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海角七號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10 月 18,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語人的分裂認同
覺得台灣最大在野黨近來台語講得少。黨主席和黨籍公職人員即使台語流利,上媒體也不太講台語。不知道,這是否和目前普遍認為的在野氣勢低迷不振有沒有關係。 可以對比的是,台片舉起語言大旗,氣勢高張(詳見本系列之5〈台灣電影的語言大旗〉)。從1980年代以降「半調子台灣情懷」的新電影(詳見本專欄之10〈光陰的故事,心事誰人知〉),推進到新世紀洋溢台灣風情的新台語片,在較為完整俐落的台語表現當中,...
電影戲劇
Milk
10 月 14,2013
電影:文化的共鳴
長期以來,台灣國片的困境,除了眾所周知的「長年以來國片市場狹小」(註)因素之外,相較於歐美日等國的影視產業,台灣影視產業在電影生產上所挹注的資源也難與外國相較。以好萊塢為例,好萊塢每年生產數百部電影,假期強檔的商業片預算動輒百萬美金起跳;此外,日本常見的愛情電影,一部的預算也可能高達數十億日幣,例如2007年的「戀空」就耗資39億日圓。 除了投資環境的差距以外,...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10 月 04,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得獎的是……
剛公布的金馬獎入圍名單,4部紀錄片都是台灣導演的作品,有呈現空中攝影的《看見台灣》、尋訪霧社事件遺族的《餘生》、記錄莫拉克災後社區重建的《拔一條河》,以及泰北孤軍心聲的《邊城啟示錄》。《餘生》監製魏德聖表示,這證明台灣的紀錄片文化,在劇情片票房起飛後仍維持高水準創作。 如果也從這份入圍名單來看的話,票房起飛的台產劇情片,是否維持高水準創作就成了個議題。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項,...
文化研究
Ko Tsì-jîn
9月 27,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兩種台語,兩個台灣
日前,豬哥亮、陳亞蘭主持的電視綜藝節目《萬秀豬王》,因遭投訴有「性暗示」也就是開黃腔,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處以新台幣60萬元罰金。有評論指出,以公權力禁止別人公開談論性議題,代表政府對此議題的「保守落後」,也展現了封建時期的「家長心態」。 其實,「保守落後」的,「家長心態」的,不只是政府與公權力而已,而是整個主流社會,包括台語族群內部長期在「國語」規約訓令下成長的世代,...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9月 20,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南北台,歡喜心
號稱《海角七號》(2008)接班之作的《總鋪師》,票房邁向3億,在台片市場史上應可定泊於前5、6強之間。目前,5大票房台片依次為《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2011)、《大尾鱸鰻》(2013)、《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陣頭》(2012)。 這個票房排行榜再往下走,就是《色.戒》(2007)、《艋舺》(2010)、《雞排英雄》(2011)等片。...
Ko Tsì-jîn
9月 06,2013
我看台語片:台灣人心,台片秘義
《總鋪師》上映3週,票房接近2億,在8、9月的大約同一個時段重演了《海角七號》(2008)熱潮,成為可與所有國內外院線大片匹敵的主流鉅作,觀影人潮不退,看戲儼然成為全民運動。 日前《總鋪師》陳玉勳導演和《海角七號》魏德聖導演對談,陳導提到曾在台片市場低盪時作品票房失利而苦思未來走向,幾經波折後直到《海角七號》創下逾5億票房,才發現原來市場和觀眾都是在的。 是的,...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五月 03,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不要「內地化」,台片做自己
前年2011年金馬獎,由兩大正「港」「台」片獲得大獎,魏德聖導演繼2008年帶動台片市場復甦的《海角七號》獲得年度傑出台灣電影,以《賽德克.巴萊》拿下最大獎,獲頒最佳劇情片,許鞍華導演的《桃姐》則獲最佳導演獎,同時也是影後(葉德嫻)與影帝(劉德華)得主。 劉德華領獎致詞提到香港電影低迷,希望也能看到像台灣電影近年來的復甦現象。《桃姐》有評論指為「最後本港特色」,...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3 月 22,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老台語片&新台語片
1950與60年代拍台語片起家、曾於台語片影展獲選十大導演的資深大導郭南宏,去年中參與台南的台語片影展論壇指出,「傳神的台語」是近年台片勝出的關鍵,很多老觀眾在悶了幾十年後,因此又紛紛走進了電影院。 不只老觀眾,年輕觀眾也捧場,從2008年創造台片大潮的《海角七號》,到近來連續4年的台灣戲院賀歲片票房冠軍《艋舺》、《雞排英雄》、《陣頭》、《大尾鱸鰻》,老中青通吃的票房成績,...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