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
教育文化
李知非
8 月 08,2018
大群館之後:誰來正視學生的居住權益(下)
往前閱讀:大群館之後:誰來正視學生的居住權益(上) 文化大學宿舍除了有嚴重的供給不足問題外,這次事件也暴露出居住品質的問題。透過媒體揭露,大群館4人擠5坪空間,顯然是偏小了,看起來似乎也沒有交誼、會客的空間。荒謬的是,撇開大群館用地是否合法,對這樣的居住環境,教育部僅表示:「曾有調查研究指出較合宜的住宿空間標準,不含公共空間為每人2.4坪,若包含公共空間為每人3.6坪,大群館的住宿空間,...
教育文化
李知非
8 月 08,2018
大群館之後:誰來正視學生的居住權益(上)
隨著文化大學與又昱公司解約,先前爭執了一個多月的大群館事件似乎已經落幕,事件爆發時暴露出來的學生宿舍空間狹小、一位難求、校外租賃價格與居住空間等問題,也彷彿從不存在,爭執雙方都避之唯恐不及。然而學生居住問題真的有這麼難嗎?本文想以文化大學為例,談談如何保障學生的居住權益。首先先看文化大學的宿舍供給狀況。從床位數來說: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大專校院學生宿舍概況,文化大學除自有的4,242床宿舍床位外,...
教育文化
游蓓蓓
8 月 06,2018
【春風化雨】誰來照顧孩子的感官?
早餐在那裡吃?有關係嗎? 筆者擔任小學教師已二十五年,以下文章是經驗談,更是苦口婆心的老生常談;因為很重要,所以一談再談,希望能有更多關心教育的夥伴,幫忙繼續談下去…… 大家都知道:早餐是一天活力的來源,因此,家長會給孩子「吃早餐」;但重點是「在哪裡吃早餐?早餐吃什麼?」。當然,這也是許多雙薪家庭的媽媽每天要煩惱的事。坊間的早餐店提供了解套,預備了選擇,大家就以為問題解決了,...
教育文化
李公元
7 月 25,2018
【春風化雨】世界最美的教科書展:從日本看見
「今年年初到日本駐村,探討日本的進步為何可以持續累積,從生活中了解日本的思維,在拜訪日本小學校教師、圖書館、墨田區役所後,震驚於日本細節無所不在,人們用心的做好自己與對環境助力的事情,對於小朋友的教育更是有其獨到想法,一直好奇為何日本可以,但台灣做不到,原來答案都可以從教科書中找到。回到台灣後,剛好台創找我們策劃一個展覽,便提出「這樣的」構想,謝謝教育部與台創的支持,...
教育文化
許家瑋
7 月 18,2018
私校生觀點:大學應該整併 漲價不是萬靈丹
高教近年來討論度最高的兩大議題--大學退場與大學學雜費調漲,這兩件事看似不相干,但追根究柢,兩者原意皆是為了提升高教的品質與增加各校所能得到的資源分配。 客觀的數據來看,無論是從教育部統計資料《主要國家之大學生一學年學雜費》或者是大專院校的校數增減狀況,都可看出台灣相較於其他國家(歐陸以外)在整體教育結構上出現的失衡與混亂。台灣在高職改制專科學校、專科學校改制技術學院/科技大學/...
教育文化
張訓譯
7 月 15,2018
108課綱「科技領域」:師資、教材、設備問題如何解決?
明年108課綱就要開始實施,除了教育部的審查進度落後以及教科書來不及編審之外,新課綱將原本的生活科技與資訊科技合併成「科技領域」,目的是為了要跟上世界潮流,也就是目前教育界最流行的STEA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與藝術)跨領域學習能力以及工業4.0所帶來的網路應用。 科技的發展同時也帶動教育現場的改革,AI人工智慧將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歐美等先進國家之所以能夠發展的如此快速,...
教育文化
游冠軍
7 月 15,2018
【春風化雨】教育是為了引燃孩童與生俱來的學習熱情
投身國小教職二十多年期間,只要一有機會,依然不厭其煩地鼓吹「主題式」課程的重要。台灣教育在外觀形式上推行「主題式」課程至少有二十年了,然而就我看來,「主題式」課程還沒有被台灣教育真實地運轉起來。各位是否深信:每位孩童與生俱來就有不可測度的學習與創造的熱情?如果我們深信,接下來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並運轉主題式課程。因為孩童的學習與創造的熱情是與生俱來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的,是去細查,...
教育文化
陳瑞麟
7 月 08,2018
【科哲絮語】科學哲學有什麼用?
開場白:人和哲學的功用? 這個世界有兩種東西會不斷地被追問它自己存在的功用、目的、價值和意義。一個是人,另一個是哲學。 也只有這兩種東西會不斷地自問自己存在的功用、目的、價值和意義。 任何一個人,不管多麼地位高權重或微不足道,從現任總統蔡英文、前總統馬英九到街上的路人甲,在某時某刻、某種心理或社會狀態下,就有可能被問或自問:此時此刻,我有什麼用(我能做什麼)?...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陳怡秀
7 月 04,2018
【日本想想】當「嵐」變成老師?以巨蛋為校舍的「WAKUWAKU」偶像特別授課
如果能有見到傑尼斯偶像團體「嵐」的機會,參加一場充滿聲光效果與精湛歌舞的演唱會當然很棒,但當五位成員變身成「老師」為你「上課」,又是如何特別又新奇的體驗呢?名為「嵐的WAKUWAKU學校」(嵐のワクワク学校)的活動,便以東京巨蛋與大阪京瓷巨蛋為「校舍」,邀粉絲們「入學」,提供五種觀察四周、享受日常的生活新提案。2018年的初夏之際,這項活動也邁入第8屆。 要說現在誰能稱為「...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林乃絹 Jane Lin
7 月 01,2018
【荷事生非】荷蘭教育哪裡不一樣?從高教改革裡看門道
編註:本文由作者林乃絹於教育部「全國教育創新工作營」報導撰成,原文在荷事生非出版,經作者同意由荷事生非重新編修。 鬱金香、運河和梵谷,在這些對荷蘭的典型想像外,你知道荷蘭還有歷經五百年大學教育改革的歷史嗎?本文將以荷蘭高教體系的分軌,帶你進一步了解荷蘭高教系統背後的思維,與其培養出來社會人士的世界觀。 兩大支柱:研究技職雙軌系統,加上跨領域學習...
‹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