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日本文學
文化研究
,
書評書介
邱振瑞
6 月 28,2023
【日晷之南】中野重治與早春的風
前言:在日本軍國當局看來,他們對那些否定私有制和君主制潛在的或明顯的擺出戰鬥態勢的反對者,事先已做過深入研究並保持高度的戒慎恐懼,一發現用暴力來破壞社會秩序的徵兆,就會立即展開無情的逮捕,以此維繫和鞏固自身政權的穩定。而向來崇尚暴力推翻政權的社會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以及共產主義者,他們又是如何與整肅逮捕正面交鋒的呢? 三一五事件改變了社會主義者的世界...
文化研究
邱振瑞
五月 31,2023
【日晷之南】理解激盪而喧囂的多重奏——大正時代
前言:每個新時代的興起都有它自身的故事,歷史研究者探析它的歷史邏輯,後世的普羅大眾回顧似曾相識的命運,以此作為與歷史和解的契機,就此而言,深度理解歷史有諸多好處,不僅能知興替,又可避免重蹈覆轍的尷尬。 各種社會動亂拉開時代序幕 大正元年伊始,整個時代的政治經濟社會格局出現了巨大變化。大正2年1913年1月21日,新年假期結束後,帝國議會準備再次召開,但因第3次桂太郎(1848...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邱振瑞
12 月 30,2022
【日晷之南】大眾史學中的昭和視角
前言:眾所周知,一般人對於本國歷史的認識和接受,或者包括歷史觀的形塑,多半仰賴於官修正史和專業歷史學家的著作,他們掌握許多公開的與非公開的檔案與史料,在論述方法上有其不可抗的權威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滲透,國民的歷史觀就這樣鞏固下來。如果我們不以正統史觀為滿足,而是自我建構的大眾史觀,同樣享有歷史的厚重與地位,不說它得以與正統史觀分庭抗禮,亦能發揮持續執拗低音的話語權。...
文化研究
邱振瑞
9月 30,2022
【日晷之南】為了保衛那枚勳章的尊嚴——永井荷風
前言:作為日本唯美文學代表性的作家,永井荷風(1879-1959)深刻反映著兩種近乎矛盾的文學異質風格——對於法國文學中浪漫自由的熱愛,另一方面,他在其細膩精微的筆觸中,不加掩飾地流露出對於昔日江戶文化的緬懷。 在批評家看來,荷風所謂的文學藝術至上論,其實並不徹底,因為表象的浮現多於本質上的突顯,尤其他對於時代社會和政局變動總是漠然看待,一味著墨於小說主角進出下町的花街柳巷,...
文化研究
邱振瑞
8 月 28,2022
【日晷之南】如何安放焦灼的靈魂——夏目漱石
前言:每個國家的經典作家作品憑其光環,多半能跨越國境的界限,傳送到讀者的視野裡,繼續發揮著強力的影響力。而基於崇拜名人的普遍心理,捧讀其作品的海內外讀者,便以這個譯本的內容來建構經典作家的生涯和形象,不怎麼在乎其文本中的人物表述,是否等同於體現作家的真實人生?由此而言,如果懷疑派的讀者想挖掘得更多,那麼詳讀作家家屬及其同時代朋友的回憶,的確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我們驚奇的發現,從私人生活史的觀點切入...
電影戲劇
李政亮
8 月 14,2022
【影像內外】《砂之器》的台灣之旅
近日,國立台灣文學館開始展出的「遺留下的指紋:松本清張與台灣推理小說主題書展」,與日本北九州的松本清張博物館、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兩館三地同步進行展示。 1909年出生的松本清張,前半生清苦,正式學歷也只有小學,生活就是不斷奔走以求最起碼的溫飽。在他55歲時所寫的回憶錄《半生記》當中,可以看到底層生活的煎熬與辛酸。1952年他的小說〈某《小倉日記》傳〉獲得芥川賞,...
文化研究
邱振瑞
12 月 17,2019
【日晷之南】日本文學中的山毛櫸
按照樹種學分類的描述,山毛櫸是由8-10種落葉喬木組成的群,彼此之間關係密切,它們的高度可達30-45米,分布於整個北半球的三大洲,是溫帶森林的主要樹種。它們的樹冠呈圓形、伸展,樹皮光滑、灰色。樹葉互生,略成卵形尖銳、邊緣鋸齒狀到波狀,一般比較薄,亮綠色。冬芽細長,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特徵。山毛櫸非常耐寒,耐石灰質,而且在介於輕質和重質之間的土壤長勢良好。它們靠種子繁殖,...
文化研究
邱振瑞
8 月 28,2019
【日晷之南】詩歌就是創傷——峠三吉
破碎時代的詩人 走進廣島和平紀念公園,我們多半會為「原子彈轟炸死難者紀念碑」的肅穆氣氛所吸引,因為這個浩劫無比沉重,呈現的形式如此簡樸,使得我們無從迴避這個隱微莊嚴的思想空間。按照館方資料指出,紀念碑由兩部分組成,中間是一個石棺,覆罩在穹頂之中,穹拱頂部呈馬鞍形,這樣的設計是得益於古墓葬中的房屋和土俑的啟發。它亦被稱為廣島和平紀念碑,建碑的目的在於「...
文化研究
邱振瑞
6 月 25,2019
【日晷之南】迎向愛情的風浪——德田秋聲
文學經歷 進入明治後半期之後,文壇追求新文學的風潮正盛,德田秋聲仍然不受其影響,遵從其淳樸的天性和文學風格,朝著自我挖掘和探索自身生命意義的道路前進。明治41年8月,他發表短篇小說〈生產〉,收錄於該年9月出版的《秋聲集》,更加確定自己的文學風格。其中,於同年10月至11月,在《國民新聞》連載的小說〈嶄新的家庭〉令讀者印象深刻。 當初,正是夏目漱石的門生——...
文化研究
邱振瑞
6 月 18,2019
【日晷之南】詩與權力的重要性
對每個統治政權而言,所有與國家政策和社會主流觀念牴觸的思想言論,乃至大眾出版物都被視為危險的對象,進而打壓查禁和銷毀,甚至將這些反體制人士關進牢獄,以示懲戒(殺害)來突顯自身的權威和政權的合法性。 因此,我們若把歷史視點拉回到明治、大正、昭和時期,同樣可以看見這些無聲中的殺伐拑制,給詩人、作家和各種主義的信仰者帶來多大的壓迫。質言之,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狀況下,不僅異議者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