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蔣渭水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3 月 16,2023
【影像內外】「美台團」再考
筆者先前在〈美台團考〉一文當中,考證美台團的成立時間。一般對於美台團的成立時間,多以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與葉榮鐘五人合著的《台灣民族運動史》所述為基礎,認為蔡培火以文化協會成員祝賀母親的壽金為基礎,赴日本購買器材與影片,1926年開始巡映。電影放映前,還會唱起〈美台團團歌〉。 為何考證? 美台團真是1926年就成立的?筆者翻閱《台灣民報》時,...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6 月 03,2021
【影像內外】日治時期電影院的政治性格
在早期電影的歷史書寫當中,電影的發展與城市的繁榮密不可分,各國早期電影的發展多在政治中心或是貿易繁盛的城市便可說明一切。也因此,電影乃至電影院的發展也被視為城市消費文化的一環。 這樣的歷史書寫架構,確實也是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主要的研究路徑之一,例如1920年代台北電影文化逐漸成型,1930年代進入有聲電影的摩登年代等。不過,在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思考面向? 另類思考的起點...
歷史書寫
,
政黨政治
江昺崙
8 月 02,2019
「蕃薯簽比魚翅、破尿壺比玉器」:為何致敬「台灣民眾黨」及蔣渭水不適切?
最近台北市長柯文哲計畫組織「台灣民眾黨」,令人聯想到台灣先賢蔣渭水在1927年組成的同名政黨。但蔣渭水是台灣歷史上非常偉大的社會運動家,曾創立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催生台灣工友總聯盟等社運組織。 只有醫生這個職業與蔣渭水相似的柯文哲,想要與先賢齊名,令人聯想到當時台灣人一句嗆辜顯榮的話: 「辜顯榮比顏智、蕃薯簽比魚翅、破尿壺比玉器。」 顏智就是甘地(台語譯法),...
歷史書寫
何義麟、蔡錦堂
7 月 23,2019
《典藏台灣史》:台灣民眾黨的創立與解散
1920年代受到大正民主風潮的影響,日本本國對於政治社會的思想也呈現多元開放的景象。當時日本的知識份子對社會主義的興趣很濃厚,特別是1921年國共產黨成立,隔年日本共產黨隨之成立,台灣人的政治運動也因此受到影響,加上無政府主義理論的出現,意識形態論爭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況。文化協會創立以來,由於時常與島外留學生連絡,島外留學生也常組團返台擧辦巡迴演講。當時最為風行的思潮,就是無政府主義與社會主義,...
歷史書寫
Mattel
8 月 23,2015
【島嶼邊緣】那些國民黨不敢開口的歷史
台灣是充滿多元歷史與多元文化的婆娑之島,台灣的歷任總統中,有人出生時是中國人,有人出生時是日本人,有人出生時是台灣人,也有人出生時是英國香港人,不過女兒卻是美國人。固然台灣的歷史非常多元,長期掌握教育與媒體話語權的中國國民黨,卻強力灌輸台灣人就是中國人的歷史觀,國民黨不告訴台灣人真正的多元歷史,而且還用只「講一半」的故事來包裝大中國史觀。 國民黨為了將台灣人「教育」成中國人,長期以學校、...
電影戲劇
Mattel
2 月 16,2015
【島嶼邊緣】Boys, be ambitious! 史明的革命進行式
有一個小男孩,在1920年代常在台灣國父蔣渭水的大安醫院玩耍,蔣渭水的革命戀人陳甜在當時總是將這個男孩摟抱在懷中,而這個小男孩名字叫做史明。一段好似百年前的大稻埕場景,景象中的歷史人物竟然會有我們熟悉的史明歐吉桑。歷史總是延續的,史明歐吉桑日後的故事,就像蔣渭水與陳甜從事的志業一樣,為台灣前途而奮鬥。 史明本名施朝暉(從母姓),父親是台灣文化協會成員,在父親的影響下,...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謝耀文
2 月 15,2014
跳脫歷史課綱的台灣電影──大稻埕
前一陣子「進擊的巨人」紅透半邊天,作者利用巨人的入侵來諷刺人類面對威脅時的保守和愚蠢實在是精采。之後因為動畫的畫風和節奏感,把這部作品受歡迎的程度推向了另一個高峰。不過進擊的巨人這部漫畫有一個為不少人詬病的缺點,那就是畫得實在太醜了。在動畫版出來之後,原作者諫山創還自嘲自己的畫工實在是不夠格。 在電影院看完大稻埕之後,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這件事。如果進擊的巨人的畫工那麼差,...
邱翊
2 月 15,2014
〈大稻埕〉是拍給誰看的?
十年前進入旅行社工作那一年,某天跟同事一起吃午餐,我興奮地與大家分享最近聽到的八卦,原來某兩位藝文界大老是一對couple,結果在座約10人,沒有人知道這兩個人是誰。 我想說的是,在不同角落生活的台灣人,彼此的價值觀差異非常非常大,遠比文青、鄉民想像的還要大,因為文青、鄉民所關注的議題只是少數人想知道的事,而主流媒體只是提供被刻意安排、形塑的資訊,這社會大部分的人的閱聽來源是主流媒體,...
丁允恭
2 月 11,2014
【週二想想】鐵拳無敵蔣渭水
因為身邊充滿了各種各式的正反意見,所以終究還是去看了「大稻埕」。這部片子的好壞,或是它作為商業電影的成敗,有很多可以討論的地方,不過把它留給影評吧,它不是我們今天要談論的。我比較訝異的是,為什麼會有許多人用「檢視史實」的觀點來看待這樣一部「鐵拳無敵孫中山」式的電影。 其實從片子的開頭來看,導演很明顯告訴我們,他並沒有要認真地陳述歷史,更沒有要讓我們入戲地以為內容屬於真實,在時空穿越、...
歷史書寫
李拓梓
3 月 31,2013
【週日想想】先有民族還是先有國家?
上星期談到台灣與日本的關係比連續劇還曲折,有些朋友提出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我所提到被扭轉為日本人認同的的「漢人認同」說,缺乏多元族群的概念。 但我卻認為,當時的人們不太可能具有當今看來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的「多元族群」觀念,因此幾經考量,還是選用了「漢人」字眼。 我選用「漢人」的時候的確有經過一些考慮,我認為中國人、華人或者中華民族,當時都是相當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