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台美中關係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林飛帆、陳為廷、林倢
12 月 10,2016
肯認台灣絕非傷害美國
(本文為作者美國華盛頓郵報投書之中文翻譯版,徵得作者同意後轉載,原文標題為「Americans should stop using Taiwan to score political points against Trump and China」) 如同許多支持進步理念的美國群眾,台灣的年輕世代也極少將川普視為理想的美國總統。但是,美國媒體和外交政策建置派對「川菜事件」的焦躁反應,...
國防外交
Peter Enav 溫逸德
12 月 02,2015
最新對台軍售恐怕不是美國對馬政府的感謝
也該是時候了,根據來自各方的華府報導顯示,歐巴馬政府將宣佈一波最新的對台軍售,提供台灣自衛武器。此波軍售總價約為10億美元,據報導它的規模相對並不大,也不包括台灣軍方列為優先的先進戰機或柴電潛艦。在名單上的據說包括一或多艘飛彈巡防艦、約12輛AAV-7兩棲攻擊車、一架用來取代先前失事的AH-64E阿帕契直升機,以及針刺、標槍和拖式飛彈等等。 儘管不包含先進戰機,此波軍售仍非常重要。...
全力中年
11 月 10,2015
馬習會中穿越40年的「兩岸中國人」
「我們應該以行動向世人表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並共同為世界與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繁榮,做出更大貢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六在新加坡的馬習會公開說出這句話。我想為他拍拍手;如果馬英九也能說出這句話,那就更好。 兩岸中國人確實應該有能力和智慧去解決自己的問題,他們也應該這麼作。不過,我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所以也希望中國人在解決他們自己問題的時候,...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賴怡忠
11 月 08,2015
確立一中原則,打擊台灣民主的馬習會
11月7日對所有台灣人民都是沉痛的一天。為了馬英九一己之私而急就章的馬習會,我們看到一個民主國家的總統是如何背叛其對選民的承諾、輕視國家的尊嚴、藐視助其當選總統的民主價值,更嚴重損及台灣的國際地位與戰略角色。即便七個月後我們會有新總統就任,但馬英九所造成的危害影響深遠,就算不想全盤照收,台灣也勢將付出重大代價。 馬英九的自私行為也讓台灣人從民主幻夢中驚醒。...
Peter Enav 溫逸德
9月 28,2015
台灣,與民主黨的自食其果
卜睿哲(Richard Bush III)在美國的亞洲事務上,是一位聲譽卓著的評論家,在漫長的公職生涯中(曾擔任一屆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對於維護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地位貢獻良多。卜睿哲在這星期發表於(他目前的服務單位)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e)的一篇論文中(註1),對於北京和華盛頓雙方如何應對他所預見的蔡英文可望當選台灣總統所產生的重大挑戰,提出了明智的建議。...
司徒文 William A. Stanton
9月 20,2015
美國對習近平政權的新政策
摘要 美國對中國政策一向相當短視。原本基於地緣戰略理由,認為與中國交往有助於對抗莫斯科,這個說法已隨著蘇聯垮台而失去立足點,如今中國和俄羅斯成為了關係密切的戰略伙伴。衡諸歷史,我們實在很難舉證美國與中國的合作能對美國產生哪些具體的效益,另外,和中國經貿往來可以促進中國的政治改革的說法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了。一些前往中國設置生產線的公司確實從中得到好處,然而其代價不只是美國勞工失去工作機會,...
國防外交
Peter Enav 溫逸德
8 月 28,2015
台灣、中國與美國總統大選
距離美國選民投票選出下一任總統還有14個月。目前看來,選戰大多聚焦在移民政策、所得分配等國內議題上。偶有對外交政策的攻防,則多半是共和黨譴責歐巴馬總統(Barack Obama)為了和美國的敵人(尤其是伊朗)達成可疑的協議,不惜漠視美國傳統盟友的傾向。完全沒有人提到過台灣,但是川普(Donald Trump)和許多共和黨內的競爭對手全都痛斥民主黨政府在外交及其他議題上過分顧忌中國。...
主權兩岸
Peter Enav 溫逸德
8 月 17,2015
拉美防中,蔡英文該作的三件事
我最近在一篇發表於英文版想想論壇的投書中(中文想想論壇譯稿:「中國對台策略的崩壞」)提到,蔡英文在明年1月總統大選的勝利在望,幾乎必定會引發中國的大動作回應,而且不會只是挖角台灣的邦交國,或是在官方媒體上大肆叫罵這麼簡單而已。我寫到,由於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衝動性格,假如下一次大選(2020年)民主進步黨再次獲勝,中國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絕不能完全排除。...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賴怡忠
7 月 20,2015
美國「東進西撤」與中國「西進東守」對台灣的機遇與挑戰(上)
隨著美國與伊朗達成核子協議,以及中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與「亞投行AIIB」,美中在印度洋─太平洋的戰略競爭格局日益明顯。整體聯繫起來看,呈現美國「東進西退」,以及中國「西進東守」的趨勢。 美國:東進西撤,加速重返亞洲 伊朗協議的結果會使伊朗為首的伊斯蘭什葉派勢力在中東坐大,「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的中東兩河流域什葉派新月形聯盟會逐漸成形。...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賴怡忠
6 月 13,2015
蔡英文成功訪美對台灣的意義(二) ──從幾個事件看美國態度與國際事務經營
從三個議題的處理看幕僚作業的深度 蔡英文此行的準備相當充分,特別是她在CSIS的演講內容,其等級幾乎是國政演說了。感覺蔡像是以準備就職演說的態度在處理這篇演說,其內容豐富,主動掌握議題,也對外界矚目的兩岸關係放在一個適當,但非支配性的位置。 這裡提供三個面向以理解此行的幕僚準備工作,不僅反映在CSIS正式演說,也包括發表的文章,以及演說外的Q&A問答等。...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