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主權兩岸熱門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楊建利
8 月 28,2013
它不是「中國」 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共當局一向是玩文字遊戲的高手,善於給歷史事件和地理區域冠以誤導性的名稱,這些名稱不僅混淆視聽,更嚴重的是,它們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甚至控制人們的思想。 比如說,中共通過暴力和欺騙的手段取得內戰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把人民置於更殘酷的奴役中,然而,它把這段歷史稱為「解放」、「解放前」、」解放後」的說法充斥正式檔、教材課本、文學作品和人們的日常話語中,使得人們先入為主地認為,...
主權兩岸
溫克堅
12 月 09,2012
何必冒犯龍應台
2012年12月1日,以台灣文化部長身分在香港訪問的龍應台女士應邀在香港大學做了一場演講,題目是「我的台灣,我的香港」。筆者無緣躬臨其盛聆聽龍女士的演講,不過特別想向龍應台提的一個問題是:你眼中的大陸在哪裡?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野火集》開始,龍應台在大陸知識圈就享有文化鬥士的形象;而二十一世紀以來,在大陸媒體撰文、接受採訪、出書以及發表演說,對大陸民眾而言,...
主權兩岸
洪榮一
10 月 12,2013
房裡的大象:台灣的戰略重要性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前任處長司徒文 ( William A. Stanton) 2013年10月11日在台北以〈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aiwan)〉為題發表公開演說。 除了耳熟能詳的經濟發展與民主轉型,司徒文由地緣戰略 (Geo-strategy) 的視角再出發,針對台灣位於第一島鏈中間的特殊戰略位置,重新描繪了「...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Chenglap
11 月 19,2019
香港抗爭者的「攬炒」之戰
何謂攬炒? 先理解香港抗爭的大戰略,香港抗爭者的戰略叫作「攬炒」,可以理解成「同歸於盡」或「玉石俱焚」的意思。 可能很多人以為,香港抗爭者的目標,是要與政府和解、或者是像臺灣一樣的政黨輪替、或者香港民主化、或者在軍事上全滅警方與解放軍、或在議會宣告獨立等等……這些都不是正確的,也不需要那樣做,如果做到,當然好,但抗爭者的戰略並沒有建基於此。 「攬炒」戰略的核心,在於經濟...
媒體觀察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許建榮
9月 27,2012
中國的那道防火牆(上)
2012年中國「維持穩定」的預算高達7,017億元人民幣超越國防預算的6,702億元人民幣,據此,反共者的評論皆認為中國政府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人民,而非有領土紛爭的外國與其競爭對手美國。 為了維持政權穩定,中國除了試圖維持既有的社會秩序外,思想控制是更重要的一環。由於網路提供了「異議」存在的空間,從1994年開始,中國為控制網路言論,官方至少已經實施了37項法令加以限制。...
歷史書寫
,
主權兩岸
陳韋辰
10 月 22,2013
兩岸同屬中華民族?
馬英九在國慶演說中,指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就這句話而言,有必要進行討論與釐清。 首先必須就「中華民族」這個意義不明的政治詞彙進行闡釋。「中華民族」原是梁啟超提出,指涉對象不明,有時指稱漢族,有時指中國境內所有民族。然在〈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1905)一文中,確切表示「中華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實由多民族混合而成」。這代表:所謂「中華民族」,是國族(nation)而非民族(...
主權兩岸
林濁水
6 月 21,2013
【鄉巴佬異藝錄】二十一、港台命運共同 認同不同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常年做香港人對各地人民和政府好感度的民意調查,去年6月公布了一個報告很令台灣人受寵若驚。因為報告說,香港人最有好感的第二名的是台灣人民,好感的程度高達57%,只輸給新加坡人,甚至比香港人對自己好感程度51%還要高。 台灣真的好到這樣令香港人喜歡嗎?根據香港大學6月份公佈的調查,2011年香港年平均國民所得以35490美元大幅領先台灣20690元 ,...
休閒育樂
,
主權兩岸
Mattel
7 月 04,2016
【島嶼邊緣】數字台灣:沒有中國觀光客的空氣真好?
蔡英文贏得2016年總統大選後,中國透過不同形式逼迫蔡英文接受虛構的九二共識,甚至動用凍結中國觀光客來台的手段脅迫台灣。不過,凍結中國觀光客的宣告,在台灣網路上卻是贏得了一片「讚」聲;甚至有不少網友直接表明,沒有陸客的空氣真好。2016年5月的中國觀光客人數下滑後,網友更以美編照片搭配中英日文,藉以宣傳現在正是旅遊台灣的好時機。 馬英九執政後,大幅開放中國客來台,...
文化研究
,
主權兩岸
周清月
8 月 17,2012
兩岸三地愛拜神
我生於台中,長於台北,目前住在加拿大的溫哥華。曾在北京,上海與香港居住,達十多年之久。我一直認為,在海峽兩岸三地的各種問題上,比較容易達到共識的,可能是有關拜神的習俗。 我不是什麼宗教專家,但是多年來對宗教一直非常感興趣,喜歡閱讀有關宗教的書,也喜歡去教堂,寺廟,或清真寺。對自己的這種「嗜好」,我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去年在臺北過年,陪好友去算命。那位鐵嘴看著我進門,自動(而且免費)地跟我說...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潘寬
11 月 06,2019
若無太陽花學運 台灣是否已成為中國囊中物?
太陽花學運324行政院血腥驅離事件,法院裁判近日出爐,認定北市警局須賠償受害者。與此同時,前總統馬英九頻頻放話唱和中國統戰,稱「台灣應對統一保持開放」,讓筆者想起他過去「太陽花(阻擋服貿)害死台灣」的發言。事到如今,看到美中貿易戰下,日益惡化的中國經濟,作為學運參與者,筆者不禁要問,要是沒有太陽花學運,台灣是不是早就「被送中」,成為中國的禁臠了呢? 太陽花學運五年後的現在,...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