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文章分類
國防外交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Jack Huang
4 月 12,2017
「台灣很棒,但對我們很不友善」 一位柬埔寨人這麼說
說起柬埔寨,除了遠近馳名的吳哥窟,還有近年不斷被媒體炒作的「投資機會」外,大抵多數國人對他的認知,恐怕都多少還帶著一些偏見。 偶然的機會,與一位在曼谷工作的柬埔寨人R聊天,他便憤憤不平的表示,世界上不只台灣,絕大多數的國家都瞧不起柬埔寨人,這很讓人受傷,也因為這樣的刻板印象,導致許多實際生活上的不方便,讓許多有能力在海外的柬埔寨人,處處遭受刁難與歧視。 「就說簽證吧,...
歷史書寫
,
國防外交
林孝庭
4 月 02,2017
【書摘】《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美國要求反攻海南島,蔣介石另作他想
書名: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Accidental State: Chiang Kai-shek,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aking of Taiwan) 作者:林孝庭 譯者:黃中憲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7/03/29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
國防外交
洪榮一
3 月 29,2017
軍人年金改革:三二九之「犧牲享受、享受犧牲」
「春寒料峭,凍殺年少」。一百多年前3月29日的革命青年為了捍衛民族的利益,拋頭顱灑熱血的壯舉是令人動容。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不論是為了甚麼理由,資深青年們為了捍衛自己的利益,初春時節在街頭上與寒風細雨對抗也總還是讓人不捨。革命情誼的休戚與共,在患難考驗時更顯珍貴。 皇帝不差餓兵?蔣介石政府也曾… 國民黨在上海大潰敗的時候,蔣經國就曾經充滿情義的對蔣介石的警衛總隊隊員說過:「...
國防外交
洪榮一
3 月 16,2017
建軍備戰唯務實方能竟其功
戰爭是透過暴力手段的遂行,來達成政治目標的一種國家作為。隨著人類文明進化、生活型態改變、科學技術進步,戰爭暴力的本質或許沒有太多的改變,但是戰爭的型態與樣貌卻隨著歷史的推進有著大幅度的改變。 多場域作戰(Multi-Domain Battle) 2017年2月24日美國陸軍訓練暨準則指揮部(U.S. Army Training and Doctrine Command;TRADOC)...
國防外交
洪榮一
2 月 13,2017
【國防想想】誠實面對挑戰、務實推動國防事務革新
國防建設是一項長時程、投資大、明顯效益低的政治工作;或者由於普羅大眾對國防政策的感受不如對其他民生財經政策的感受來的直接切身相關、又或許是受限於國家領導人對國防事務的陌生與不重視,台灣的國防正面臨系統性崩壞的嚴酷挑戰。 相較於陳水扁與馬英九,蔡英文似乎比這兩位前任國家元首更願意花心思在國防事務上、花時間來關心國軍。當她第一次說出「國軍的榮耀就是我的榮耀」這一經典名句時,...
書評書介
,
國防外交
布魯斯‧艾里曼
2 月 07,2017
【書摘】看不見的屏障:決定台灣命運的第七艦隊
書名:看不見的屏障:決定台灣命運的第七艦隊(High Seas Buffer: The Taiwan Patrol Force, 1950–1979) 作者:布魯斯‧艾里曼 譯者:吳潤璿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7/01/25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1344 第三章...
運動休閒
,
國防外交
馬鈺龍
1 月 25,2017
修改奧運國家隊名稱、旗歌的可行性探討
去年起,有台灣人和熱心的日本人團體共同發動連署,要求國際奧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將台灣的參賽名稱由「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改為「台灣」,同時徵求新的國家隊名稱與旗歌,取代現有奧會模式在2020年東京奧運出賽,至今連署人數突破65000人,也見諸新聞報導。 近年來台灣認同逐漸升高,...
國防外交
林原
1 月 25,2017
中共是否會武力犯臺的幾個關鍵因素
中共是否會武力進攻臺灣?不同人有不同看法。王丹在〈中國會不會對臺動武?〉一文中指出:「只有當這些臺灣內部的親北京勢力足夠強大,能夠在中國對臺灣動武,推翻臺灣合法政權之後,迅速建立起來一個穩定的新政權的情況下,中國對臺灣動武才有戰略勝利的可能。」 他以為中共要對臺灣展開的是「政權更迭戰爭」,其目標是讓親北京的勢力接掌政權,其前提則是該勢力足夠強大,在戰爭結束後能迅速建立「一個穩定的新政權...
國防外交
吳秉聲
1 月 24,2017
被低估的外交援助:以台灣參與瓜地馬拉古城文化遺產維護為例
蔡英文總統甫結束至中美洲四國友邦的訪問,成果豐碩。過去,因為距離、文化及語言的關係,國人對於中美洲的瞭解與關注並不算多,然而,外交人員、各項技術團成員、臺商以及僑胞在此地已經努力了數十年,默默替臺灣鞏固了最大的邦交區塊。 只是,當所有媒體對總統首次造訪瓜地馬拉的世界文化遺產安地瓜古城的焦點僅是總統手持環場自拍器的舉動,也就沒有額外關注到臺灣曾經在此直接且尊嚴地參與了世界文化遺產的維護工作,...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吳秉霖
1 月 22,2017
【印度想想】擁有核武卻無法做好步槍的南亞第一強國
2015年人數達30萬人的印度中央警察儲備團(CRPF, Central Reserve Police Force),宣布將自東歐進口AK-47步槍取代印度自製的印度小型武器系統(INSAS, Indian Small Arms System)系列的步槍。印度人對國產INSAS的厭惡與對AK系列的偏好早已不是新聞:印度陸軍或許礙於政治原因不會跟進CRPF,但檯面下其實也早已大量使用AK系列步槍。...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