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納粹
郭軒瑋
五月 30,2014
免於恐懼的自由?
震驚社會、令我們悲痛不已的北捷殺人案發生一周以來,社會大眾不斷地思考該如何避免類似的悲劇再度發生,但就在這種情緒激動的時刻,我們更應該謹慎思考政府的一系列措施是否真的是我們樂見的。 【捷運安心】特勤持MP5巡捷運 「安全感破表」 人們常說,憲法1應保障我們免於恐懼的自由,但現在我們面臨了兩種恐懼,一種是免於下一個無差別殺人的恐懼,而一種是免於國家機關擴權的恐懼。不過,...
杜弘毅
12 月 16,2013
夾在中美弭兵下的公務員總統
最近中國擴大防空識別區 (ADIZ) ,觸及東亞諸國敏感神經,同時也引爆台灣外交方向的辯論。馬英九總統對此事的曖昧搖擺態度,再度為自己的執政投下了不信任票。前輩郭正亮教授在網上所書 〈中美日博弈下的台灣策略〉一文中,對馬政府之智蘊機鋒讚許有加,認為台灣應樂見美中合作,強化兩岸關係,區隔日本。該文對美國政策雖明悉有餘,然其結論令我輩無法苟同,故撰本文補充之。...
教育文化
洪聖斐
12 月 04,2013
【時事想想】怪哉!縱放納粹言論還想讓下一代幸福
「下一代幸福聯盟」聯絡人王之瑋在12月3日針對上週六反多元成家遊行時, 一名高中生穿著納粹軍服的言行表示,民主社會有言論自由,且該生並無妨礙秩序與和平氣氛,所以主辦單位和集會群眾尊重他。 原本許多人還在懷疑,這名高中生是反串來搞破壞的。現在「下一代幸福聯盟」的發言人卻公開證實,主辦單位是認同此舉的。顯然,「下福盟」和在場的許多人價值觀是錯亂的,說是希望下一代能幸福,...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呂秋遠
12 月 03,2013
將心比心 別當納粹德國人
委託過我的當事人,大概都知道我的特性。我一開始會談,會用對方的角度思考,告訴他們,如果我是對方,我會怎麼想。這種詰問方式很好用,因為我會用盡一切方式,告訴我方可能的弱點。這種「將心比心」的接案方式,不認識我的委託人會嚇跑,因為他們會覺得,我怎麼一直在為對造想方設法。 拜託,訴訟不是打給自己爽的。每個來找我的人,都馬認為自己很委屈,別人很可惡。如果我照單全收,最好對方的律師是弱智,...
李中志
11 月 25,2013
海德格爾,這隻狐狸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是繼尼采之後,德國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地位與康德、叔本華、黑格爾等並列。 海德格爾出生於德國黑森林邊緣的鄉下,並非來自望族世家,但資慧聰穎,進入弗萊堡大學,師承現象學派祖師胡賽爾。一次大戰暫時中斷學術生涯,戰後海德格爾回到母校成為胡賽爾的助理,開始展露頭角。後至馬爾堡大學講學,聲譽日隆,不久便以《存在與時間》...
全球脈動
TEWA
11 月 15,2013
新移民在德國:你的故事,還是我的?
紀念館,書籍,展覽 - 猶太人大屠殺是全德國人必須承擔的共同記憶。但對於德國的外來移民來說,這又具有哪些不同的意義? 德國一向被認為是「歷史轉型正義」的典範。因逝者已矣,歷史的見證者不再。評論家爭論不休著:似乎整個國家都已被塑造成一座紀念塔了; 我們是否只存在一種方式來記憶這段慘痛的歷史?亦或者我們可以用靈活的方式來適應這個不停轉變的社會呢? 德國已經是一個移民國家 。在這裡...
沈清楷
11 月 10,2013
卡繆的荒謬感與反抗 — 獻給全國關廠工人丟鞋行動
2013.11.07是卡繆(Albert Camus, 1913-1960)百年誕辰。卡繆留給21世紀的兩個概念 ,— 「荒謬」(L’Absurde)與「反抗」(la Révolte),至今依然有效。我們熟知的可能是卡繆筆下的《異鄉人》(L'étranger),表現出對外在世界一切都無所謂的冷漠,這種孤獨沒有我們想像地那麼自我;他也可能是被荒謬與虛無的面紗壟罩下,所產生一種漠不關心的孤獨感,...
李中志
8 月 30,2013
錯置的平庸比邪惡更可怕
「學而優則仕」是儒家許諾給讀書人的希望,讀書人為此折腰者,不知幾凡,但要像江宜樺入朝為相沒幾個月就做到天怒人怨,連自己的學生都以公開信譴責的,恐怕是史無前例。但江院長顯然無動於衷,還對主張「civil disobedience」的學生說文解字起來,認為「civil」有「文明」、「遵守法律」的意涵。官逼民反者不知慎藉恐懼,還要如此野蠻硬拗,以詞害意,難怪當年國共內戰「civil war」不夠「文明...
歷史書寫
,
全球脈動
,
司法人權
坂上 / Kaientai
8 月 08,2012
歷史記憶的人道精神
「巴黎自行車冬賽場大獵捕」事件 今年7月16日,法國眾多媒體刊載了關於七十年前「巴黎自行車冬賽場大獵捕」事件(la Rafle du Vel d』Hiv)的相關報導。這場大屠殺是法國近代史上難以面對的黑暗,戰後政府態度曖昧不明,經過民間與學界追查,1995年席哈克總統才公開表示:「法國政府當年的做法永難彌補。」 7月16日上午,數百名法國民眾聚集在堂西紀念這些受難者。...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