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大法學士、台灣大學法學碩士、 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天津南開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台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兼任助理教授,現為文化評論者、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二000年,帶著觀察者的好奇進入中國現場,在北京生活十二年,中國觀察作品包括《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二0一一,獲第三十六屆金鼎獎)、《中國課》(二0一二,獲選《亞洲週刊》該年度十大好書)、《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入選二0一八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選書)。
《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等報刊都是研究日治時期台灣電影的重要來源,研究者透過史料在腦海中搭建起歷史場景,想像當時電影文化的風華。
不過,再怎麼想像,也不如親歷者的體驗。何況其中更有自小隨愛看電影的家人到電影館,而且長大後成為作家,透過妙筆生花,再現1930年代台灣電影文化景況者。作家鐘肇政的小說《夕暮大稻埕》就是這樣的作品。1925年出生的鐘肇政,出生於龍潭,4歲時因父親經商搬到台北港町,在那裡生活了三、四年。兒時的他,常隨母親、阿姨到大舞台或永樂座看歌仔戲或電影。1980年代初期,與莊永明等友人重回大稻埕,看到李春生紀念教會、陳天來故居都還在,不過,李春生故居卻已拆除到一半。鐘肇政小時候常來李春生故居找帳房的姨丈和阿姨,看到幼時記憶被拆除,從小就是影迷的鐘肇政於是創作了以大稻埕為背景的電影故事。
鐘肇政一生走過96年的歲月,留下的名作不少,不過,《夕暮大稻埕》卻顯少受到討論。如果從台灣電影史的角度出發,這是一部趣味盎然的作品,小說中鮮活地以1930年代的大稻埕為背景,將詹天馬、陳天來等真實人物為原型,藉由電影《夕暮大稻埕》的拍攝帶出台灣人的電影夢以及大稻埕的風華。
《夕暮大稻埕》象徵台灣人的電影夢
小說透過「天馬俱樂部」的年輕辯士吳臨風的角色,帶出大稻埕台灣人正在拍攝的電影《夕暮大稻埕》,這是台灣人的電影夢。此外,也以吳臨風的愛情故事帶出大稻埕從富豪到窮苦人家的各色生活乃至五月十三迎城隍的熱鬧場景,儼然是一幅大稻埕的浮世繪。《夕暮大稻埕》是純台灣人拍攝的電影,不是日本導演加上台灣演員的組合,從資金、導演、演員乃至其他工作人員都是台灣人。小說裡的導演是劉太陽、演員包括柯非光,電影的出資者是永樂座的老闆陳清川,身兼天馬映畫社經營者與永樂座經理的許天馬則是猶如電影的製片人運籌帷幄。
在這些描述當中,可以說鍾肇政把1920、1930年代幾條不同脈絡的台灣人的電影實踐連結為台灣人的電影夢,《夕暮大稻埕》就是由他們聯手拍攝。小說裡的電影人包括:
─ 小說中的陳清川是陳天賜之子,陳天賜就是現實中的茶商陳天來。陳天來與大稻埕的商人於今日的永樂市場對面合資成立永樂座。1924年落成的永樂座,起初以中國戲班的傳統戲劇為主,但隨著電影的魅力,永樂座很快成為台灣人觀眾為主的電影館。
─ 小說中的劉太陽就是劉喜陽。他是台灣第一位電影演員。他因參與1922年的《大佛的瞳孔》(小說中的大佛之瞳)的演出,因而對電影產生莫大的興趣。
劉喜陽原本任職於茶商李春生成立的新高銀行。電影剛發展的階段當中,演員被視為不入流的工作,堂堂銀行員怎可參與演出?於是被銀行炒魷魚。劉喜陽不屈不撓,他與其他愛好電影的台灣人成立台灣映畫研究會鑽研電影拍攝。1925年他們標榜「純台灣製片」的作品《誰之過》於永樂座問世,可惜未能激起漣漪。
─ 小說中的斯達(star)柯非光就是現實中赴上海發展的演員何非光。台中出身的他,先到日本求學,而後再赴上海發展。聯華公司拍攝的《續故都春夢》當中,演員無法達到要求,何非光臨時替代登場,未料因此獲得與大型電影公司聯華的正式合約。演員時期的何非光,以飾演反派角色著稱,有「反派小生」之稱。
─ 小說中的開麥拉張明光應該是跟何非光一樣赴上海發展的張秀光。南投出身 的他原本是要赴中國從軍,但未能成功,於是轉入電影界,在明星電影公司學習編導技術三年。
詹天馬傳奇
─ 小說中的核心角色許天馬,就是1930年代大名鼎鼎的辯士詹天馬,他是永樂座的王牌辯士,也是電影史的一段傳奇。無聲電影時代,辯士的言說主宰觀眾的觀影。詹天馬是「二刀流」辯士,既能把日本時代劇的打殺場面說得如身歷其境,也能把上海電影的愛情悲劇說得讓人感慨無限。詹天馬崛起的時刻,正值放送協會成立,他也曾在廣播電台用台語講解《戀愛與義務》。
對於詹天馬這樣的傳奇角色,小說中有幾個細緻的描述:首先,是詹天馬的氣質與裝扮。鍾肇政賦予詹天馬威嚴又不失時髦的士紳形象:「在太平町、永樂町這兩條大稻埕最繁華的大街路上,許天馬是人們眼中常見的人物。當他一身穿戴齊全,右手握著那把粗手杖,讓它咯咯地敲打著亭仔角的水泥地,一雙皮鞋發著清脆的聲響,散佈著雪茄臭味昂首闊步時,人們彷彿知道了什麼樣的人物才叫『大人物』了」。
其次,鍾肇政注意到詹天馬其實不只是辯士,自身也經營「天馬映畫社」(小說中的天馬映畫俱樂部)。小說的主角吳臨風,是天馬映畫社的年輕辯士,經常要進行地方巡映,大鎮十天,小鎮五天。筆者在〈不只是辯士:詹天馬其人其事研究〉當中,根據詹天馬於《台灣新民報》所刊登的廣告與報導,說明天馬映畫社也正進行地方化的經營。小說與現實情況相扣,只要有電影放映的需求,天馬映畫社有專人協助。地方電影放映,自然是像吳臨風這樣的年輕辯士前去。
電影巡映在地方,必須透過宣傳讓大家得以知道訊息。樂隊遊行就是當時的廣告,「遊行隊伍就齊集在戲台門口。為首的是六人樂隊,大小鼓各一、黑豎笛一、大小喇叭三隻…。其次是由兩個孩童扛的牌子,牌上貼著寫上今天戲目的海報,再來是由四個孩童擎著四面旗幟,上書『天馬映畫社』幾個大字」。小說裡的描述,與日本以辯士為主題的電影《王牌辯士》裡的地方巡映宣傳非常相似。透過這段文字描述,也可以想像電影巡映在地方所引發的熱鬧景象。
迷人的大稻埕
大稻埕人文薈萃,是日治時期台灣人的政治與文化重鎮,電影館、咖啡館等都會裝置出現之後,更增添大稻埕的風華,這是我們今日所理解的大稻埕。不過,小說當中從底層的角度來看大稻埕,這也增加了另一種觀看大稻埕的方式。
小說中的主角吳臨風是個孤兒,叔叔帶大之後,在富豪陳天賜家中當小差使。邊工作邊讀夜間學校後,成為辯士,也寫出《夕暮大稻埕》的劇本。年輕的他,曾與彩玉、彩雲姊妹相識。她們的父親帶著一家人來從台東到大稻埕,曾以碼頭工人或是杏仁露攤販勉力維生。家中的貧窮,讓姊姊彩玉一到能工作的年齡便去當採茶姑娘補貼家計,讓妹妹彩雲讀公學校。彩雲公學校畢業後,在富豪吳仔春(按小說內容推斷,應是指富豪茶商李春生)家中當帶小孩的女工。一家人以勞動力維生,然而,彩玉卻感染傳染病過世。彩雲不得已只有當藝旦維持家計,也和吳臨風斷了聯絡。
多年後,吳臨風寫成《夕暮大稻埕》,陳清川找來大稻埕身價最高的百萬塊女給娜娜來主演。吳臨風見到娜娜,彷彿見到彩雲。《夕暮大稻埕》的內容其實就是以彩雲為女主角,透過劇本表達思戀之情。吳臨風與娜娜相戀,也想起多年前彩雲曾說有雙胞胎姊妹彩霞,但因家貧自小送人撫養一事。為求證此事,兩人遠赴台東。然而,雖然證明為真,但陳清川也愛上娜娜。富二代的手腕,讓娜娜被迫與吳臨風分開,最後,娜娜設法給吳臨風一筆錢,讓他東渡日本留學,期勉他的人生能更上一層樓。
在這樣的故事架構下,可以看到大稻埕雖然人文與時髦並存,但她的內在卻是一個貧富差異甚大的地方。小說當中,可以看到大稻埕內部富豪與底層的生活差異。例如吳臨風到陳天賜家中當小差使時,吃飯時嚇了一跳,光佣人就可坐滿兩桌。
另外,也透過底層視角,帶出富豪大家族內部的蜚短流長。值得注意的是,在富豪之家做小差使的吳臨風,儘管貧窮,但對前途卻有種樂觀,因為大稻埕的富豪當中,不少人都是從底層做起而後致富的。充滿機會之地,因此人們從各方來此發展,這也許就是大稻埕的另一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