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金馬獎
電影戲劇
丹青
11 月 24,2019
被沉默遮蔽的太陽:《陽光普照》中的家庭關係
《陽光普照》片名確如導演本人所言,十分精準,「陽光普照」這樣溫暖明亮的意象既勾勒我們對於家的永恆一致的期待:「家」是我們受傷時可以尋求庇護找回力量的所在,同時反諷現實往往事與願違,家可能暗藏秘密、傷痛、憎惡與無法理解,片名因此更近弔詭;值得一提的是英文片名《A Sun》,除了弔詭、反諷又多了另一層意義,A Sun與A son諧音,劇中父親為屢屢闖禍的次子心死,宣稱他只有一個兒子,...
素樸勛
1 月 06,2019
【電影與歷史】《兒子的大玩偶》阿吉35年後的復仇
蘋果咬一口 2001年5月31日台灣壹週刊創刊,兩年後台灣蘋果日報發行,創辦人黎智英改變了台灣媒體生態,這段過程被導演李惠仁拍成紀錄片 《蘋果的滋味》,而另一個跟蘋果有關的故事,也跟報紙有關。 1983年8月10日聯合報楊士淇全版報導了「削蘋果事件」,這個事件是台灣新電影史上重要的事件。緣起於《兒子的大玩偶》電影中的第三段「蘋果的滋味」。...
國防外交
,
主權兩岸
素樸勛
12 月 26,2018
川普《西藏旅行對等法》與台灣金馬獎
美國總統川普在12月19日簽署《西藏旅行對等法》(The Reciprocal Access to Tibet Act of 2018, H.R.1872),反擊中國限制美國人進入西藏。 法案通過後,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民主黨領袖梅南德茲(Robert Menendez)指出這項法案「關乎基本公平」。《西藏旅行對等法》內容精神是旅行權利對等,中國政府必須允許美國記者、...
電影戲劇
,
主權兩岸
張皓
11 月 21,2018
「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從金馬獎發言事件釐清政治權力與創作自主間的關係
近日甫落幕的第五十五屆金馬獎,因獲頒最佳紀錄片獎項的《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導演傅榆領獎致詞時表示「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作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而觸動兩岸間政治敏感神經,中國影業工作者除導演婁燁外,也於頒獎典禮結束後,集體不出席惜別酒會、取消接下來所有行程。日前更傳出中國當局下達禁令,將不再允許中資影片報名金馬獎。對於此一軒然大波,...
電影戲劇
,
主權兩岸
林若曇
11 月 21,2018
彰顯民主價值的金馬獎 是台灣人的榮耀
去年在以諷刺台灣早期的黨國政治與官商勾結為主軸的《血觀音》拿下多項金馬獎後,楊雅喆導演在舞台上大喊「沒有人是局外人」;多年前齊柏林的《看見台灣》,更是揭開了台灣環境遭到不當開發的事實,這些作品都是堂而皇之的政治議題,最真實、最醜陋也最撼動人心的電影作品。 2018年的金馬獎,不只是新世代導演傅榆以記錄太陽花學運與多項台灣議題的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入圍並得獎,...
電影戲劇
邱懋景
12 月 14,2017
《血觀音》:美麗島的不美麗
「我滿懷著確信,從巨船蓬萊丸底甲板上凝視著台灣的春天,那兒表面上雖然美麗肥滿,但只要插進一針,就會看到惡臭逼人的血膿底迸出。」 ...
電影戲劇
晏山農
12 月 10,2017
【山農說書】 台灣是個瀆神之島──談《大佛普拉斯》與《血觀音》
第五十四屆金馬獎已然風光落幕。由於一掃去年中國片全面霸凌台片的陰霾,今年台片可謂大放異彩,其中《大佛普拉斯》(以下簡稱《大》)和《血觀音》(以下簡稱《血》)更是支撐榮耀台灣的雙塔,而兩者都是神片! 既因兩者都圍繞著宗教,從而牽扯出官商勾結的內幕,而且整個的劇情編派、攝影、音樂風格都迥異於前,所以謂之神片。 《大》如台啤,嗆辣中留有鬱氣,時間因而定格,那是台灣人常有的三聲無奈(無錢、...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五月 14,2016
多桑世代的前世今生
吳念真首度執導的舞台劇《人間條件一》於2001年首演,15年來多次演出,常民生活風情感人無數,本月底將再度巡演。 吳導欣賞拍攝《男人真命苦》系列的日本國民電影導演山田洋次並受其啟發,其1994作品《多桑》就是貨真價實的台灣國民電影,蔡振南飾演的父親角色,為慣走平淡低抑路線的台灣新電影,創造出少見的巨大銀幕形象和耀眼明星光芒。 《多桑》入選金馬影展執委會邀請影人票選的「影史百大華語電影...
許恩恩
3 月 15,2014
【想想看電影】新莊副都心的流浪狗 ——談《郊遊》與遠雄國都的紅盤
我在高雄長大,習慣做一名在都市叢林裡張牙無爪的居民,是尋常生存於都會區的一名觀眾,幾乎要忘記童年時,也曾有過白雲悠悠、陽光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鏽,小手拉著大手的「郊遊」想像。 圖片來源:新北市文化局 到台北讀大學以後,居住在新北市的三峽區,見過整齊林立、名聲聳動的「三峽遠雄大學城」 ;見過到處有著揹著、扛著房地產廣告,...
Ko Tsì-jîn
3 月 14,2014
【我看台語片】日本片?台灣片?
備受期待的《KANO》果然票房暴衝,天下嘉農,上映第3週票房仍持續攀升,本週末料將突破2億,有名影評人估最終票房6億,那是超越魏德聖前作《海角七號》的數字。 《KANO》再次複製了海角現象,台派觀眾無不佳評大讚,全面集結本土情感與在地認同,擴散出去的感染力量,把自外於KANO現象的中國派陣營壓縮得更小了一些。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