮演的角色。他在選戰中一直擺脫不了「宗教議題」的糾纏,甘迺迪是天主教徒,以前從來不曾有天主教徒當選過總統。有些選民雖然嘴上不說,心中卻懷著偏見;另外有些人則是明白表達了擔憂,指稱他們擔心甘迺迪在執行總統職務之時,會以梵蒂岡馬首是瞻,或可能把天主教信條強加在公共政策上。甘迺迪希望消弭這些恐懼,...
政黨政治
畢慕瑜
6 月 10,2018
北農風波中的性別與親屬修辭:看媒體如何把吳音寧幼體化
「北農風波」不知不覺已經一個月了。一個月來對北農總經理吳音寧的各種爆料、批評只有越演越烈的趨勢。媒體剪接議會質詢的橋段進行抹黑,近日台北市長柯文哲甚至大動作跑去查帳(然後查無不法),整件事情已經到了讓人覺得荒謬的程度。而依照國民黨議員與柯文哲聯手打吳的態勢來看,這場泥巴戰還會持續很久。 在事實的層面,這整起事件實在過於簡單,甚至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這種程度的謊話也講得出來。...
政黨政治
許有爲
8 月 30,2017
曲解憲法為前總統卸責?為總統違憲擴權鋪路?!
前總統馬英九在「馬王政爭」時期涉及洩密被檢方起訴,嫌疑人陣營把攻防從刑法拉高到憲法層次,並且為一審法官全盤接受。在前大法官吳庚與中研院陳淳文教授聯名提供意見幫贊之下,被告意見書主張:馬英九前總統的疑似洩密行為,乃基於憲法第四十四條總統之「院際協調權」所為之「足以阻卻違法事由」;台北地方法院法官唐玥據此做出判決,裁判馬英九前總統無罪。 此案之判決引用憲法作為法理推演工具,不僅判決前總統無罪,...
政黨政治
王俊評
12 月 13,2016
川普南海政策的三枝箭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在推特發文抨擊中國在貨幣、關稅方面的「不公」措施,以及在南海的軍事化行動,顯示其對華政策的兩大主軸是貿易及南海。雖然川普在當選後提出的百日施政綱要中沒有提到選前強力主張的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及對中國產品加課關稅等可能引發貿易戰的措施,日前又提名親中派的愛奧華州州長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擔任駐華大使,不過從他誓言要讓中國「...
政黨政治
翁文俊
8 月 28,2016
是不是該換一面奧會會旗?
里約奧運比賽閉幕了,在閉幕式上,金牌得主許淑淨擔任掌旗官,高舉台灣奧會會旗走進會場。做為代表國家的一個識別符號,台灣的奧會會旗的設計,其實既空洞又複雜,空洞是指視覺上的不扎實,複雜是指它的組成元素,當然也包括這些元素的背後思考邏輯。 簡單說,它是三個logo組合一起的大logo,一個完全「文字思考」下的視覺組合物,符合政治邏輯的大腸包小腸。這個會徽在80年代的時空背景下,...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