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廢死
全球脈動
劉威良
7 月 05,2018
【借鏡德國】當精神病患殺人⋯⋯德國的安全管束
殺死小燈泡的兇手被判無期徒刑,且刑後須接受強制監護五年。強制監護的用意,是擔心他刑期服滿以後,病情仍沒有好轉,有再犯危險性,因此需要強制監護。德國早已廢除死刑,但對於案情重大,且因精神疾病,可能出獄再危害大家的罪犯,德國社會也曾劇烈討論過;數年前德國改了法律,讓慣犯或精神疾患者的重大案件罪犯在服完刑期後,還必須做安全管束(Sicherheitsverwahrung),且依病患的病情,...
吳傳立
3 月 28,2016
乙武洋匡惹怒了誰?
1636年,美國麻薩諸塞的清教徒擬定法律:夫妻若在妻子月經來潮期間行房,兩人需判處死刑。1650年5月,英格蘭通過《通姦法案》,對於婚姻之外的性行為判處死刑。 你覺得荒謬嗎? 肢體先天殘疾的乙武洋匡坦承數段不倫戀的消息傳開後,在臉書掀起熱烈的討論潮。有知名的網路觀察家說「沒有腿也能劈腿,沒有手也能把妹,讓人重新思考男人到底需要什麼才能讓女人愛上,這我真的不懂」;有人拿他的書名開玩笑「...
司法人權
楊宗澧
10 月 10,2015
在世界反死刑日看台灣選舉年的死刑政治學
英國的犯罪學者羅吉爾‧胡德(Roger Hood)教授是研究死刑制度的知名專家,他曾對全球的死刑制度進行全面考察,他的研究也認為,死刑制度的廢除,政治人物的政治意願是一項重要關鍵。面對只剩不到100天的2016年台灣大選,各個政黨候選人已逐漸進入白熱化的肉搏戰階段,就選舉戰略來看,我們雖可預期選戰過程中的政見將逐漸趨於一致化、保守化,然而一旦面對對手或選民在死刑存廢這項議題的挑戰時,...
司法人權
李中志
10 月 09,2015
尋找廢死的哲學基礎
世界廢死聯盟於2003年將十月十日定為「世界反對死刑日」,今年為第13年。與其慶祝一個與台灣人民無關的辛亥雙十,不如利用這天來思考一下我國對廢死的論述該何去何從,畢竟有死刑的國家已是少數,而我國去年的死刑執行數量竟還排在15名,除了美國我們可以大聲說「人家民主大國也持行死刑」外,和我們比的就剩中國、北韓、伊朗、蘇丹、葉門,這種人權水準的國家了。 然而選舉逼近,為了迎合我國偏向保守的民情,...
Mattel
8 月 02,2015
【島嶼邊緣】國民黨政府殺人事件簿
自從2008年馬英九上任以來,國民黨重掌政權,雖然民生政策無能屢屢跳票,但是討好中國、向財團靠攏、對既得利益者傾斜、訴諸意識形態的諸多政策,卻展現雷厲風行的執行力。國民黨政府倒行逆施不但毀壞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基礎,也擴大社會對立,更造成許多市井小民身家財產損失。倘若列出國民黨政府7年多來,或直接、或間接造成的政府殺人事件簿,可說是擢髮難數,高中生死諫黑箱課綱就是最新一例。...
吳馨恩
7 月 27,2015
性別歧視不是立場不同,而是暴力!
造成轟動的三峽砍人案,造成兩個人的血光之災,這是如此令人心驚膽顫,但其中一名女性受害者-謝邑霆,表示不全然怪加害者,因為加害者的行成不只是個人因素,更有環境因子在裡面,以及「死刑只是人們的安慰劑」,並寫了一篇如此立場的文章。雖然獲得不少人的支持與肯定,但同時也有不少人反對他的論調,且不只是反對立場而已,甚至公開了他的資料加以做文章,特別是針對其性別/性向/外貌進行攻擊(其為外貌陽剛之女性...
許琬琳
6 月 21,2015
同路人:給主張廢死者的另一種對於死刑的理解
當我們在建構一個新世界的秩序的時候,常常會把過去的秩序當作是落伍的、不文明的、而且卑劣的。我認為這並不健康,而且也不公平。我們都是立足於這個社會的過去,才有現在及未來。 例如大眾現在會思考殺豬公是否有必要、或是遶境是否要有大量的鞭炮、或是派下員是否女性也可擔任這種的民俗習慣或許有改變的可能。但是我們是否也應一併思考,這些習慣怎麼來、大家為何會遵守這個秩序、若現有的秩序有重建必要、...
全面真軍
6 月 18,2015
蔡正元的「反廢死公投」,將導致廢除死刑?
立委蔡正元近日除了發表一連串反廢死的言論外,更有意將廢死議題推上公投,在臉書上貼出一張公投提案單,上面林林總總簽滿了國民黨立委的簽名,在明年的總統大選可能會一併舉行廢死公投。 然而注意蔡正元提出的題目,為「你是否同意我國不能廢除死刑?」其中的學問就很大了。 鳥籠公投的制度 依照《公投法》的規定,公投題目要過關,必須要有總選舉人數1/2以上投票,且投票人1/2以上同意。...
社會安全
林耀盛
6 月 10,2015
社會問題無法只以個人病理化理解
隨機殺人案的女童犧牲悲劇,又引發正義感的凝聚和集體情緒的宣洩。兇嫌面對仍有無限未來想像的兒童面容仍「一刀斃命」的殘忍,更召喚出法律制裁、信誓討回公道的倫理關照。 這是個充滿社會衝突的處境,彷彿每個人都在尋求抒解的出口。於是,恐怖他者的現身成為可以投射情感的指責對象,我們往往認為表達譴責的聲音,就可以寬解內心的焦慮不安。但真正的社會安全信任的失靈,若只是將之「個人病理化」處理,...
書評書介
林唯莉
6 月 07,2015
死亡不是終點的白色恐怖迷霧
書名:《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 作者:呂蒼一、林易澄、胡淑雯、陳宗延、楊美紅、羅毓嘉 主編:胡淑雯 出版:2015年2月4日 謹慎「記得」,與謹慎記得我們「無法記得」,也許是在回憶的戰場中,回敬國家暴力,並致以哀榮的必要態度。 呂蒼一、陳宗延,〈迷霧中的四張容顏〉 今年4月10日,《無法送達的遺書:...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