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陸委會
黃帝穎
2 月 21,2014
讓中國審稿 王郁琦守不住憲法
王張會的評價,各界看法不一。馬英九總統19日在國民黨中常會上,盛讚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王郁琦的訪中行,是「郁琦超過預期」。但是他在中國的言行,其實並沒有超越當年的辜汪會談,反而是王郁琦讓中國事先審稿,才是民主社會的意外! 王郁琦日前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坦言在南京中山陵博愛廣場提到「中華民國」,事前曾向中國「打招呼」,而且在南京大學的演講內容,也有提供部分內容給中國看過。也就是說,...
政黨政治
集思會館
2 月 07,2014
【時事想想】金刀出鞘,馬英九的下一步:從「王張會」到「馬習會」
馬英九總統必須回答台灣人民以下問題: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中國台灣」是不是在他心目中台灣的定位?「一中各表」是不是騙騙台灣人民而已? 馬英九的馬年大願,就是躍馬中原,赴北京參加APEC領袖會議,並和習近平進行「馬習會」,以尋求他想像中的歷史定位,讓剩下不到10趴的民意支持度能自谷底翻身,以免2014年「七合一」選舉及2016總統大選一旦失利,落到被黨內同志清算的命運。為促成「馬習會...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集思會館
2 月 05,2014
【時事想想】「王張會」不能說的秘密:為實踐「馬習會」的交心之旅
台灣人民必須澈底醒悟了,曾經說自己燒成灰都是台灣人、民意支持度剩下不到十趴的馬英九總統,為了一圓「馬習會」之夢,正不顧一切地將台灣推入「一個中國框架」,其執行者正是準備赴中國訪問的陸委會主委王郁琦。 馬英九在去年底接受「亞洲周刊」專訪時表達有意願參加明年北京APEC峰會,並與中國領導人進行「馬習會」。然而,要圓「馬席會」之夢,尚缺兩個關鍵元素:一是必須回應北京「一個中國框架」的主張...
全力中年
1 月 29,2014
【時事想想】向前原來是退後 堅拒習慣馬英九
曾經覺得,既然莫此為甚的和平協議、一國兩區都出爐,馬英九再作什麼事也都無法讓人驚訝。我錯了,因為馬英九的創意顯然遠遠超乎人們的想像。 最近在國發會揭牌儀式上,馬英九臨時脫稿演出,聲稱陸委會和國防部都可以納入國發會。此舉被形容為他為兩岸談判由經轉政預作準備,亦被解讀為企圖弱化國安會功能,同時另建一個小內閣、小行政院。 首先可以討論的是由經建會改制而來的國發會這個組織,...
媒體觀察
李蔚
1 月 16,2014
一場媒體論壇 三齣現形記
一場「 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中國明擺著要用六點「共同倡議」操作「以民逼官」的氛圍,衝撞馬政府現行政策。這讓側身論壇的台灣公共媒體首長,公視董事長邵玉銘和中央社董事長陳國祥頓時從新聞工作者成了新聞當事人;加上文化部長龍應台。各自在公眾面前被好好的檢驗了一次! 1.龍應台 在藍營,準確的說應該是「馬陣營」中,龍應台的確是異數:她是唯一在兩岸事務上,不依靠「九二共識」...
政黨政治
林濁水
10 月 08,2013
【華山論劍】給可憐的馬總統一點掌聲吧--兼評民共平台(下)
給可憐的馬總統一點掌聲吧。 曾刊出傳誦一時的文章〈馬英九:笨拙的總統〉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前幾天網站又登了一篇題目看來像很不懷好意的文章〈宴會中最心不在焉的賓客〉說馬英九可能是台灣歷來最不受歡迎的民選總統之一,但是先不要笑,這篇文章其實不是要進一步奚落馬總統,而是為他抱不平,嘆息他外交做得好卻沒得到掌聲。 那麼我們就給他掌聲吧。但是為的不是因為外交做得多好。就以〈經濟學人...
黃良木
6 月 25,2013
【時事想想】無人知曉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誰偷開了你家大門?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究竟在談些什麼?簡單來說,就是兩岸服務業市場的開放清單,是兩岸ECFA後續協議的一部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經過2年多談判,即將於6月簽署,但5月30日政府單位在立院報告「市場開放對台產業與勞工影響」時,遭立委狠狠修理3小時,指出評估報告敷衍、一路唱好,顯然在規避國會監督。 2013/6/21編者按:今天下午兩點,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了。完整文本詳見這個連結,...
主權兩岸
李蔚
4 月 28,2013
不點自來的一道大菜:兩岸互設辦事機構(下)
陸委會發言人日前公開表示,台灣談判團隊曾經向對岸提到代表處掛旗問題。雖然沒有獲得回應,卻更可以看出馬英九政府希望通過互設代表處談判來「確認、鞏固」兩岸分裂分治現狀的意圖。 如果兩岸「特殊國與國關係」——不管用不用這個名詞—— 能藉著互設辦事處的談判更鞏固,這未嘗不是主流民意的歸向,倒不必因為是馬英九做成的而全盤否定。但兩岸互設機構要想從「服務性」上綱到「政治性」,...
主權兩岸
李蔚
4 月 27,2013
不點自來的一道大菜:兩岸互設辦事機構(上)
上周四,陸委會例行記者會,發言人一本正經的在台上宣布: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的談判隊伍,已經完成第一次正式磋商,達成了若干共識。 台下一陣小小聲的驚呼回應了發言人的宣示,但驚呼隨即平息下來,記者們開始追問談判細節。但騷動的根源卻沒有人再追問:兩岸互設辦事機構的談判,究竟為什麼這麼急? 我們先回顧兩岸互設辦事機構整個決策歷程: 一、馬英九競選連任期間,曾經表示要推動兩岸海基...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