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民法
司法人權
陳鶴勳
11 月 14,2019
【男人想想】男人,提告通姦罪對你沒好處,好好照顧自己吧
日前網紅空姐與攝影師爆出婚外情風波,空姐丈夫一怒之下,對空姐及攝影師提告妨礙家庭(即所謂通姦罪),兩人也隨後離婚。經法院判決,空姐與攝影師二人皆判處3個月有期徒刑,得易科罰金9萬元,丈夫尚對攝影師請求80萬元民事損害賠償,最後法院判准20萬。 事情並非就此落幕。離婚後,空姐隨即針對前夫於臉書公開貼文提告誹謗罪。近期桃園地方法院判決,因其前夫犯後態度還算良好且願意坦承犯行,...
司法人權
呂欣潔
10 月 25,2016
【欣潔想想】婚姻平權提案了,然後呢?
10月24日民進黨有十位立委──尤美女、林靜儀、段宜康、呂孫綾、蔡培慧、蘇巧慧、蕭美琴、周春米、Kolas Yotaka等,分別以立委的個人名義,聯合召開記者會,公開宣示會推動民法修正案,目前以尤美女委員與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婦女新知基金會等民間團體共同討論的版本為主,將新增民法第971-1條:「同性或異性之婚姻當事人,平等適用夫妻權利義務之規定。」,...
全球脈動
鍾宜庭
12 月 26,2015
我為什麼要跟你姓?──從判決看日本夫婦別姓問題
12月16日,日本最高法院判決現在日本民法750條中的夫婦同氏原則不違憲。在為這個長達四年的訴訟案畫下句點的同時,也再度在日本社會中掀起了關於夫婦同姓議題的討論。 從「家制度」到現今民法 「家制度」為日本明治時期在民法規定下以戶主為中心的家庭制度,這個制度甚至也還持續影響著今天日本社會對於家庭的想像與塑造。家制度之下,每個家庭需要有一個戶主。戶主基本上為男性,...
司法人權
張紹中
12 月 25,2014
最近的法務部,歷史上的護家盟
法務部提了一狗票反多元成家民法修正案的理由,幾乎沒有半個能通過公共辯論過程的邏輯檢驗,這個已經有很多人談了,那不叫法學上的技術見解,那叫為特定價值觀背書,技術或許會有技術上的難題,但沒有價值立場,人才會有。 這件事更值得批判的地方在於:法務部在立法院的報告,是作為修法時,新法在執行上的技術面參考。行政體系在價值的選擇上,本來就可能非常保守,但作為官 僚,必須擁有專業與效率,...
司法人權
,
社會安全
侯腦
12 月 22,2013
耶誕夜‧ 東海教堂 ‧ 同志婚禮
唯一篤信的,是愛情;能夠償還多年來的苦痛,是婚姻。 「我們都活在同樣一片蒼穹之下,多麼不同的不同都不會成為彼此的差異。」那是我體認了同志朋友的苦痛後所領悟的一句話,也成為這次【我讀東海 ‧ 我挺同婚】系列活動的一個楔子。這個社會在非異性戀者的身上刺上了二等公民的紋身,他們隱藏著,就像用衣物遮蓋刺壞了的刺青一樣,不敢表現,也不願多說明。 11月29日台灣基督宗教大學校院聯盟(...
新一
12 月 05,2013
【週四想想】打狗吹水:憑甚麼決定別人「幸福」的樣貌─呼喚台灣的古美門研介
「多元成家」意外地引出各種台灣社會潛藏的保守性格與法西斯因子;尤其,看來一副失學反智樣的高職學生,大剌剌地穿著納粹軍服上街反同志時,那個號稱「下一代幸福」聯盟的主辦單位不僅沒有急忙劃清界線,還以民主社會、言論自由之名對其包容。可以包容納粹法西斯,但卻無法包容人家對「幸福」內容的不同主張,讓人對此種「幸福只能有一種樣貌」(就是要有爸爸、有媽媽的家,以及一男一女的婚姻)的「下一代幸福」,感到一股「...
黃聖峰
11 月 30,2013
多元成家方案,同性婚姻的絆腳石? - 論伴侶盟的策略失誤(中)
若單純從同性成家的角度來看,『同性婚姻制』與『伴侶制中關於同性伴侶部份』在法律意義及爭取同性成家權的立法策略上其實存在一個主要與次要手段的關係。也就是說,較理想的立法策略是:先提出同性婚姻制的法案,然後在同性婚姻制無法順利通過立法時,退而求其次地爭取通過可涵蓋同性情侶的伴侶制。事實上,這正是法國推動同性婚姻的策略:法國最初推同性婚姻遭遇強大的反對力量,於是先通過相當於準婚姻制的伴侶制 (PACS...
顏詩怡
11 月 13,2013
不立法,就別牽強說愛我
最近,《民法》親屬編及繼承編在立法院完成修正提案、付委審查,繼「台灣宗教團體愛護家庭大聯盟」發起反對遊行及連署後,數位藝人也因宗教信仰在臉書上發出反對修法的言論,婚姻、伴侶乃至多元家庭頓時成為人們熱衷爭辯卻未必能聚焦的話題,甚者將道聽塗說的扭曲流言,以言論自由之名大肆傳送。 其實,這次修法的內容並不複雜:將「男女」改成「雙方」、「夫妻」改成「配偶」、「父母」改成「雙親」,同(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