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金馬獎
Ko Tsì-jîn
1 月 10,2014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2013年度台片
歲末年初,年度影片紛紛出籠,以下是本專欄近一年來曾論述的2013年台片指標作品,按上映時間先後排列,是為年度5大劇情片(不計數部亦甚具影響力的紀錄片)。 《大尾鱸鰻》 繼《艋舺》、《雞排英雄》、《陣頭》之後,台片連續第4年坐上春節賀歲檔冠軍寶座的票房大片,台片影史賣座僅次於《海角七號》和《賽德克.巴萊》,創造「冰的啦」話題旋風,指標地位顯著,亦為新台語片代表作品,...
Ko Tsì-jîn
11 月 29,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還好,是台語的
今年適逢金馬獎50週年,頒獎典禮鋪排著重傳承意涵,歷屆影帝、影後、最佳導演排排坐。可以想見,在這1960年代根源於反制當年流行台語片的「華人」影壇盛會,其歷史巡禮中,老台語片是沒有位置的。 所以,有頒獎人揭開得獎名單時脫口而出「還好不是台語的」,與其說是烏龍,不如說是這個華人電影獎的語言文化潛意識,a Freudian slip。以主演新台語片《艋舺》(2010)...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10 月 04,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得獎的是……
剛公布的金馬獎入圍名單,4部紀錄片都是台灣導演的作品,有呈現空中攝影的《看見台灣》、尋訪霧社事件遺族的《餘生》、記錄莫拉克災後社區重建的《拔一條河》,以及泰北孤軍心聲的《邊城啟示錄》。《餘生》監製魏德聖表示,這證明台灣的紀錄片文化,在劇情片票房起飛後仍維持高水準創作。 如果也從這份入圍名單來看的話,票房起飛的台產劇情片,是否維持高水準創作就成了個議題。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項,...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8 月 23,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既不中華,也不台北
《候鳥來的季節》入圍2012年金馬獎最佳男配角,主要場景包括台北關渡自然公園與雲林農鄉,入圍者莊凱勛在片中台語運用頗為突出,一場在雲林老家與哥哥衝突扭打的對手戲張力飽滿,堪稱近年來台片經典場景之一。 整體而言,《候鳥來的季節》成績可觀,在自然主題和城鄉男女之間沉著鋪陳出人物情感與視覺美感,為新世紀台片指標,新台語片力作。今年上映的《志氣》,改編自台北景美女中拔河隊贏得世界冠軍的故事...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6 月 28,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灣不只是特色,台語不只求寫實
從戰後初期的黨營(中影前身)、軍營、省營三大片廠的反共政宣片開始,歷經老台語片、華語片、新(浪潮)電影以至於新台語片,不同語言大開大闔、大鳴大放、輪番上陣、各行其道,其中的語言脈絡,可以試著說分明。 分明的引子,來看看一個贈勳儀式。2011年,所謂的「民國百年」年初,李子達(李行)導演由總統頒授「二等景星勳章」,表彰他長期以來對「我國」電影文化的卓越貢獻,觀禮者包括「...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6 月 14,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混搭台語搭錯車?
即將於8月上映的《總舖師》,號稱「台式史詩喜劇」,有報導謂其代表台灣社會與影視作品「國台語混搭」風潮,代表新世紀台灣電影復甦主幹的新台語片,看來要再添力作。 主流華語之外的在地語言「混搭」,是1980年代興起的台灣新電影的主要特徵之一,對照的是之前的純華語片,以及1950、60年代純講台語的老台語片。 以1983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6部入圍影片為例,得獎作品陳坤厚導演的《...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4 月 19,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語電影的趣味
1963年,前一年剛開辦的金馬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得最佳劇情片、導演(李翰祥)、女主角(樂蒂)等六個獎項,其中凌波因反串男角,頒給男或女主角獎都不是,索性特設「最佳演員特別獎」,也為凌波熱再添一筆。 當年,香港邵氏公司的《梁山伯與祝英台》轟動全台,連續放映長達半年,吹響「國片」衝鋒號角,導演李翰祥炙手可熱,於年底來台成立國聯影業公司,...
吳國玄
12 月 02,2012
台灣電影的無可取代
金馬獎頒獎典禮已經過了好幾天,今年話題仍餘波盪漾。我不是專業影評人,也不是電影工作者,僅以一個關心金馬獎與台灣電影的普通觀眾立場,寫下感想。 提高台北電影節的規模 金馬獎雖然是在台灣舉辦,但定義上其實是所有的華語電影,都可參賽。除了中港台三地,也曾出現新加坡的《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產地澳洲的《意》,角逐金馬獎。而全片主要以南島語系語言為主的《賽德克巴萊》,也以「...
電影戲劇
米果
11 月 28,2012
不管得不得獎,我還是愛台灣電影
今年的金馬獎頒獎典禮好煎熬,眼看著來到七局下半了,台灣還是處於無安打、被對手完封的狀態。台灣電影的對手是誰,既然是號稱所謂華語電影的影展,對手當然就是香港跟中國,倘若新加坡與馬來西亞願意以華語片參賽當然也沒問題,甚至好萊塢要找布萊德彼特來演華語片也可以,但是今年台灣電影的對手就是中國跟香港。眼看著對手頻頻上台,內心實在不是滋味。 但是,類似這種有評審的競賽,在決定評審人選的時候,...
電影戲劇
Yuming
11 月 27,2012
理盲而濫情的台灣電影夢
經歷金馬開獎幾近全軍覆沒的挫敗後,如同奧運棒球兵敗北京的失落般,排山倒海的責難與檢討聲浪接踵而來,衝擊了整個台灣電影工業。 在這些批判當中,自然不乏專業影評人據理力爭的疾呼(參照藍祖蔚文章)。但筆者認為,金馬影展評審團把大獎頒給中國或香港電影,不能代表金馬獎失去台灣本土精神或陷入中國漩渦,甚至金馬評審團傾中或評審不公。只因為一次挫敗將台灣電影打回國片復興前可憐的金馬得獎數,...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