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財政金融熱門
財政金融
漂流木
8 月 28,2016
【時事想想】從阿扁到兆豐金洗錢疑雲,美國金融霸權無所不在
台灣許多政治人物或政黨很喜歡把美國做為資金的避風港。但也因此,淪為美國的金融人質。 2008年,甫卸任的前總統陳水扁的洗錢疑雲,鬧得滿城風雨。當時,美國政府曾透過提供陳水扁家庭在美國的各種房地產、股票及現金資訊給台灣當局,暴露出陳水扁家族的難以見光問題,進而成為民進黨難以洗刷的冤屈。 美國之所以如此大動作,有一說是,美方要「教訓」阿扁任內的「不聽話」,...
財政金融
劉先鳳
3 月 22,2016
台灣縣市政府財政改革
記得有位外國朋友來台灣玩後跟我說過一句話,為什麼台灣的城市都像沒有規劃過的樣子,很多城市都看不出特色,很多城市都有一樣的公共建設,但是整體卻看起來是零碎的,沒有整體感。身為台灣人的我,也只能苦笑。 台灣要這樣繼續下去,東一搓西一搓的做城市建設嗎?是因為沒有錢所以只能有多少錢蓋多少東西嗎?但是為何苗栗縣會出現財務困難且發不出薪水?為何有些縣市債台高築卻還在做蚊子館?...
財政金融
陳健民
8 月 19,2015
貧富差距是什麼?
貧富差距到底是什麼?又是怎麼造成?本篇先將會用簡單的方式告訴你GDP跟貧富差距是否有直接關係,也會留下些問題留待之後的篇幅。 先從幾個技術官僚說地漂亮,但是從來沒幾個人懂的名詞說起: GDP:中文稱為國內生產毛額。政府常會說我們的GDP又成長了多少,使得大家對這個名詞應該不陌生。國內所有的消費行為都會列入GDP計算,即使有人花一億元買坨屎,我們的GDP也會增加一億;...
環境經濟
,
財政金融
林睿奇
6 月 04,2015
柏南奇台灣之行的啟示:低薪、產業風險、貧富不均
「QE之父」柏南奇首次來台參加論壇,央行總裁彭淮南、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和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等人都對柏南奇實施的QE有著不同力道的質疑。美國的QE政策固然造成台灣金融市場震盪、房價飆漲和貧富不均,但筆者認為台灣結構性的問題也因此被凸顯出來,值得我們深思與探討。 QE實施之時,台灣為了壓制台幣升值,只好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因應,因而對經濟產生不少副作用。彭淮南曾比喻QE就像一艘航空母艦開過,...
財政金融
王思捷
五月 06,2015
【政策想想】 台灣經濟轉型來自創新,創新來自教育大革命 ──專訪王震華(上)
(台灣經濟如何振衰起弊?年輕人如何創造未來?國家又需要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想想論壇近日專訪前廣達電腦總經理,現任美商傑納絲科技董事長、新境界文教基金會董事王震華,以下為專訪摘要。) 台灣經濟面臨全球化挑戰,勢必要揮別勞力密集、代工的舊模式,推動「三創」創意、創新和創業,創造新經濟模式,才能打破「悶經濟」,但是在鼓勵與促成創業的同時,人們必須了解「所有的創業者,都不是政府培養出來的」。...
財政金融
陳鴻達
1 月 29,2015
【政策想想】全球肥咖條款啟動,台灣反避稅不能再拖
由於國際經貿的日益頻繁,各國對資金進出日益開放,使得各種資金在全球快速流通。各國政府若對其國人的各種資產缺乏掌握,並給予合理的稅賦,那不但是主動放棄對此的課稅權利,也將加速國內資本流失。因此目前各國政府越來越積極展開租稅合作來對抗跨國避稅,台灣政府的作為相對消極被動。這不但對誠實在國內納稅人不公平,日後政府與各國進行雙邊或多邊租稅談判時,也將缺乏談判籌碼。 國際組織合作抓跨國避稅...
環境經濟
,
財政金融
佐瑪
12 月 29,2014
民營化還是財團化?國營事業轉民營背後無形的手
年關將近,國營事業的年終獎金成為民眾的話題焦點。在國際油價下跌的時刻,中油對油價的調幅並不符合國人期待,又傳出員工可領取高額年終,令辛苦工作的勞工們氣憤不平。每當談及國營事業時,人們常持有低效率、員工績效差、價格跟不上市場等負面評價,中油也遭受此類批評。自2000年起,台塑石化開始量產,中油面臨競爭,但每年仍能維持一定的盈餘。每當國際油價波動,政府為穩定物價,時常要求中油抑制油價漲幅。...
財政金融
冬來
8 月 29,2013
2014大選的「底特律幻影」
2014地方總選舉將至,中央執政無能的國民黨政府,自然呈現捱打態勢,在困境之中,尋思一套反守為攻的論述,也成為當務之急。於是,檢討綠色執政縣市的「地方財政」,成了最主要的總體戰略,在媒體的營造之下,底特律的破產問題,將成了一種最好的譬喻與恐嚇。而透過片面訊息的呈現,這樣的輿論攻擊可能慢慢成形。 類似這種底特律式的看法,其實不堪仔細檢驗,然而這樣的話語,在媒體通路的強勢灌輸下,...
環境經濟
,
財政金融
陳博志
11 月 06,2012
解析我國經濟成長的困境(一)
台灣經濟成長的原因 經濟成長是指全國總生產的成長,來源可以粗分成三類: 第一、要素質量,即人力、土地、和資本等可拿來從事生產之生產要素數量的增加和品質的改善。 第二、生產效率,即組織運用生產要素之能力和效率的提升,包括更好之技術、企業家、以及法令制度,以及更高之利用率或更低之失業率。 第三、國際機會,即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比較利益,將產品或生產要素以更高價格賣給外國,...
財政金融
蔡英文
10 月 24,2012
面對台灣財政危機
希臘、西班牙等歐債國家,因財政危機陷於政經風暴,須賴歐盟出手救援。台灣財政危機正快速浮現,問題嚴重性直逼歐債國家,而且沒有國際性救援機制可以依靠,因此,惟有及時自救,才能避免經濟災難的發生。 近年我國政府債務快速累積,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對政府債務定義,迄2011年中央及地方政府未償債務6.7兆元,占GDP的49.2%,若加計近來引發全國關切的勞工保險、軍公教退休金、...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