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想想教育系列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涂豐恩
10 月 16,2012
苦悶的時代與歷史的出口
這是個苦悶的時代嗎? 不久前,一篇名為「庸俗時代的民主紀實」在網路上快速流傳著。作者──一位中央研究院的學者──描述了他在立法院的負面經驗,並就此對台灣的政治運作有所感嘆。文末,他寫到:「這苦悶的庸俗,就是現此時台灣政治的基調,它正如此明晰而巨大地壟罩在島嶼的上空。」 作者大概是有點不滿,有些情緒,因而下了這個結語。但文章出現不久,旋即引起了強烈爭論,包括來自立院的記者,...
劉君雅
10 月 11,2012
碩士分流:法國經驗談
有鑑於台灣碩士學位與產業界需求的落差,教育部日前提出,未來碩士班將分流為「研究型」與「實務型」2種學位,實務型碩士可不用提交論文,以技術報告,或體育所研究生以「成就證明」代替論文。 筆者對於台灣碩士制度的改革深表贊同,然而,實務型碩士的具體施行方式必須更加細緻,若僅如目前教育部所提出的:以技術報告,或體育所研究生以「成就證明」代替論文,將會導致大眾對這紙碩士文憑的價值存疑。...
教育文化
格瓦推
10 月 10,2012
儒禍——論四書成為高中必修
前言 教育部將四書列入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作為高中教育必修課程,在今年八月起實施。對台灣的下一代而言,可謂儒禍來襲。 何以言之為儒禍?線索就在馬政府作此決策的原因中。觀諸教育部的說帖:「重視中華文化精髓的承傳」、「培養道德倫理意識及淑世愛人精神」(註一),四書成為高中生必修,目的在於塑造文化認同與培養國民品格。前者是殖民之禍,後者是奴化之禍。 殖民之禍 所謂「...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賀陳旦
10 月 10,2012
想想教育(三)
看來常造訪論壇的朋友在「想想教育」上,比較關心高等教育。以結果或問題的角度,看到現在年輕人就業困難,難免會責怪教育系統沒幫社會成材。大專是學校教育體系最後一棒,跑得不漂亮,更容易成指責對象。不過用就業率來評量教育績效,來指導教育方向?再怎麼講,恐怕也失之偏颇吧! 事實上今天畢業生謀職不易,也有人說就是幾十年來太強調明星產業,反而造成結構失衡,教育才是受害者。我們是不是回過頭從更基本、...
教育文化
樂當幸福不良媽媽Antonia Wang
10 月 09,2012
孩子,我不想教你當個奴才
國中一年級的時候,我的教室剛剛好在訓導處旁邊的轉角處,班上有一半的同學,不需要轉頭,就可以一邊上課一邊看到訓導處所有的動靜,訓導處的窗邊總有好大好大的一捆藤條擺在顯眼處,當訓導處有老師拿起麥克風廣播的時候,大家都知道總有人該要遭殃了。 會被教到訓導處挨打的同學,很多都是學校中所謂最壞的孩子,老師打不夠換訓導處打,訓導主任通常把同學叫來之後,沒講幾句話,就是一陣的狂打,藤條猛烈的揮動,...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坂上 / Kaientai
10 月 09,2012
公民的搖籃——法國高中哲學教育觀察
——「如果國家不存在,我們是否會更自由?」(Serions-nous plus libres sans l』Etat ?) ——「為了邁向未來,是否必須遺忘過去?」(Faut il oublier le passé pour se donner un avenir ?) ——「歷史的客觀性是否以歷史學者的中立為的前提?」(L』objectivité de l』histoire...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馬赫.起南
9月 04,2012
台灣學生該學什麼樣的日治/據史?
打開歷史教科書,只要比較所謂的清朝與日治/據兩個部份,就會發現一個很明顯的相異處:我們學習了台灣清季的內地史(內地/métropole,即宗主國),但日治/據的內地史就毫無涉獵。如果,我們承認日本國對二十世紀台灣之影響重大,遠甚於清國之於十九世紀的台灣,那為何反而要避免去了解當時的日本呢? 這樣的選擇性學習,絕對是來自筆者在《台灣學生該學什麼樣的中國史?》一文中所批判的天朝觀,...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
主權兩岸
馬赫.起南
9月 03,2012
台灣學生該學什麼樣的中國史?
歷史教科書的討論從來就不會只停留在純知識的層次上,因為這些白紙黑字也是灌輸身份認同最有效的途徑;「歐洲委員會」(Conseil de l'Europe)為培植歐洲認同,曾插手各國的歷史教學,而引發論戰;西班牙在確定支持複數認同後,近年便將高中歷史課綱35%的制定權,交予各省依其地方觀點自定。在台灣,過去我們一直有中國史的教學應佔多少比例的爭議。 到底台灣學生該學什麼樣的中國史? 儘管...
教育文化
賀陳旦
8 月 23,2012
想想教育(二)
想引動大家關心教育,我前面一篇短文把最近熱鬧的「人才」議題拉進來一起談。寫後心裡一直不舒坦,似乎太想引人關切,反而失了分寸。難道教育是為了人才嗎?教育非要強調它的功利面嗎?想想台灣教育非從目的談不然不容易有共鳴嗎?我沒有好答案,只是心感慚愧。試試再丟些想法,希望能修正我前文的偏差。 報載花東地區有200名老師將被停聘,這並不只是三年前多元就業方案到期行政表象而已。...
教育文化
,
中國問題
盧斯達
8 月 22,2012
我們的臉那麼年輕,心卻那麼蒼老
香港的學生在初中第三年,就要面臨分科。學生要選擇今後主文、主商、主理。那一年,我們總共要唸十多科,課程表排得密密麻麻,包括中文、英文、數學、中史、世界史、經濟、物理、化學、生物,還有音樂、視覺藝術、普通話(國語)、公民教育等等。要兼讀十數科,科目遍及文、理、商,壓力不可謂不沉重。 那一年,大家就開始提醒你,你得落場競爭了,之後還有會考、高考。現在學歷貶值,不算甚麼。但考不上大學,...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