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財政金融熱門
環境經濟
,
財政金融
佐瑪
12 月 29,2014
民營化還是財團化?國營事業轉民營背後無形的手
年關將近,國營事業的年終獎金成為民眾的話題焦點。在國際油價下跌的時刻,中油對油價的調幅並不符合國人期待,又傳出員工可領取高額年終,令辛苦工作的勞工們氣憤不平。每當談及國營事業時,人們常持有低效率、員工績效差、價格跟不上市場等負面評價,中油也遭受此類批評。自2000年起,台塑石化開始量產,中油面臨競爭,但每年仍能維持一定的盈餘。每當國際油價波動,政府為穩定物價,時常要求中油抑制油價漲幅。...
財政金融
洪德仁
7 月 13,2016
參與式預算怎麼了
家都知道,民主就是數人頭,但是少數人的意見就會被忽略掉,因此,政治學大師道爾(Robert A. Dahl)認為,民主的程序,要保證讓所有受決策影響的人,擁有平等的權利,來表達觀點。哈柏馬斯(Habermas)也認為,公民瞭解公共事務的機會以及政治的意志形成,則有賴於公共討論。這些論述就成為審議民主的基礎,從而發展出參與式預算的施方式,特別是2014年柯文哲醫師當選臺北市長,...
財政金融
,
全球脈動
楊虔豪
7 月 19,2017
【首爾想想】南韓基本薪資38K→45K…帶你看眉角
經最低薪資委員會多方交鋒協調後,南韓終於在15日敲定,2018年的基本時薪,將從今年度的6,470韓元,調高至7,530韓元,上升幅度達16.4%,成為16年來最大的調幅。基本月薪也因此從原本的135萬2230韓元(新台幣3.8萬元),大幅增加至157萬3370韓元(新台幣4.5萬元)。 兩週前,我在專欄文章中提到,文在寅總統上任後,宣示要在2020年前,將基本時薪調整至1萬韓元,...
財政金融
,
全球脈動
資料思潮
1 月 11,2015
張善政沒說的事:大數據、巨量資料平台,然後呢?
漫畫「航海王」裡,敘述一位懷抱夢想的年輕海賊,渴望成為獨霸一方海賊王,在大航海時代中,到處潛藏危機卻也到處充滿機會。同樣的,台灣政府這艘艦隊是否已準備妥善,在大數據的時代,在浩瀚數據中找到傳說中的寶藏。 「資料科學家」這個專業,是DJ Patil and Jeff Hammerbacher在2008年提出的,主要指稱隨著巨量資料(big data)時代的到來,...
財政金融
漂流木
8 月 28,2016
【時事想想】從阿扁到兆豐金洗錢疑雲,美國金融霸權無所不在
台灣許多政治人物或政黨很喜歡把美國做為資金的避風港。但也因此,淪為美國的金融人質。 2008年,甫卸任的前總統陳水扁的洗錢疑雲,鬧得滿城風雨。當時,美國政府曾透過提供陳水扁家庭在美國的各種房地產、股票及現金資訊給台灣當局,暴露出陳水扁家族的難以見光問題,進而成為民進黨難以洗刷的冤屈。 美國之所以如此大動作,有一說是,美方要「教訓」阿扁任內的「不聽話」,...
財政金融
賴建寰
11 月 13,2015
廢除證所稅的五大騙術
台灣的租稅負擔率只剩下全世界倒數的12%,其中幾乎未對資本利得課稅是重要的因素之一。2012年復徵證所稅後,證所稅的課徵方式歷經非常多次的變化。但囿於台灣的政治現況,課徵方式每變一次便越往不對資本利得課稅的方向挪動,最後演變為僅對未上市櫃、興櫃及IPO股票課稅,10億元以上的大戶條款延後實施。 11月13日週五立法院院會,極有可能會通過實質上等於廢除證所稅的「國民黨版」,甚至乾脆廢除證所稅...
財政金融
怪叟
9月 28,2014
【政策想想】 104年總預算案:人事費居高不下
每年九月立院例行上演的大事就是下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的審查,預算除支付政府日常運作外,也可以反應執政者的施政理念,更是具體資源分配的核心,需要格外關注。 在討論明年度的總預算案之前,先澄清它的範圍與規模:一般人常談的中央政府預算只佔整體政府預算的一部份,除中央外,尚有地方政府與包括國營事業等的附屬單位預算。以104年來說,中央政府的歲出為1兆9,597億元,直轄市7,532億,縣市3...
財政金融
,
全球脈動
紹沖
10 月 31,2018
《官僚之夏》與《縣廳之星》:中央與地方公務員的革新之路
《官僚之夏》是2009年二度翻拍的日劇,描寫日本通商產業省(類似我國經濟部)中「熱血男兒不為人知的故事」,就是中央公務員為國效力半生的事蹟,並藉此帶出日本戰後經濟快速復甦的功臣中,默默奉獻的公務員居功厥偉。 《官僚之夏》劇情由國產汽車工業復興與普及帶動日本產業談起,主角風越明確地說:「我是為了建設國家才進通產省的」,他進公家機關就是為追求能找回屬於日本人的驕傲,並因擇善固執,...
財政金融
,
全球脈動
林修民
五月 29,2022
【數位想想】國家支援半導體戰略政策研析——印度篇
繼美國、歐盟以及日本紛紛宣布自家的半導體補助計畫後,擁有全球第二大人口紅利的印度也加入了自家的IC自己做的行列。這個被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稱讚為全球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體驗到過去幾年半導體供應鏈短缺導致經濟停滯的狀況,也不願關鍵零組件受制於人、再加上與中國關係不佳多重因素下,其實會有此決定吾人並不感到意外。 印度總理莫迪於2020年曾宣布20兆盧比「印度自力更生計畫」(Atma...
財政金融
,
全球脈動
林士清
6 月 24,2019
以「廣場協議」為鑑:美中貿易戰是否讓中國步入失落的二十年?
1985年日本被迫簽署《廣場協議》,其背景與2019年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十分相似。當時的美國雷根政府強烈指責日本操縱匯率,稱日本政府故意讓匯率遠低於美國,讓日本出口業者享受不公佈的貿易優勢。然而,美國譴責日本的本質,其實是雷根政府實際的強勢美元政策,才使得日元對美元匯率一直保持在235:1左右,倘若日本不簽署協議,代價就是失去龐大的美國市場,沒有美國市場等於失去國際市場,...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