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亞投行
黃燕茹
4 月 16,2015
混亂當中的前進──亞投行行動
2015年3月31日,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民主鬥陣、臺左維新、公投護臺灣聯盟、革命議會、夢由藝文工作室、獨臺新社、臺大法言等民團發起總統府前行動,針對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此事向馬政府的諸多錯誤表達抗議,一來是如此龐大的區域整合計畫,馬政府破壞行政體例透過陸委會將意向書轉交中國國台辦,由國台辦代表台灣提出申請,嚴重創害臺灣體制;另黑島青站在反對盲目追隨經濟強權的金融資本主義競賽,...
主權兩岸
賴怡忠
4 月 07,2015
一帶一路、亞投行、以及台灣的機會與挑戰(下)
亞投行是中漲美消的訊號嗎? 從表面上來看,中國在亞投行的表現取得不少歐洲國家的加入,甚至在亞太地區,包括菲律賓、新加坡、印度、印尼、澳洲、紐西蘭、韓國等美國盟邦或友好國家也都表態要加入,著實讓美國面子掛不住。坊間自然充滿了中國聲勢上漲,美國勢力消風的解讀。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美國在此事態度前倨後恭,信用度大打折扣,區域威信的失分是必然;但另一方面,中國尋求建立「亞投行」...
主權兩岸
賴怡忠
4 月 06,2015
一帶一路、亞投行、以及台灣的機會與挑戰(上)
亞投行(AIIB)是「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的簡稱,是中國為了支撐其「一帶(陸上絲路)、一路(印度洋)」聯結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東歐聯結的戰略,而提出的金融支撐工具之一。在去年十月二十四日提出,就獲得21個國家表態加入。到今年三月底前,已有四十六個國家申請,表示有意加入成為創始成員國。在已開發國家中,紐西蘭是最早提出要申請加入的非亞洲國家(2014年12月。而新加坡於十月已經加入),...
財政金融
郭永興
4 月 03,2015
台灣在亞投行當雞肋 可以吃到什麼好菜?
最近台灣要不要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國內吵得沸沸揚揚。老實說,對中國來說,台灣在亞投行裡面,是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般存在。原因非常簡單,中國在國際上廣邀各國來當亞投行的創始國,但是沒有發邀請函給台灣。所以最後財政部還要透過對岸的國台辦,才能拿到亞投行籌備處的傳真號碼來報名。 對中國來說,亞投行最大的意義,...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
主權兩岸
張智程
3 月 31,2015
【京都想想】台灣應如何看待亞投行效應
三月中旬以降,國際媒體開始群起關注從英國開始、一連串歐洲國家紛紛表態加入中國所主導的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AIIB)的雪球效應,這則訊息之所以壟斷全球媒體的目光,乃在於目前為止積極在全球擴張的中國資本,首次透過制度性體制的建立,直接挑戰美國在戰後的布雷頓森林中確立的世界金融霸權秩序,宣告美國金融獨霸的時代正式終結,今後的世界秩序支配者將可能由中國與美國所共享。 然而,...
財政金融
,
全球脈動
遠望
3 月 29,2015
亞投行:美國外交的珍珠港時刻
中國倡議建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al Investment Bank, 亞投行),自北京提議起,國際反響可說是不溫不火,除了一部分亞洲發展中國家應和外,發達國家在美國的「打招呼」下都僅坐壁上觀。然而,今年3月中旬起,風向急轉直下:3月12日,英國宣布加入;13日瑞士,16日德國,法國,意大利也相繼宣布加入。自此,七國集團(G7)...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