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轉型正義
歷史書寫
阿圖賽
2 月 28,2017
【縮影人間】幽暗角落的二二八受害者泣聲
從1990年代開始,政府每年幾乎都為二二八事件道歉,然而道歉卻無法解決二二八事件的核心問題: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 二二八事件雖然早已成為國定紀念日,行政院也在1992年公布「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不過,二二八事件始終只有受害者,不見加害者、不見元兇。在二二八事件那段時間裡,失蹤者的家屬,四處探聽家人被誰抓走,長官公署、縣市政府、憲兵隊、警察局、警備總部等等,沒有任何單位承認自己的作為。...
司法人權
鄭閔聲
2 月 27,2017
【二二八70週年】揭開傷痕的勇氣 是和解療癒的起點
「民國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下午,緝私警察以槍托擊傷販私煙的中年煙販林江邁額頭,引起公憤,此即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這是八十八學年度(1998年)教科書改採一綱多本後,某版高中歷史課本對二二八事件的敘述;相信多數目前三十歲左右的「七年級生」,也是從類似文字認識起這場悲劇。 畢竟小時候所有「中國歷史」課外讀物,往往只講到「國父革命推翻滿清」為止。 儘管九○年代末期,...
司法人權
張國城
2 月 27,2017
【二二八70週年】二二八事件並非偶然,亦非反共黨滲透不得不然
228事件已屆70周年。關於228事件的討論,一般對當時政府血腥鎮壓已無太大爭議。但是對於政府鎮壓的原因,仍有許多人認為是因為「本省人打外省人」,當然這種說法,即使是真,也不能掩蓋228事件中政府的責任,更不能因此合理化血腥鎮壓的理由。更重要的是,我們可能需要面對一個事實:那就是台灣社會是否已經具備著228事件發生的土壤?如果是,又是甚麼原因造成的? 很少人注意的是,...
吳傳立
2 月 05,2017
【時事想想】鈔票改版是轉型正義重要一環 而且和拼經濟不互斥
我們都知道,依照事情的輕重緩急,可以區分為「重要而且緊急」、「重要但是不緊急」、「緊急但是不重要」、「不重要也不緊急」。民進黨立委提出鈔票改版的建議,引起了網路鄉民的熱烈討論。而且明顯以反對甚至嘲諷者居多。這其中甚至包括部分長期熱心社會公義、勇於對抗錯誤體制的人。很明顯,反對鈔票改版者並不認為這是一件「重要而且緊急」的事情。至於反對者的看法分別屬於上述「重要與否/緊急與否」的哪一種?為什麼?...
教育文化
賴彥丞
2 月 02,2017
二二八70週年 興大師生投票拆蔣銅像獨具意義
在政治大學討論是否將「蔣校長」移除之際,最近中興大學校方則已拆除「興大廣場」前的蔣介石銅像,換成了興大備受敬重的已故校長湯蕙蓀銅像,同時原本蔣銅像下方充滿黨國洗腦與威權崇拜的「永懷領袖」四個字也已改成興大校訓「誠樸精勤」。 蔣介石銅像會被移除導因於去年二二八前夕,興大校內蔣銅像遭抗議人士潑漆,而警察在校方未報警的情況下擅自進入大學校園拍照蒐證更引發學生不滿,痛批警方「破壞大學自主,...
林楷翔
12 月 25,2016
【時事想想】扮演納粹事件中的轉型正義啟示
新竹市光復高中校慶活動中一場以歷史人物為主題的變裝秀,因為有班級學生集體裝扮為納粹軍團而引起了軒然大波。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以及德國在台協會皆發聲明表達了譴責、遺憾;多數台灣民眾亦批評這樣的行為;藍綠立委齊聲撻伐;教育部與總統府表示要追究責任,而教育部長潘文忠更代表道歉。或許是學生的無心之舉、教師的疏忽,但在國際社會中納粹本來就是個嚴肅的歷史議題,更不容許以此來開玩笑。...
全球脈動
劉威良
10 月 24,2016
加害者的面貌
恐懼改革 10月17日政論節目「正經看民視」討論轉型正義,引用本人觀點,談到德國在兩德統一後對前東德司法改革的轉型正義。德國全面解聘再重新招聘檢驗徵用, 為的就是不讓獨裁時期的司法人員殘害人權。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張斯綱被問及看法時說,東西德法制不同,像德國這樣的全面革除再徵用,台灣社會一定亂。如果持續的改革就是亂的定義,那人民何須要新的政權?台灣沒有對過去追究加害者的罪行,...
全球脈動
楊佳恬
10 月 06,2016
當你踩到這塊絆腳石的時候,請你停下腳步
它,面積只有10x10公分,卻負載著歷史中被遺忘的淚痕,那麼的安靜,卻能夠淹沒你的情緒。 剛認識我先生時,他剛從法律系研究所畢業沒幾年,一個在奧地利二戰補償基金會(Restitutionsfonds)工作的熱血青年。我們當時的約會內容很簡單,就是他會帶著我,在維也納市區中挨著大街小巷,尋找著他工作時候檔案上出現的地址。我們會站在一棟看起來再平凡不過的公寓前,聽著身後呼嘯而過的車聲,...
教育文化
,
主權兩岸
林唯莉
8 月 04,2016
原民自治百里啟動,「我們」離道歉半九十
「還有人不了解為什麼要道歉,這就是為什麼要道歉的主因。」8月1日,蔡英文以總統身分向原住民族公開道歉;同時,這也是中華民國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之首例。該篇道歉全文共達三千兩百餘字,將以最高規格設置「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力將歷史記憶的追尋、原住民族自治的推動、經濟的公平發展、教育與文化的傳承、健康的保障以及都市族人權益的維護為工作重點。 不諱言,...
全球脈動
劉威良
7 月 03,2016
「用筷子吃蛋糕」的回想與展望
用筷子吃蛋糕:一個德國女孩的上海人生(Torte mit Stäbchen: Eine Jungend in Shanghai) 作者:洪素珊(Susanne Hornfeck) 譯者:馬佑真 出版社:左岸文化 漢學家洪素珊(Susanne Hornfeck)女士在2012 所著的德文著作「用筷子吃蛋糕」,在2014年由馬佑真女士翻譯成中文。...
‹
…
5
6
7
8
9
10
11
12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