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民族主義
Mattel
五月 25,2015
【島嶼邊緣】中國人的玻璃心
《聶隱娘》日前在坎城影展全球首映,坎城影展官方在首映紅毯攝影單上將女主角舒淇國籍標示為「中國」,官方發現錯誤後,隨即以手寫更正為「台灣」;沒想到媒體報導卻變成舒淇發現錯誤,因而要求官方改為「台灣」,還主動向媒體介紹「我來自台灣」。這則舒淇要求官方更正的新聞報導傳出後,中國網友口出穢言大罵舒淇是「台獨狗」,中國網友也特地翻出舒淇的陳年舊事痛斥她。另一方面,台灣網友看到台灣媒體報導後,...
全球脈動
Yuming
五月 09,2015
2015英國大選中蘇格蘭因素的側面觀察
多數評論家相信,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的成功,除了可以歸因於保守黨黨魁卡麥隆(David Cameron)不停的以「拚經濟」或「起厝起一半,師傅不能換」等選戰口號批評最大在野黨工黨(Labour Party)相對較為偏向社會福利的左翼路線與較為開放的移民政策外,英格蘭地區的選票之所以大批流向保守黨甚至英國獨立黨(UKIP)的原因,正是因為英格蘭選民心中深層的「蘇格蘭恐懼...
電影戲劇
Mattel
2 月 16,2015
【島嶼邊緣】Boys, be ambitious! 史明的革命進行式
有一個小男孩,在1920年代常在台灣國父蔣渭水的大安醫院玩耍,蔣渭水的革命戀人陳甜在當時總是將這個男孩摟抱在懷中,而這個小男孩名字叫做史明。一段好似百年前的大稻埕場景,景象中的歷史人物竟然會有我們熟悉的史明歐吉桑。歷史總是延續的,史明歐吉桑日後的故事,就像蔣渭水與陳甜從事的志業一樣,為台灣前途而奮鬥。 史明本名施朝暉(從母姓),父親是台灣文化協會成員,在父親的影響下,...
張智程
9月 19,2014
【時事想想】蘇格蘭啟示:「獨立」就是「拼經濟」
蘇格蘭獨立公投已經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將近九成的蘇格蘭人積極參與了這場決定自己未來的公投,結果雖然「獨立」功敗垂成,但筆者認為,能夠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該往哪走,而不是被迫由別人決定你的未來,這本身就已經是「獨立」了。 比較值得一提的是,環繞於蘇格蘭獨立公投的議題上,全球媒體都紛紛發表了自己的分析觀點,特別日本NHK在18日的蘇格蘭獨立公投特別報導中,提供了一個比較有趣的觀察方向...
陳偉智
9月 17,2014
臺灣島史二十年後的再思考:紀念曹永和老師
第一個發現的人 不知道將它繪在航海圖的那個位置 它是徘徊北回歸線的島嶼 擁有最困惑的歷史與最衰弱的人民 ──劉克襄,〈福爾摩沙〉,1985 曹永和院士在日前以94歲的高壽離開了我們。 在1990年時,曹永和老師曾經在訪談中整理了對於臺灣史研究的看法,提出「臺灣島史」的概念,描述了臺灣歷史發展的大綱,之後曾數度進一步討論此一概念。在海洋史乃至世界史架構中鋪陳的「臺灣島史...
張智程
9月 10,2014
【京都想想】 台日公民社會為何無法建立對話、合作與連帶?(下)
修正「非現實」的現實主義戰略 從而,筆者對日本進步行動者的建議是,在日本國內議題上,日本的極右翼勢力在這幾年來迅速成長,一方面你們對其保持批判嚴厲的同時,更應意識到是什麼樣的國際政經因素,造就了今日日本社會極右翼政治意識形態再興的溫床。日本公民社會的進步行動者若不能跳脫既存左右對立或冷戰結構的認知去面對今日整個東亞的大結構問題、不願意跳脫國內議題的侷限,進一步將議題關懷延伸到國外,...
黃岳
9月 09,2014
一場可能瓦解英國的政治賭注:蘇格蘭獨立公投
2014年9月6日,根據英國BBC針對將於12天後舉行的「蘇格蘭獨立公投」民意調查,「支持蘇格蘭獨立」達47%,而「反對蘇格蘭獨立」則落居於45%,未表態8%,出現「黃金(死亡)交叉」。隔日,YouGov的民意調查亦出現相同的結果:支持獨立高達51%,反對方則以49%落後。 消息一出,部分英國及歐陸媒體隨即刊載「聯合王國即將解體」的聳動標題。然而,此次公投僅處理「...
許仁碩
9月 02,2014
從三月社運成員訪日風波,看台日社運交流問題(上)
若說311震災捐款是讓一般的日本人第一次意識到台灣這塊土地的存在,今年三月以降的一連串行動,則是讓日本各界意識到台灣公民力量的存在。因此而對台灣開始有興趣的日本各色團體實不在少數,他們各自主張些什麼,對於他們伸出的友誼之手,應如何應對,實在是日後交流必須面對的課題。以下將分別簡介日本左右翼之脈絡,並討論應如何與之互動。 三月社運成員訪日風波 在七月初,...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藍士博
9月 01,2014
展書如見人,峨然矗百年──史明及其《台灣人四百年史》再版的時代意義
《台灣人四百年史》(以下簡稱為《四百年史》)自1962年首次出版已經過了半個世紀,近日終於在眾人共同的努力之下重新再版。這套書的再次現身,不僅是這幾年來重新發掘、詮釋「史明學」的重要里程碑;另一方面,也為近百年來台灣人自我追尋與追尋自我的艱辛歷程留下了永不磨滅的見證。 戰後東瀛的台灣研究系譜 「史明」及《四百年史》的誕生,體現的是近代台灣人群體對於現代歷史意識的覺醒。...
文捷
6 月 22,2014
從故宮赴日展出爭議 反思台灣親中外交戰略
近日媒體報導故宮文物在赴日本展出前,因在東京的宣傳海報上,未將故宮全名的「國立」加上,引發台灣上至總統層級,對日本展出單位強應施壓舉動,除顯現台灣依然一定程度受大中國主義仇日氛圍影響,值此甲午年中國與周邊鄰國關係緊張,美日澳韓及東南亞諸國,逐漸形成對抗中國陸權體系下的國際新對峙局面,台灣當前實無必要因廣告名稱問題,與屬於美國海權體系的日本產生此類上綱至外交層級的衝突。...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