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普丁
全球脈動
,
中國問題
邱陽
6 月 13,2019
「這不是我們的戰爭」 中國與俄羅斯的貌合神離
六四事件後隔天,習近平主席6月5日搭乘專機離開中國北京,對俄羅斯進行為期3天的國事訪問並出席「第二十三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其中包括一系列的俄中商業合作計畫。在美中貿易戰不斷升溫之際,中國做出此舉動值得令人玩味,而且是否有要「鞏固後防」意味,避免在貿易戰中遭受腹背受敵,及為窮途末路的華為找尋出路? 自從5月美國重啟經濟戰後,中國股市經濟出現斷崖的下滑並讓中國人行緊急信心喊話,...
全球脈動
徐子軒
4 月 11,2019
【烏克蘭大選】對烏克蘭人來說 統獨絕對不是假議題
飽經苦難的烏克蘭上月底舉行總統大選,領先群倫的是沒有政治經驗、也沒有政黨奧援的喜劇演員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澤倫斯基以約30%的選票,勝過現任總統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後者獲得約16%,由於兩人都沒有跨過50%的門檻,因此將在四月底舉行第二輪投票。 極有可能成為下任總統的「搞笑郎」澤倫斯基,他生涯中唯一與政治相關的,...
漂流木
4 月 24,2017
【時事想想】習近平治不了北韓,普丁或許可以,但他願意嗎?
從1990年代北韓開始挑動朝鮮半島的核武危機以降,美國就把責任歸屬轉向中國,押著中國,教訓北韓小老弟。這種印象的產生,源自1950年的「抗美援朝」(韓戰)後,外界普遍認為,唯一能治得了北韓金氏家族的,唯有中國。這種概念卻完全忽視了蘇俄/俄羅斯老大哥在半島棋局的關鍵角色。 蘇俄才是北韓核武之父 首先,不斷激起朝鮮半島事件的北韓,其核武技術並非源自中國,而是蘇俄。...
國防外交
張智程
1 月 19,2017
【京都想想】川普政權誕生,蔡英文外交戰略的最後缺角:「台俄關係」
川普政權的誕生,意味著今後的全球政經形勢中,美國在其國家戰略上可能出現尼克森・季辛吉時期以來「美中俄三方關係」的大逆轉,顛覆美國「聯中制俄」的戰略,並以相同的現實主義地緣政治戰略邏輯,隱隱形成「聯俄制中」的全新結構。 台灣在這個即將到來的全球政治新局勢中,必須調整節奏,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回顧蔡英文政權擬定外交戰略中,可以發現英政府除了強調首重與美日合作之外,...
全球脈動
吳維寧
10 月 02,2015
【中東想想】 攻打「伊斯蘭國」不是以色列的選項
9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於海參崴舉辦的東方經濟論壇中首度公開承認俄羅斯向敘利亞政府軍提供大量的軍事培訓與物資與武器。在那之後,有關俄羅斯增派地面部隊前往敘利亞、修繕空軍基地的衛星照片逐漸曝光:坦克、運輸機、轟炸機、軍營、上千名士兵……。 當西方各國政府與媒體都在猜測俄羅斯是否要出兵介入敘利亞內戰之時,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mlkj
五月 10,2014
【時事想想】普丁槍桿子畫世界地圖
普丁說,他出兵是為了保護說俄語的民眾,所以⋯⋯ 普丁邏輯下的世界 (圖片來源:The Economist) 經濟學人近期一篇文章「The world according to Putin」,做了一幅互動圖像,嘲諷普丁出兵併吞克里米亞半島的理由,「保護在該地的俄語裔民眾」。經濟學人根據普丁的邏輯,把世界重劃了一次。...
李中志
3 月 11,2014
克里米亞的惡水大橋
蘇俄索契舉行的冬季奧運,瑕不掩瑜。雖然耗資無數,但索契冬奧只是普丁展示俄羅斯再度崛起的花絮。三個月後,普丁還要連同八大工業國領袖再度回到索契,主持第四十屆的八大高峰會。這是普丁第二次做東道主舉辦八大高峰會,也是日本除外唯二的兩次在非西方國家舉辦的八大高峰會,普丁絕不會等閒視之。但隨著烏克蘭局勢的變化,這高峰會是否生變,成為未知數。 索契位在黑海東岸,...
沈政男
3 月 08,2014
【時事想想】克里米亞、烏克蘭與俄羅斯
烏克蘭危機目前的最新發展是,克里米亞預定於今年3月16日舉行公投,決定是否認可克里米亞國會通過的加入俄羅斯決議,以克里米亞六成以上的俄裔人口來說,公投勢必過關,但美國已經警告,這項公投違反烏克蘭憲法。 克里米亞目前是烏克蘭境內的自治共和國,是1954年前蘇共總書記赫魯雪夫將其劃歸給當時同在蘇聯底下的烏克蘭,而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就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
賴怡忠
3 月 04,2014
【時事想想】烏克蘭危機擴大 美德俄互動關鍵
原先主要是烏克蘭內部民主與威權、親歐還是親俄的爭論,隨著俄羅斯出兵進佔克里米亞半島,使得烏克蘭爭議升級為戰爭危機。普丁認為烏克蘭內部親俄依然佔多數,克里米亞半島不認同烏克蘭只認同俄羅斯的俄裔烏克蘭人口,其數目更是可觀,普丁更指責發生在烏克蘭的問題,是烏克蘭親歐民眾以示威手段趕跑一個以民主程序選出來的總統。這些都當成普丁出兵烏克蘭的藉口。 (來自家人的鼓勵:...
陳清泉
2 月 08,2014
【時事想想】左看烏克蘭困境 右想台灣未來
基輔獨立廣場上的人民蜂起,反政府示威風潮短期內沒有緩解的跡象。政治、經濟情勢與台灣若合符節的烏克蘭,因瀕臨內戰邊緣,引發歐盟與美國的關切。 烏克蘭的政治抗爭行動起於2013年11月,總統亞努科維奇片面中止與歐盟簽署攸關烏克蘭與歐盟經濟整合的「聯繫國協定」(Association Agreement),琵琶別抱轉向俄羅斯主導的「關稅同盟」,激怒無法忍受烏克蘭政經改革停滯狀態的人民,...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