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國防外交熱門
國防外交
,
主權兩岸
素樸勛
12 月 26,2018
川普《西藏旅行對等法》與台灣金馬獎
美國總統川普在12月19日簽署《西藏旅行對等法》(The Reciprocal Access to Tibet Act of 2018, H.R.1872),反擊中國限制美國人進入西藏。 法案通過後,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民主黨領袖梅南德茲(Robert Menendez)指出這項法案「關乎基本公平」。《西藏旅行對等法》內容精神是旅行權利對等,中國政府必須允許美國記者、...
書評書介
,
國防外交
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
12 月 06,2018
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從經濟衝突到軍事戰爭
從經濟衝突到軍事戰爭 一場貿易衝突能否升級為一場以轟炸對手領土為核心的熱戰?不大可能,但不是不可能的,珍珠港就是一個先例。 想像一下,若新上任的美國執政當局,決定扭轉讓中國經濟變得比美國大的趨勢。新總統的經濟團隊向總統分析稱,中國人在貿易協定、貨幣、知識產權、工業補貼,和人為的便宜出口等方面的欺騙行為,無疑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為了平衡競爭環境,總統命令他的財政部長把中國稱為「...
國防外交
林士清
11 月 06,2018
《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顯現華府聯台制中的戰略佈局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生效的《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對北京來說是極具威脅力的法案,象徵華府的「聯台制中」的戰略方向已定,牽動美-中-台戰略三角的平衡。美國在軍事、外交上將中國大陸視為「威脅」(中國威脅論)也已是政府與國會多數的共識,相對於美中貿易戰如火如荼的當下,台美實質關係得到空前的進展,讓北京內部的對台政策失效的壓力漸增。 其實,川普2016年上任後,和其所屬占國會多數的共和黨,...
國防外交
吳尚書
6 月 21,2018
【南洋想想】東南亞的水下戰力:回顧與展望
近年來東南亞海軍建軍最可觀的成果,無非是諸國新增或更新潛艦戰隊。儘管可觀且多面向的投資,其實質的戰力仍未臻完備。 歷史回顧 東南亞水下戰力的發端為1936年泰國皇家海軍向日本三菱重工訂購的馬恰弩級(Matchanu-class)潛艇。泰半基於曼谷靈活的外交政策,這四艘排水量430噸的潛艇並未在太平洋戰爭中有任何實戰的紀錄。戰後三菱重工在盟軍佔領期間無力提供後勤支援,...
國防外交
劉威良
1 月 31,2018
一邊賣武器,一邊收難民?德國出口坦克遭受譴責
德國公民團體近日發起連署,要求德國未來組閣的大聯合政府,應該在簽署條文中具體簽結,拒絕再賣武器給土耳其及敘利亞的黨派,避免讓當地軍事衝突加大。 這項連署行動的主要原因,是土耳其最近開著從德國進口的「豹2」型坦克(Leopard 2)入侵敍利亞攻擊庫德族人。照片一曝光,在德國國內引發猛烈抨擊,認為如果軍售案不加以抗阻,土耳其從德國進口的坦克,將回德國重新加裝設備,功能升級後再度駛向戰場,...
國防外交
吳尚書
1 月 28,2018
【南洋想想】東南亞軍備競賽的迷思
自從冷戰結束後,東南亞國家的軍事現代化(Military Modernisation),如採購潛艦,成為學界與媒體常見的議題,甚至被稱為軍備競賽(Arms Race)。有時這些軍備投資又被連結到南海爭端,被視為區域國家對抗中國軍事強權的對策。然而,這些觀察與此區域國家的作為有相當的差距。 軍事現代化通常泛指國家獲取先進武器系統等軍事能力,...
國防外交
王俊評
6 月 21,2017
中巴建交引發的美中台關係過度聯想
巴拿馬撤銷對中華民國政府的承認後,臺灣有部分觀點認為,中國近年來大量投資巴拿馬運河這一戰略通道,並成為僅次美國的第二大用戶,背後似乎隱藏大國間的較勁,破壞美國的區域力量對中美洲現狀的維持。亦有觀點認為,這可能是川普(Donald Trump)與中國的另一樁「交易」,目的換取中國在北韓等區域議題的合作。 確實,中國近年來對巴拿馬有鉅額投資,據稱近三年投資了約256億美元。...
國防外交
陳宥樺
6 月 20,2017
巴拿馬斷交啟示──台灣人應該如何繼續往前走
巴拿馬政府上星期轉移了對中華民國的外交承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事件引起許多台灣學者與官員對於台灣未來一連串的政策辯論,政策辯論極其豐富但少從區域安全的角度著手,這正是本文想要補充之處。 美國消失 川普上任後「美國消失」因素開始在東亞的國際結構上產生作用。直言之,從1949年以來,中華民國可以在台灣生存至今,一個非常重要的結構性因素是美國在物質能力上遠優於中國,...
國防外交
呂欣潔
6 月 19,2017
【欣潔想想】真正的「大勢所趨」不是一中原則,而是台灣民主
近日來,台灣與巴拿馬斷交驚動全國,也引起各界討論,蔡政府上任以來,台灣在國際社會上只剩下20個邦交國,然而,這樣的結果真的是蔡政府能夠控制或解決的嗎? 這一年來,台灣的邦交國數量逐漸減少,過去走親中路線的國民黨,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大肆的批評當今執政黨的外交政策,並不忘重申前總統馬英九的「外交休兵」政策,帶給台灣多大多大的國際利益。然而,國民黨似乎忘記了,...
國防外交
Jack Huang
6 月 01,2017
全球化的難民議題 :期待台灣的難民政策
全球化之下,難民議題也不再是個別區域的事物,支持人權與人道救助的國家都有責任在難民議題上盡一份心力。台灣在去年7月左右通過「難民法」草案初審,終於讓邁入新進國家的行列,可望進一步連結1951難民公約以及1967難民議定書等國際規範,落實難民人權的保障到基本法律之中,而非如過去以「專案」方式,僅處理少數的個案。 難民議題在這幾年如火如荼的發酵著,無時無刻可以從各大媒體報導中,見到來自敘利亞,...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