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中華文化
歷史書寫
馬非白
10 月 06,2019
【被遺忘的歷史】台灣新文學遭中國國民黨無情整肅
中國國民黨政權竊佔台灣初期,對台灣人民的鎮壓是全面性的,不但在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進行強勢專制統治,在文化上也進行毫不留情的遏制措施,完全否定台灣文化的存在地位。 二二八事變之後,中國國民黨政權所進行的第一波整肅中,除了徹底關閉非親極權政權的報紙、文化機構之外,還將一大批不馴服的新聞人、文化人抓進牢裡;第二波整肅則從1949年開始,延續了一整個白色恐怖的漫長時期。...
主權兩岸
伊洛人
6 月 12,2016
端午節,外省難民與獨立建國
端午佳節當天有兩個人在網路上迅速竄紅,一個是質疑台灣人為何要過「中國端午節」的泛藍主持人李艷秋,另一位是質問外省籍老人「啃台灣骨」的「台灣民政府」成員洪素珠。 李艷秋無疑代表了消費「中華文化」,實際上卻沒什麼文化的國民黨既得利益集團。即使中國也要承認端午節所紀念的屈原是反抗秦國吞併楚國人,反對秦楚「黃棘共識」的楚國獨派,在抵抗秦國失敗之後才自沉汨羅江身亡。而在屈原出生前幾百年,...
教育文化
海東青
8 月 05,2015
「中華文化」不可以嗎?──淺論歷史課綱中的「中華文化」問題
微調後的歷史課綱,將臺灣史最後一項說明,從「說明臺灣文化的多元發展及其與世界文化的交流」,改為「說明中華文化在臺灣的保存與創新,以及文化的多元發展」。這也被列入國教院所謂「17項爭議」之中。[1]同樣的中華文化,也出現在國文科、公民與社會科之中。然而「中華文化」究竟是什麼,在公聽會手冊,乃至公佈的檢核工作小組歷次會議紀錄中,都未見精確的定義與說明。 官方並未給出說明,...
Tabanuan Nangavulan Isbalina Bali
五月 22,2015
【Yu'fafoinana逐路者】 我是布農族,不是你的中華民族
關於【Yu'fafoinana逐路者】: 「Yu'fafoinana」是鄒族族語裡青年的意思,「逐路者」則是原住民青年們對自己行動的定位。面對國家逕自劃編原住民族,以福利之姿掩蓋殖民的事實,現代的原住民青年沒有忘記祖先勇敢踏出的血路,以筆作刀,逐路出草。 去年7月16日,台東縣長黃健庭至長濱鄉寧埔部落參加祭典,於祭典進行中強行發言,導致現場混亂,受到當地阿美族人強烈撻伐。...
文化研究
Jiru Piring
4 月 04,2015
【Yu'fafoinana逐路者】_ 先別管台獨了,你聽過原獨嗎?
歷史定位─原住民族根本無敵 對於台灣原住民族歷史上的「從何而來」、「從何發展」各有學派論述,百家爭鳴。有學派相信南島語族自五、六千年前從台灣島經菲律賓島擴散出去,而形成現有涵蓋「西至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東至美洲西岸的復活節島,北至台灣,南至紐西蘭共約1262種語言,2萬個島嶼,3億多原住民」的南島語族。不管何派、何學說,...
教育文化
林宛婷
11 月 08,2014
如何承載一城一國?─書寫與閱讀的認同傳承
前些天,看到一則題目為〈新世代觀點:「文創」載不動台北城〉的風傳媒消息,內容從講述當前台北市市長候選人們關於文創政見開始,以文創產業實際狀況與數據評論文創與在地的真切關係。但本文不談文創,反倒是將「書寫與閱讀」作為重點,認為上述二者方為實在的承載一城一國的工具(當然我知道將「書寫與閱讀」明說成工具一詞會招來某些非議,但就以下可能達成的效益而言,「書寫與閱讀」確實是我認為可用的最佳方法...
文化研究
Chu Ka-li̍p
11 月 02,2013
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難解的結
十月21日中國時報的社論〈請教育部停止扼殺中華文化資產〉,引起台文界人士一片嘩然,期期以為不可,原因無他:台灣最寶貴的多元文化被簡化成中華文化。 雖然「中華」一詞出現年代極早,然而中研院學者王明珂、沈松橋指出,「中華概念被大量運用並且以炎黃作為始祖的想像則是在清末民初,為了富國強兵,複製西方列強的民族主義,甚至當年中國知識份子爭論要以黃帝或孔子何者作為中國文化的想像起點」。...
余杰
2 月 18,2013
馬英九不要做鄭克塽——讀高格孚《中華鄰邦》(下)
台灣是「後國家」時代身份認同的「實驗室」 主權問題是兩岸對談中一個無解的死結。由於主權被神聖化,使得兩岸的政府和民眾都難以從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的迷藥中自拔。其實,國家主權真有那麼重要嗎?對於中國和台灣來說,民族國家的概念是二十世紀才逐漸被建構出來的。 此前,清廷在甲午戰敗之後,未經台灣民眾的授權和公決,...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Yuming
10 月 12,2012
回應與挑戰:對〈儒禍〉一文的一點見解
在〈儒禍:論四書成為高中必修〉(載於貴論壇2012/10/10 )一文中,作者對儒家極具批判性的思維,相當具有啟發性。我雖然同情的理解(empathy understanding)作者反對將《四書》列入高中必修教材的看法。但卻對他的論述與批評抱持某種程度上的保留態度。 作者在此文中對儒家強調個人道德,使得人治大於法治,治亂之分持續千載的現象有相當尖銳而擲地有聲的批判。其論述邏輯整體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