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司法人權熱門
司法人權
陳昱齊
五月 22,2017
白色恐怖不法、不當審判案件救濟問題之分析
司改國是會議第一分組於5月16日通過決議,為促成轉型正義,賦予戒嚴時期因叛亂、匪諜等案由受有罪判決確定之人民救濟權利,俾使當事人得以追求真相、恢復名譽並與國家和解,應研議建立戒嚴時期疑似不當審判之有罪判決救濟機制,使國家有義務真摯面對過往時代背景下公權力之不當行使,積極以適當法律途徑治癒不當審判被害人的社會與心理層面創傷,達成和解共生: 1、...
司法人權
呂欣潔
五月 22,2017
【欣潔想想】20年後的5月24日
2017年5月24日,將會是台灣歷史上重要的一天,同時也會是亞洲歷史上無可取代的時刻。 這一天,台灣的大法官將會公佈對祈家威和台北市政府所申請的兩件與同性婚姻有關的釋憲案結果,這將會是台灣首次、也是亞洲第一個由大法官針對性傾向相關議題所提出的憲法解釋。亞洲是五大洲中,唯一尚未有任何國家通過婚姻平權的大洲,在現今全球已有超過十億人口居住在同性能夠結婚的國家中的這個時代,台灣的這一步,...
司法人權
許又方
五月 21,2017
為何我反對廢死的態度改變
最近幾件駭人聽聞的兇殺案主嫌都在法院逃過一死,引發台灣輿論強烈的質疑。原本面對殘酷的殺人者可以免於「償命」,筆者與多數反對「廢除死刑」的民眾觀感一致,總覺這些「劊子手」應該以命抵命,豈能容他們僥倖苟活,並且耗費人民的納稅錢供其坐監吃住?這樣所謂的公理正義何在?但自從筆者在幾個月前讀完曾經擔任美國法院助理、律師,現任教於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法律系的亞當‧班福拉多(Adam...
司法人權
葉博文
3 月 06,2017
【二二八70週年】福爾摩沙的呼喚──1947到2017
今年屆滿70週年的228事件,一直是台灣社會的集體創傷,也是遲至近年來才逐漸被打開的禁忌與枷鎖。這起影響近代台灣甚為巨大的事件,從鄭南榕、陳永興、李勝雄等人推動「228和平日運動」以來,媒體界、出版界與學術單位才開始關注,史料、口述見證與相關研究也才陸續問世,政府資料逐漸解密,成為今日接近、理解228事件的認知基礎。 受限於戰後1947年的社會情境,有關228事件的口述大多以台灣人為主,...
司法人權
黃猷欽
3 月 02,2017
【二二八70週年】方寸之戰:郵票裡的228
歷史涉及記憶,記憶操弄著人們的行為模式。 1947年2月28日在台灣發生的一個事件,註定永遠不會只有一種說法,這原本是歷史的特質,在場者與不在場者,死亡、恐懼、失憶或失語,沒有任何兩個人的感受應該是一樣的。 但是,刻意扭曲與造假畢竟不應被允許。只是,這和一廂情願或以訛傳訛的非惡意錯解之間的差別又是什麼?我相信,最大的差別就在於面對和不斷對話,任何人想尋求單一的解答(...
司法人權
薛化元
3 月 02,2017
【二二八70週年】二二八事件70週年與轉型正義的省思
今年適逢二二八事件70周年,而蔡總統也揭示將落實轉型正義的政見,在這樣的氛圍下,如何深入探討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意義,催生二二八事件的轉型正義的報告,是值得國人省思的重要課題。 就轉型正義而言,原本就包含了真相的釐清、責任的追究的工作。而促進檔案進一步的開放與應用,是探討歷史事實的重要配套工作,進而可以在歷史的事實上,追究歷史的責任。追究責任一方面可以記取歷史的教訓,...
司法人權
魏彥林
2 月 28,2017
【二二八70週年】「2.28事件」與二二八事件:一個事件,兩種價值
二二八事件將滿七十周年前夕,中國國台辦發言人表示:「2.28事件」是「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一部分,是「台灣同胞反抗專制統治、基本權利的正義行動」。《環球時報》也預告了「兩岸將見識其威力」。這些論述了無新意,但令台灣民眾感到錯愕的是:中國政府竟然會將「2.28事件」重新搬上兩岸大眾的視野中,並給出一個完全不同的紀念意義───愛國主義行動。 我認為,這其實無須錯愕。在國台辦發言人對「2....
司法人權
鄭閔聲
2 月 27,2017
【二二八70週年】揭開傷痕的勇氣 是和解療癒的起點
「民國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下午,緝私警察以槍托擊傷販私煙的中年煙販林江邁額頭,引起公憤,此即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這是八十八學年度(1998年)教科書改採一綱多本後,某版高中歷史課本對二二八事件的敘述;相信多數目前三十歲左右的「七年級生」,也是從類似文字認識起這場悲劇。 畢竟小時候所有「中國歷史」課外讀物,往往只講到「國父革命推翻滿清」為止。 儘管九○年代末期,...
司法人權
陳儀深
2 月 23,2017
【書摘】天猶未光:二二八事件的真相、紀念與究責
書名:天猶未光:二二八事件的真相、紀念與究責 作者:陳儀深 出版社:前衛出版 日期:2017/02/22 1991年,由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所主辦的二二八學術研討會,是解嚴之後第一次那麼大規模探討二二八的學術研討會。其中我發表的論文〈論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原因〉是我第一篇研究二二八的作品,後來還被收錄在《台灣史論文精選》。...
司法人權
呂欣潔
2 月 14,2017
【欣潔想想】大法官婚權釋憲展開,府院亦應擔負責任
司法院於上週2月10日公布將就兩間同性婚姻是憲聲請案(祈家威聲請案及台北市政府聲請案)於3月24日召開言詞辯論庭,這將是台灣歷史上第一次由司法院大法官受理這兩件聲請案,並決定召開憲法法庭公開進行審理,象徵同性伴侶在台灣長期以來被制度性排除,所造成的權益受損狀況與各種過去或現在所發生的悲劇,大法官們不只看見,更將提高層次到憲法層級來進行討論。 釋憲之所以相當困難的原因,...
‹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