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司法人權熱門
司法人權
江雅筑
12 月 03,2017
尋回受刑人子女的親權保障
小茹的爸爸已經被關七年多,最近收到爸爸的信,她拆信讀完後就打開書桌左邊最下層的抽屜收起,一點提筆回信的慾望都沒有。 小茹兒時每周寫信給爸爸,祈禱爸爸趕快回家,能陪她去公園溜滑梯、打球、說故事。從幼兒成長為青少年,小茹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圈,有了與她分享心事的死黨;有了暗戀的男孩。對爸爸,她感覺心底還是愛著,卻漸漸遺忘該怎麼互動。畢竟,這幾年遭遇生命裡的重要時刻,身邊都沒有這個人存在。相隔兩地,...
司法人權
彭孟濤
10 月 30,2017
真相尚未完全大白的孫立人案
近日,一起產權訴訟判決,意外讓當年孫立人案檢舉人身分曝光,也使這個塵封多年的孫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 一八九九年安徽出生、美國維吉尼亞軍校畢業的孫立人,以對日抗戰期間,率新三十八師遠征緬甸,解仁安羌英軍之圍,並與美軍合擊收復緬北,揚威中外。對日抗戰時期,曾在東北指揮新一軍作戰,後來,戰績彪炳的他,奉命赴台訓練新軍,並任陸軍總司令,兼掌台灣防衛總司令。但在事業臻於頂峰之際,...
司法人權
廖雅君
8 月 31,2017
【女人想想】限縮「權勢性交」定義 司法保護不了被害人
台南地檢署8月22日舉行記者會,就林姓女作家一案(以下稱林女),陳星被告發與未滿十四歲及未滿十六歲之人性交、利用權勢性交、強制性交、強制性交致羞忿自殺等罪嫌,均認定罪證不足,因而對陳星不起訴處分。我們認為,檢方對於權勢性交定義過分限縮,以及對於教師的權勢過於輕忽,使得刑法第228條規定的「權勢性交罪」很難成立,被害人的正義無法伸張。 性侵害案本就不易定罪,加上林女已經過世,...
司法人權
王啟任
7 月 25,2017
當莽夫撞死律師—從各個角度觀察所謂「量刑」與「恐龍法官」
日前在台南地方法院,發生了極為罕見的衝撞律師致死案,轟動社會,也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 而在本案依故意殺人罪移送的同時,「判死還判活?」、「給個機會還是給個交待?」,這個歷久彌新的議題又重新浮出檯面。甚至可以說每當台灣發生重大刑案,總可以看到網路上「全民做法官」的熱烈討論。這一方面來說是好現象,代表台灣的公民意識逐漸觸及「司法」這個領域,但另一方面,也表示司法與民間的溝通是日益重要的...
司法人權
葉博文
3 月 06,2017
【二二八70週年】福爾摩沙的呼喚──1947到2017
今年屆滿70週年的228事件,一直是台灣社會的集體創傷,也是遲至近年來才逐漸被打開的禁忌與枷鎖。這起影響近代台灣甚為巨大的事件,從鄭南榕、陳永興、李勝雄等人推動「228和平日運動」以來,媒體界、出版界與學術單位才開始關注,史料、口述見證與相關研究也才陸續問世,政府資料逐漸解密,成為今日接近、理解228事件的認知基礎。 受限於戰後1947年的社會情境,有關228事件的口述大多以台灣人為主,...
司法人權
黃猷欽
3 月 02,2017
【二二八70週年】方寸之戰:郵票裡的228
歷史涉及記憶,記憶操弄著人們的行為模式。 1947年2月28日在台灣發生的一個事件,註定永遠不會只有一種說法,這原本是歷史的特質,在場者與不在場者,死亡、恐懼、失憶或失語,沒有任何兩個人的感受應該是一樣的。 但是,刻意扭曲與造假畢竟不應被允許。只是,這和一廂情願或以訛傳訛的非惡意錯解之間的差別又是什麼?我相信,最大的差別就在於面對和不斷對話,任何人想尋求單一的解答(...
司法人權
薛化元
3 月 02,2017
【二二八70週年】二二八事件70週年與轉型正義的省思
今年適逢二二八事件70周年,而蔡總統也揭示將落實轉型正義的政見,在這樣的氛圍下,如何深入探討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意義,催生二二八事件的轉型正義的報告,是值得國人省思的重要課題。 就轉型正義而言,原本就包含了真相的釐清、責任的追究的工作。而促進檔案進一步的開放與應用,是探討歷史事實的重要配套工作,進而可以在歷史的事實上,追究歷史的責任。追究責任一方面可以記取歷史的教訓,...
司法人權
莊泰富
3 月 02,2017
【女人想想】一個受害者位置 各自培力
光腳的愛麗絲:2009年開始,勵馨找了一群曾在人生道路上因性而遭受過創傷的人,把她們聚在一起,跳脫出有別於傳統社工/政府、個案/法律的方式,透過戲劇治療的方式,培力這群女人。勵馨前後花了五年的時間,直到2013年,勵馨才敢大聲的說出口,這群女人,「沒有亂踩上一個受害者的位置」。 「不要亂踩上一個受害者的位置」堪稱2016年經典語錄,來自於一名女大學生被「酒醉撿屍」後跟其老師的對話。...
司法人權
鄭閔聲
2 月 27,2017
【二二八70週年】揭開傷痕的勇氣 是和解療癒的起點
「民國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下午,緝私警察以槍托擊傷販私煙的中年煙販林江邁額頭,引起公憤,此即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這是八十八學年度(1998年)教科書改採一綱多本後,某版高中歷史課本對二二八事件的敘述;相信多數目前三十歲左右的「七年級生」,也是從類似文字認識起這場悲劇。 畢竟小時候所有「中國歷史」課外讀物,往往只講到「國父革命推翻滿清」為止。 儘管九○年代末期,...
司法人權
楊虔豪
1 月 12,2017
【首爾想想】南韓國會「清掃阿珠媽」派遣工「終轉正職」
去年中,在我撰寫〈都更與派遣清潔工 看看南韓政治的變化可能〉一文中,介紹了南韓新任國會議長丁世均,宣布要把國會裡工作的「清掃阿珠媽」(阿姨)派遣工轉為正職,吸引不少閱聽眾目光。半年後的現在,這張支票,終於兌現。 在丁世均議長主導下,南韓國會去年12月底通過了新年度預算案,配置在國會清潔維護工作上的預算為59億6300萬韓元,原案將清潔工列為「間接僱用」,但最終議決後,改為「直接僱用...
‹
…
4
5
6
7
8
9
10
11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