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政黨政治熱門
教育文化
,
書評書介
,
政黨政治
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群
4 月 13,2022
【新書推薦】菜市場政治學
書名:菜市場政治學:民主方舟 作者: 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群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2/03/03 誰該承擔風險?論國家與風險重分配 作者:顏維婷 (美國賓州富蘭克林與馬歇爾學院政府系助理教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 學政治學博士。研究興趣為比較政治經濟學與福利國家) 「台鐵太魯閣號事件釀51 死;普悠瑪翻覆事件18 死...
全球脈動
,
政黨政治
楊佳恬
11 月 30,2021
【奧地利想想】奧地利首位共產黨籍女市長出爐
奧地利首位共產黨籍女市長出爐 格拉茲 (GRAZ)位於奧地利東南方,新出爐的市長愛克・卡爾(Elke Kahr)在十一月下旬正式上任。這是這所城市歷史上首位民選女市長,也是首度市長和副市長(綠黨籍的Judith Schwentner)皆為女性。 而最引人注目的並不是女人出頭天,而是新市長愛克・卡爾的背景: 她是一名共產黨員。 共產黨在市議會選舉拿下近三成票數...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楊虔豪
1 月 22,2020
【首爾想想】國民黨敗選(下): 韓市長葬送發展新兩岸論述的機會
前文:【首爾想想】【首爾想想】國民黨敗選(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互不否認的問題所在 國民黨一直以來視「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為神主牌,但當下碰到兩個問題:第一是這兩個名詞出現與被定義後,台灣人對自身認同與國家地位的看法,這20多年來,已經歷重大變化,相關原則本就應視時勢與民意所向而隨時調整,以符合大眾期待。 就算兩個論述再怎麼不討好,...
政黨政治
楊虔豪
1 月 22,2020
【首爾想想】國民黨敗選(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互不否認的問題所在
台灣總統與立委選舉終於落幕,去年此時還處於「連任機會微乎其微」的蔡英文總統,一舉突破馬英九前總統的紀錄,以817萬票的史上最高得票,打敗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而成功連任;立法院雖席次有所下滑,但仍保過半優勢,對比去年初,還處在地方選舉慘敗的陰影中,如此結果可謂「華麗的逆轉」。 還記得2016年選前幾天,爆發南韓偶像團體TWICE的台籍成員周子瑜,原本手舉中華民國國旗,...
政黨政治
赫希黎羅孚
1 月 08,2020
為什麼要返鄉投票?三大理由在這裡
2020年的總統大選,就要在本週六投票。過去一年多,台灣在冷戰後世界局勢最大的動盪中,有驚無險地穩穩走了過來,但未來台灣的走向會是如何,關鍵就掌握在我們手中的選票。對於很多人來說,返鄉投票乍看之下,可能不是那麼「經濟實惠」的一件事情。畢竟要花時間通勤、排隊投票,而且又不過一千多萬分之一。然而,正是從「經濟實惠」的角度來看,有兩個理由證明無論你身在何方,都應該要返鄉投票。 第一個理由...
歷史書寫
,
政黨政治
邱振瑞
1 月 07,2020
【日晷之南】為黨生活的人——小林多喜二
對於日本文學評論家而言,以現今的時點或者立場,去評價一名活躍於八十餘年前日本文壇的作家,必然存在著歷時性與共時性的嚴肅考驗。首先,論者必須冷靜自持看待其所有作品,尤其在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優缺點。其次就是,不因同情或支持其政治主張而放棄批判,更不能畏於已由其黨派樹立的文學權威地位,輕易隨之附言,因為任何預設性的既定評價,一開始就已經自失立場了。以《防雪林》、《蟹工船》、《在外地主》、《工廠細胞》《...
歷史書寫
,
政黨政治
Nam Quốc Văn
12 月 02,2018
【越南想想】孫文的越南情緣
孫文為19世紀末主張以武力推翻滿清的革命團體領導人之一。儘管藍綠紅陣營對孫文的評價不一致,目前中華民國政府仍將孫文視為開國國父。眾所皆知,當時的孫文為了推翻滿清,四處各國奔波以期藉由外國的支持協助推翻腐敗的大清帝國。孫文曾多次到日本、越南、台灣及東南亞尋求當地華僑及政府的支持,甚至於1904年以偽造的夏威夷出生證明取得美國護照以方便他在美國從事革命活動。 孫文與越南的關係遠大於台灣。...
政黨政治
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
10 月 28,2018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10周年精選:共善政治
如果公正的社會涉及共同推理美好人生,我們也必須再問何種政治論述會將我們帶往這個方向。我沒有能夠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我可以提供幾項具有例示效果的建議。首先是一項觀察:當今大多數的政治爭論都是圍繞著福利與自由,也就是增加經濟輸出和尊重人權。對於許多人而言,在政治中談論德行不禁讓人聯想教人如何過生活的宗教保守分子。不過,這並非是德行與共善的概念形塑政治的唯一方式。...
政黨政治
彭孟濤
9月 28,2017
何止勳章要改名
國會開議第一天,有立委提案修正勳章條例,主張將采玉大勳章、中正勳章更名,遭國民黨團退回。提案的林昶佐批評,這些象徵國家最高榮譽的勳章,背後是以意識形態命名,特別是位階最高的采玉大勳章,是以蔣介石的母親王采玉命名,蔣的媽媽與台灣毫無瓜葛,「這種陌生人勳章不能代表國家!」結果引發兩派爭論,一派認為民主時代國家名器不該以此命名,另一派認為,此采玉恐非彼采玉,風馬牛不相及。...
政黨政治
莊博安
6 月 13,2016
從民主、民族主義,到個人化的認同
民主、民族、民粹愈漸發達的今日,全球選舉及社會運動似乎走向越來越個人風格的表態。「當政治人物能讀出選民的心聲時,他就會當選。」這是毫不意外的結果。在人民作主的時代,愈能瞭解民意,供給人民需求,那麼當選人民代表也是必然。這也是政治家兼哲學家埃德蒙.伯克( Edmund Burke)提出「託付說」(delegate model of representation)的精隨。這位「代表」...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