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精神醫學
書評書介
譚亞‧魯爾曼
8 月 06,2021
【新書介紹】兩種心靈:一個人類學家對精神醫學的觀察
書名:兩種心靈:一個人類學家對精神醫學的觀察 作者:譚亞.魯爾曼 翻譯:張復舜、廖偉翔 譯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8月4日 參考連結:誠品、博客來 【譯後記】閱讀及翻譯《兩種心靈》的快樂 廖偉翔 綜觀台灣的書市,廣義的精神健康相關書籍可說幾乎每年都推陳出新,經年累月下來不僅累積諸多眾人皆知的名著,...
歷史書寫
張肇烜
1 月 08,2019
【人心人術】一代仁醫!台灣精神醫療開拓者葉英堃
感恩為這片土地付出的每一個人!他是台灣第一代的精神科醫師,也是台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葉英堃醫師是台北市立療養院的創院院長,經過20年的努力將一間原本位於五分埔公墓旁的療養院,成功轉變為台灣及亞洲最重要的精神醫學重鎮...... 精神醫學在過往的台灣,是很冷門的領域;台灣早期甚至「神經」與「精神」兩科沒有分科,對於精神醫學一知半解,幾乎是最落後的醫學領域之一。...
司法人權
,
社會安全
蔡榮裕
五月 12,2016
前夜三聲槍響迴音撕裂的驚悚感
前夜三聲槍響,我們身處的社會需要這個訊息嗎?這三聲槍響的迴音,的確再度引起了撕裂式的社會回應,撕裂才是重點嗎?或者還有其它的? 兩位年輕人的死亡,林冠華和鄭捷,也許有不同意義,也許反映我們心理和社會上某些共通課題。一位的死,據說在即將到來的520典禮上,被保留了空的位置;另一位被當做壞人槍決了,卻留下社會中人,不論是否高興或遺憾,因困惑所造成不解的空白。這兩種空白有什麼值得思索的嗎?都是死...
社會安全
林耀盛
4 月 01,2016
義憤之後,改變之始
又發生令人髮指的女童割喉案,人神共憤。女童母親在哀傷中以堅定的語氣說,這不是社會案件,這是她的女兒發生意外走了。她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對嫌犯,對死刑支持或廢除,沒有任何的想法想要說出來」。從女童母親的面孔,悲慟中不以激情的語言訴說,或許正是迫使我們需要由傾聽面孔的訴說中領悟:脆弱不安的生命不但已然岌岌可危,且正在發生。從社會處境來看,信任機制的斷裂,擔憂佔據了文化想像。恐懼文化的一個不幸後果,...
蔡榮裕
3 月 29,2016
內湖隨機虐殺小女孩的後續
關於3月28日中午,在內湖環山路一段旁當街虐殺小女孩案件,筆者表達幾個想法供大家思考。有些想法早就有人提過,不是我個人原創想法,筆者只是試著再次提出,雖然很猶豫是否要在事件當頭談這些想法?但電視裡名嘴的論述是多樣化了,緊急當頭但思考是比以前類似事件有更多角度了。 其實,自殺和這種隨機殺人都是很困難的課題,很難有一種單一或唯一的方式來解決。雖然精神醫學曾經希望,將一些複雜問題加以醫療化,...
史努比
3 月 28,2016
【開往台灣的慢船】激情的惡性循環舖不出正義大道
一切都很熟悉,案情殘忍的殺童案,社會震驚之餘繼之而來的是一連串正義呼聲,在公共論壇上爆炸開來。我們為逝者心痛,對兇手不齒,並高度懷疑正義無法得到伸張。與此同時,我們先迎接的是一個揮之不去的惡性循環,也很熟悉。 這個惡性循環的第一步必定是,氣憤的人們在咒罵兇嫌之餘,隨即透過各種訊息平台向廢死聯盟嗆聲,要廢死聯盟「踹共」;如果聯盟真的發佈了什麼聲明,底下又是一卡車的口誅筆伐。許多人會認為,...
社會安全
曾念生、葉啟斌
7 月 27,2015
粉塵爆事件:從軍陣精神醫學角度看預防性精神醫學介入
國軍在近年來已經將救災作為國軍戰備本務之一,除了救有形之災之外,也會運用到軍陣精神醫學的原理去救無形之災,但是軍陣精神醫學的議題太大,不太可能全部說得很完整。簡單來說,軍陣精神醫學常用的方式是所謂「預行防處」。 以三軍總醫院處理這次塵暴燒傷病患為例,近50位燒傷病人住院後的第二天上午,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就出動5位主治醫師,2位總醫師,總共7位專科醫師,由葉啟斌部主任帶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