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創業
蕭瑟寡人
五月 21,2015
【科技創業專欄】 專訪500 Startups校友 Trance,舞蹈熱忱孕育科技創業
自2005,美國與全球創業育成計畫如春筍冒出。這些三至六個月的培育計畫使得新創公司有管道能接受指教、有效籌資並打入市場。美國知名培育計畫如YCombinator、500 Startups、 TechStars、DreamIt 已成功孕育多家如Airbnb、Heroku、Dropbox、Makerbot、LevelUp、 SeatGeak與Stripe等市值億萬美金之新創科技公司...
林琮盛
4 月 19,2014
【中東想想】實踐「創新經濟學」,韓國投奔以色列
去年7月起,25歲的林永勳在色列新創企業當了半年的「免費志工」。這段期間,他幾乎是位全能創業家:擬定企劃書、行銷公司概念、打雜、找資源、推廣產品....。 圖一:韓國赴以色列的實習創業家林永勳說,在以色列的半年期間,他看到以色列人不怕失敗,但積極從失敗吸取教訓的精神。 他換了2家新創企業。第一家新創企業的狀況令他傻眼。...
林琮盛
3 月 26,2014
【中東想想】以色列人鼓勵失敗
在採訪以色列新創企業過程中,我總喜歡問同樣一個問題:「你們究竟怎麼看待『失敗』?」 聽到我的問題,從事線上翻譯的新創公司Ginger主管Efrat一副「這根本不是問題的問題」表情回答我:「沒什麼大不了的,失敗就失敗,重新再出發就行了」。她說,在以色列,很多頂尖的企業家,曾把公司搞爛過3、4次才成功的。 同樣的問題,特拉維夫大學育成中心(Star...
環境經濟
,
財政金融
陳博志
11 月 06,2012
解析我國經濟成長的困境(二)
不計其數的中小企業,寥寥可數的企業家 我國真正很有經濟學上所謂企業家精神的人——也就是能將生產要素做創新組合而創造新價值的人——並不多,而近年又大量外流、或者被不良的政策與社會風氣吸引,去從事投機炒作及爭取特權的活動。因而,我國有大量資金和人才得不到被適當運用或就業的機會,而國家的新投資、新產業和新成長的動力則嚴重不足。 很多人看到我國有大量中小企業,而以為我國有豐富的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