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法國
歷史書寫
許有爲
3 月 16,2015
【憲政想想】 法國第五共和憲法的歷史來源與運作
(編註:本文為三篇專文構成的專題之第二篇,作者將在專題中檢視台灣目前對憲政體制,特別是半總統制與內閣制的討論,同時介紹法國半總統制的運作與台灣的憲政施行現況。) 台灣的 1997年憲改,在憲政體制中導入法國第五共和的半總統制精神。儘管1997憲改之後的體制並非百分之百的法國半總統制,在目前再度成焦點的憲改討論中,我們有必要重新回顧法國半總統制的歷史來源與運作,才能夠讓這一波「...
許有爲
3 月 11,2015
【憲政想想】台灣對半總統制與內閣制的10大誤解
(編註:本文為三篇專文構成的專題之第一篇,作者將在專題中檢視台灣目前對憲政體制,特別是半總統制與內閣制的討論,同時介紹法國半總統制的運作與台灣的憲政施行現況。) 過去一年來,台灣民間針對修憲的討論倍增,加以去年11月29日國民黨九合一選舉大敗,朱立倫接任黨主席之後隨即提出政府體制朝內閣制修正的提案,眾人對於半總統制和內閣制孰優孰劣的爭論再起;有不少人認為,台灣採用的半總統制漏洞百出,...
電影戲劇
CHIU MEi
3 月 04,2015
第40 屆凱撒獎,廷巴克圖獲七項大獎
第40 屆《凱撒獎》頒獎典禮於2月21日午夜結束,《廷巴克圖Timbuktu》是本屆最大贏家,這部絕美詩意的非洲影片由西薩柯.阿布德哈曼 (Abderrahmane Sissako)執導,西薩柯出生於非洲茅利塔尼亞,自幼遷居馬利,在莫斯科學習電影,之後移民法國,《廷巴克圖》是他的第四部長片。 拍片緣起於2012 年夏天在馬利北邊的小村莊阿奎鷗克(Aguelhok )有一對被「石刑」...
廖千瑤
1 月 23,2015
法國有查理,台灣有鄭南榕
法國最近發生的恐怖攻擊,引發了台灣內部一陣討論言論自由、西方霸權與穆斯林文化的小旋風。進步的輿論大致上一致同意這些極端穆斯林的個人行為不能代表整個穆斯林世界,這些傷天害理的行為必須得到譴責,《查理周刊》對法國社會的貢獻得到肯定,言論自由的價值仍然不可動搖。法國人更上街高喊「我是查理」來捍衛立國價值。 法國人上街高喊「我是查理」,台灣的查理們又在哪呢?...
文化研究
,
媒體觀察
Meta South (南方之南)
1 月 20,2015
歡笑、恐懼與虛偽:論言論自由與嘲諷
「笑聲可以讓村民在短暫的片刻裡,不再在意害怕的感覺。但是神的法規乃是透過害怕的感覺執行,而這害怕的感覺真正的名字,就是對神的畏懼。」 ──恩貝多‧艾科,「玫瑰的名字」(作者自行翻譯) 十餘年前曾經出差至伊朗德黑蘭,遇見的客戶亟於與我們這些新興的東亞國家建立商業關係,因此與他們聊了不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做進出口貿易的客戶對於美國的貿易制裁當然不滿,但是他們最厭惡的卻是伊朗的回教政權...
全球脈動
格瓦推
1 月 14,2015
為何我們都是查理?
壹、前言 法國左派嘲諷刊物《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的巴黎編輯部於1月7日遭恐怖分子屠殺,遇難者包括記者、警察、週報專欄作家、經濟學者與一群漫畫家。 對法國社會而言,這場殺戮是向共和國精神宣戰,「我是查理(Je suis Charlie)」的風潮,堅定有力地彰顯法國人對言論自由的捍衛。與此同時,「愛比恨的力量更大(L’amour plus fort que la...
全球脈動
李奧納多卡布奇諾
1 月 14,2015
我們如何能是查理
《查理週報》遇襲事件,在開槍者死於槍下暫時畫下句點。被殺的漫畫家、被殺的警察、被殺的人質與被殺的槍手都已無法說話。「不要笑,不要哭,不要憤怒,只要理解」,斯賓諾莎的話如今聽來特別難受,因為查理生前要我們笑,而剩下的我們都難以做到。 但我們畢竟無法不去思考,事發後連日來的討論證明了在台灣的我們關心這件事,問題毋寧是:我們為什麼關心,以及我們如何關心。更重要的是,我們是以什麼身分來關心...
mlkj
1 月 10,2015
【時事想想】法國burqa ban面紗禁令的背後
針對查理週刊恐怖攻擊的種種反思中,有一些說法是法國也沒有尊重伊斯蘭教的習俗,比如說在2010年時制訂了一項法律,規定不得在公共場所配戴任何蓋住臉部的紗布或是面罩。公共場所的定義相當廣泛,包含街道、學校、商店、公園、大眾交通工具等。只有一些情況下可以免責,比如說機車騎士、因工作需求,配戴會蓋住臉安全帽的工人,或是在宗教場合的婦女等。 這份禁令雖然沒有明訂對象,...
CHIU MEi
1 月 08,2015
【時事想想】巴黎恐攻事件:言論自由至上 讓愛比恨更有力量
1月7日法國時間早上11點,以諷刺漫畫著稱的《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總部遭到三名恐怖份子的猛烈攻擊,造成12死亡,四人重擊多人受傷,其中有兩名警察,一位經濟學家馬立斯(Bernard Maris),雜誌社四位漫畫家,含總編查爾布(Charb)47歲、卡畢(Cabu)76歲、沃令司基(Wolinski)80歲、提努(Tignous)57歲,這四位元老級的藝術家皆以追求「自由」...
全球脈動
,
政黨政治
我女兒叫做小花生
12 月 22,2014
回應「那些憲法沒寫的事──淺談法國雙首長制」一文
週六於想想論壇欣見一篇淺談法國雙首長制的文章,可惜文中對法國第五共和憲法有許多誤解和錯誤,所以特別撰文回應。 該篇文章提到許多憲政慣例,細看之後並不認同,例如「內閣成員必須投入國會選舉並勝出才能留任」,單一事件能夠叫做憲政慣例?又依據憲法,閣員不能兼任議員,由此可見該文所說的此「慣例」並非慣例,乃是一時的權宜措施。而該閣員當選國會議員後,...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