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國民黨
歷史書寫
施芳瓏
9月 28,2020
李登輝的「不是我的我」造就了「民主先生」的台灣傳奇
對一位政治領袖的功過,很難蓋棺論定,更何況是對具有多重身份的前總統李登輝先生。自7月30日辭世至今,國際媒體咸襲 1996 年 5 月 20 日美國《新聞週刊》贈給李登輝先生的稱號:「Mr. Democracy」/「民主先生」,來定論他的政治遺產。 在這一個半月的喪事期間,有多國政要表達哀悼,如:8月12日,美國衛生部長 Alex Azar在台北賓館追思,並紙條留言:「...
歷史書寫
馬非白
9月 09,2020
【被遺忘的歷史】蔣家王朝苛政暴斂的「愛國公債」(下)
往前閱讀:【被遺忘的歷史】蔣家王朝苛政暴斂的「愛國公債」(上) 〈民國三十八年愛國公債條例〉原先預定發行的總額是銀元三億元(相當於改制後的新臺幣九億元),票面分為五十元、一百元、五百元、一千元、五千元,及一萬元等六種。但可發行地區只剩台灣之後,〈台灣省籌募愛國公債辦法〉設定額是銀元三千萬元,這也是蔣家王朝在臺灣發行的各種公債中唯一以銀元計價的,票面也剩五十銀元(四十萬張)、一百銀元(...
歷史書寫
馬非白
9月 09,2020
【被遺忘的歷史】蔣家王朝苛政暴斂的「愛國公債」(上)
日治時代,日本政府為了因應中、日戰爭的需要,曾經在1940年下令台灣總督府發行「愛國公債」。中國國民黨政權在中國內戰末期,也有樣學樣的在台灣發行「愛國公債」,但是,方式和手段卻比日本殖民統治者更惡劣,可以說極盡所有壓榨之能事,搞得怨聲載道。 1949年,中國國民黨在中國內戰中,不但節節敗退,而且財政陷入極度困境,連軍餉都發不出來,已經窮到幾乎要抓狂了,當時就設立〈戰時經費籌募委員會...
歷史書寫
馬非白
3 月 15,2020
【被遺忘的歷史】二二八事變的高雄屠夫:彭孟緝(續)
往前閱讀 : 【被遺忘的歷史】二二八事變的高雄屠夫:彭孟緝(上) 【被遺忘的歷史】二二八事變的高雄屠夫:彭孟緝(下) 在二二八事變發生之後的高雄「三六慘案」中,高雄要塞司令兼台灣南部防衛司令部司令的彭孟緝,設計高雄和平談判代表二度上去壽山要塞的機會,藉口代表之一的凃光明企圖行刺,除了將包括凃光明在內的三位代表當場逮捕之外,還隨即命令他的部隊依計畫下山進行大屠殺。...
政黨政治
miesiao
1 月 14,2020
在穩健堅毅的衝浪者之後:後蔡英文時期的政黨觀察
2020總統大選,蔡英文以創紀錄的817萬票連任,她的穩健堅毅的特質,在全球局勢巨變的推波助瀾以及失速瘋狂國民黨的相對照下,登上台灣民意有史以來的最顛峰。 回頭看1977年的中壢事件後,黨外運動開始走向議會路線,10年後民進黨成立,正式在選舉政治裡頭與國民黨進行競爭,而30多年後,民進黨終於取代國民黨,在國家定位上成為一個保守穩健的政黨。 再次浴火的國民黨能重生嗎?...
歷史書寫
馬非白
1 月 05,2020
【被遺忘的歷史】選舉奧步(三):國民黨才是奧步禍首
台灣在二戰後辦理選舉已經超過五、六十年,幾乎每次中國國民黨政權的選務都會發生舞弊狀況,其後果輕者是選務機構遭包圍抗議,選後訴訟頻出,重則發生如「中壢事件」,該事件之前在宜蘭立委增補選舉中,也曾因中國國民黨作票而險些發生大暴動。 民主化之後的台灣公務部門公教人員,逐漸擺脫黨國桎梏,行政中立的認知素質提高,鮮少願意再受黨國驅使進行犯罪的作票行為,尤其在政黨輪替的時候,...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黃帝穎
1 月 01,2020
【天秤之上】反滲透法三讀 民主防衛里程碑
反滲透法三讀 民主防衛里程碑 2019年最後一天,立法院以67票贊成、4票反對通過反滲透法,隨即完成三讀程序,為台灣實踐民主防衛機制立下新里程碑。 然而,中國國民黨團為抗議「反滲透法草案」,均拒絕參與投票,並表示已連署39立委,將聲請大法官釋憲。 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國台辦同一立場杯葛反滲透法,除了讓國人質疑國民黨的台灣認同外,更讓社會看出國民黨欠缺「民主防衛」的國際觀。...
政黨政治
衫彭
12 月 17,2019
兵家必爭的「青年力量」:看國民兩黨在2020大選截然不同的進程與命運
當「年輕族群」逐漸成為影響多場選舉與公民運動的主軸,對藍綠白黃各黨來說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甚至被視為在現行的選民結構與政黨認同環境下,從總統級以降的候選人都要極力爭取的「關鍵搖擺票」時──各主要政黨如何爭取青年選票,甚至如何透過組織、人事、策略與宣傳上的擬定調整,來讓自己更符合著多種意義上的「年輕化」,其所表現出的樣貌與結果,或也正恰好諭示著其各自不同的「政黨DNA」與性格。 對於「...
文化研究
根雨屋
8 月 05,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買匪貨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今天在市面上看到的種種商品,幾乎都是中國製造;不過在當年,不只是中國,就連俄國、越南、古巴等共產國家的物品,全都是「匪貨」,禁止輸入。 在中華民國政府1949年敗逃來前後,為了徹底封鎖尚無海軍勢力的中共,政府於1949年6月公佈「...
歷史書寫
根雨屋
6 月 17,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選立委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現在的立委每4年改選一次,可是首屆立委自1948年選出後,居然可以連當44年,直到1992年才全面改選;其中雖有進行過補選,但不只有1/4的席次是總統掌控的僑選立委,總統還能直接停辦選舉。 中華民國在1948年初選出行憲後首屆立委,...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