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內需市場
全球脈動
吳秉霖
6 月 11,2017
【印度想想】花更多錢買比印度差的產品,台灣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以台灣和印度機車為例
台灣睿能(Gogoro)五月時推出新車款Gogoro 2,在搭配各式優惠與補助之後,價格最低可至新台幣38,800元。台灣光陽(Kymco)隨即推出購買Cue 100車種只需新台幣38,800元的活動,被解讀成第一個汽油機車品牌以價格向電動機車正面迎戰的舉措,繼而引起「台灣機車廠賺很大」的謠言:身為光陽最便宜機型之一的Cue 100車種原本要價新台幣58,000元,若下殺至38,...
全球脈動
吳秉霖
4 月 16,2017
【印度想想】印度市場的廉價陷阱
根據上個月的市場傳言,韓國三星電子將會把整新過後的Galaxy Note 7以低價銷售到印度市場,以解決其因電池爆炸而被迫於全球回收的數百萬支庫存。在我看來,這是又一個企業因低估印度市場的消費實力並忽略了印度消費者的自尊心,而踏入的「印度市場只配推出低價」陷阱的案例。 儘管印度今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被預期會有超過7% 的成長率,堪稱是全世界經濟成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
環境經濟
黃育徵
9月 10,2015
【政策想想】 新經濟模式:完全反應「創業、創新、分配」的內需政策
攸關台灣未來的新經濟模式,必須具備以「優化內需市場」為先的產業發展思維,提昇全民的生活品質是唯一的永續政策。不只要發展內需市場,更要優化內需市場,因為一個「優質的內需市場」是活化企業創造力和提升競爭力的催化劑! 我們不妨試想以下問題: 為何次級品留在國內自己用? 為何優質的產品都是舶來品? 為何台灣生產優質的產品在台灣反而買不到,消費者都須要到國外買?...
文化研究
郭永興
3 月 22,2015
老師,我應該去大陸工作嗎?
在大學教書,研究領域又是中國經濟,從十年前開始教書起,就有學生就會不斷問我:「老師,去大陸工作好嗎?」,十年間,答案有很大的變化。 十年前,我的回答是肯定學生去大陸職場挑戰。原因很簡單,套句日本諺語:「要讓可愛的小孩去旅行」,海外生活的辛勞,是年輕人成長的最好養分。然而,我過去長期在入學成績不高的私立大學任教,學生的英文入學成績慘不忍睹。英文不佳,又缺乏其他外語能力的他們,...
黃育徵
6 月 28,2014
優化內需市場是活化企業的催化劑
為何次級品留在國內自己用? 為何優質的產品都是舶來品? 為何台灣生產優質的產品在台灣反而買不到,消費者都須要到國外買? 圖片來源:農委會網站 半世紀來,台灣民間和政府一向以發展「出口」產值來帶動和衡量台灣的經濟動能。我們社會不但已經把經濟和出口劃上等號,我們似乎也把「次級產品留給自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