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母語
文化研究
根雨屋
3 月 25,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說母語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戒嚴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現在的小學生必須學母語,有以母語播出的電視台;不過曾經有段期間,在學校說母語要被罰錢,廣播電視出現母語的比例還受到嚴格的限制。 日本在1931年發動滿州事變後,展開對中國的侵略;同時也逐步加強對殖民地的同化,期許朝鮮、台灣等殖民地人民都能認同日本,...
文化研究
南方客
9月 13,2016
從客語有無「輕銀」一詞說起
為了因應每年年底全國語文競賽,每到八月底九月初,各地區各級學校便紛紛舉辦演講朗讀比賽選拔選手。個人因為曾經忝為許多國小客語老師的老師(擔任2001年教育部舉辦的唯一一次母語支援人員甄試委員及培訓講師),每每成了指導老師們「客語用詞」的諮詢對象。 最近被問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是現代生活常用的鋁箔包、鋁箔紙的「鋁」,客語究竟該怎麼說?大家眾口一詞「阿嚕米」(日語的外來語),不論客家、...
文化研究
周盈成
3 月 01,2016
【你怎麼不想想】 為什麼多講點台語更多元
日前,食安專家立委吳焜裕用台語質詢。果然,新聞底下就冒出很多指控「沙文主義」的留言,有些人氣沖沖質問,那講客家語、原住民語,也可以嗎? 站在支持多元本土語言的立場,這從來不是個問題,當然可以啊。真正有意思的是:為什麼質問者自認為這話有攻擊力?難道他們心裡認為不准講客家話跟各原住民族語?而且為什麼當別人使用華語時,他們就不質問了? 就連筆者在媒體發表區區的台文作品,也曾被網友罵是「...
文化研究
萬宗綸
6 月 20,2015
招牌不僅僅是一面招牌:從中國的繁體字「整治」談起
《西江日報》前些日子報導,中國廣東省肇慶市的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局處對肇慶市的中心,端州區,進行戶外招牌的語言使用進行「檢查」與「整治」,當中有數家商家因為用了繁體字,或者是粵語字而違規。這個政策執行是怎麼來的?中國在2001年開始實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其中第13條規定,包含「招牌、廣告用字」在內的五項情形必須採用簡體字,根據另外一條1998年的暫行規定,廣告用語文字不得使用繁體字,...
文捷
6 月 16,2015
滅你台語 選前再跟你搏感情?
近日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初選民調聲勢大漲,民調支持率大幅上升,一股輿論與民間偏藍聲音開始在討論洪秀柱與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之間的差異性,除了對兩人家世背景、人格特質、國家走向論述等做比較,近日部分偏藍輿論及網路論壇也在討論洪蔡兩人的台語能力,認為洪秀柱雖是外省籍,但台語講得卻比本省籍且又是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來得好。 但即使洪秀柱台語說得好,就真代表認同台語所代表的台灣文化意涵嗎...
文化研究
萬宗綸
4 月 08,2015
反轉資本主義來搶救母語
因為中國普通話教育的壓倒性力量,如同台灣過去面對的國語教育,許多地方語言面臨流失甚至瀕臨滅絕的境況,《新華網》報導,像陝西省境內使用的陝北話、關中話和陝南話等,愈來愈不被年輕人所使用,陝西省檔案館於是開始建立語言檔案庫,並要籌拍紀錄片來反映這個「非遺」項目(中國習慣稱「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非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認定的「非遺」包含瀕危語言)。 自己的語言成為「非遺」...
文化研究
朱真一
2 月 21,2015
從〈Guai-sii、紫蘇、シソ(Shiso)〉談台灣語文
前言 最近寫了一客台語文的新詩〈Guai-sii、紫蘇、シソ(Shiso)〉,很多人可能不能瞭解這題目的全部意義,不過想一定跟紫蘇有關。跟日本人或老輩台灣人接觸過或來美國久一點,大概都知道shiso是什麼。 因為2月21日是「國際母語日」,很適合用此題目,來討論台灣語言及文化的多元性。以自己的經驗來寫,先來討論題目的意義,再討論台灣語言文化的多元性及詩本身。 Guai-...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萬宗綸
10 月 20,2014
等待重新站起的本土語言,請吳部長不要被語言工具主義綁架!
10月初一則重要的新聞「本土語言仍列選修」就這樣消失在黑心油的風波之中,雖然按照台灣從來不願意正視語言議題的習慣,並不令人太意外,但看著這一座美麗寶島即將喪失她靈魂的一部分─多語─就讓人恨不得想衝進書店撕破滿山滿谷的英文學習書籍。 教育部長吳思華說,將本土語言列為必修不符合新課綱調整的方向,也就是增加選修的空間、減少強制性的必修。這個課綱的修改大方向沒有問題,但是不適用於本土語言。...
教育文化
楊忠時
3 月 09,2014
【時事想想】從「廢除母語教育」開始!
評論連結: 熱門話題-國小應廢除母語教學 有話要說-讓「台灣話」消失 最近報紙上刊登這兩篇社論,看完筆者有些感動,彷彿遇到尋找已久的知音。這兩篇的主旨都是強調:「台灣應該廢除母語教育。」筆者整理了這兩篇文章的論點,我整理成下面兩點原則: 1. 國際化:英語學習是時勢所趨,我們必須和國際接軌。 2. 效率化:母語教育曠日廢時,語言越少,溝通越方便。...
吳沛宇
10 月 31,2013
除了種族主義更是語言主義
昨日馬總統在新移民楷模頒獎活動上對東南亞新移民說出::拜託你們不要教孩子英文,妳們會把他英文教壞,也不要教他們中文,留給學校老師教,妳們教母語就好。簡直跟當年他對原住民說出我把你們當人看或者某蔡姓立委說:若無政府協助,新移民第二代將成未來治安隱憂一樣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都將東南亞新移民預設為是一群較為次等、低下且愚蠢甚至可能在將來會荼毒臺灣的人。...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