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大法學士、台灣大學法學碩士、 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天津南開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台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兼任助理教授,現為文化評論者、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二000年,帶著觀察者的好奇進入中國現場,在北京生活十二年,中國觀察作品包括《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二0一一,獲第三十六屆金鼎獎)、《中國課》(二0一二,獲選《亞洲週刊》該年度十大好書)、《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入選二0一八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選書)。
《繪聲繪影一時代:陳子福的手繪電影海報》一書出版之後,讓讀者們透過電影海報回憶台灣電影史。在眾多的海報當中,筆者注意到《靈肉之道》的海報,上面寫著「大文豪阿Q之弟(徐坤泉)最偉大遺作改編搬上大銀幕」的宣傳語。
阿Q之弟是徐坤泉的筆名,1935年的小說《可愛的仇人》於《台灣新民報》學藝欄連載160回,引起極大迴響,1936年單行本出版,在日治時期便達三版,銷售量更是刷新讀書市場的1萬冊。
依1936年擔任《台灣新文學》主編的王詩琅說法,徐坤泉小說走紅的盛況,是「一時家傳戶誦,雖人力車伕,旅社女傭,也讀這些作品」。繼《可愛的仇人》的成功之後,《靈肉之道》1937年緊接著再由台灣新民報社出版。
值得注意的是,《可愛的仇人》在日治時期便已有搬上大銀幕的準備,可惜功虧一簣,未能如願。1945年8月15日戰爭結束之後,徐坤泉曾參與辜振甫等士紳拜會台灣總督安藤利吉謀求台灣獨立的事件,被判刑1年有期徒刑。而後除了在北投經營旅館之外,也在台北省文獻委員會任職,1954年不過48歲便去世。
不過,他的弟弟徐仁和,投身華興電影廠擔任董事長,按1957年9月14日《聯合報》的報導,徐仁和之所以投身電影業,心願就是把兄長的作品搬上大銀幕。然而,華興雖然出品不少電影,是台語電影的重要支柱,不過,台語電影當中1963年雖有《可愛的仇人》的同名作品,卻非根據阿Q之弟作品拍攝。
倒是《靈肉之道》在1965年由宏亞影業公司的導演郭南宏執導,這部電影評價雖然不差,但是從上片過程當中,可以看到當時台灣南北電影環境與觀眾品味的差異,郭南宏索性從台語片跳到國語片,甚至前進香港拍武俠片。
戰前的《可愛的仇人》與戰後的《靈肉之道》搬上大銀幕的過程,恰好是台灣電影史的一段縮影。
無緣大銀幕的《可愛的仇人》
讓販夫走卒都為之風靡的《可愛的仇人》,其實跟今日的鄉土劇頗為類似。
故事主角是青梅竹馬但未能成婚的一對男女,雖各有家庭,但種種因素之下始終未能幸福,倒是男主角默默幫忙女主角的家庭。故事也從上一代的故事延伸到下一代的兒女們,因緣際會之下,下一代的兒女之間也發生愛情糾葛。大體來說,故事既有封建社會與自由戀愛的矛盾,也有現代都會的描述,或許因此深得歡迎。
《可愛的仇人》是很典型的通俗作品,這部通俗的作品也由轉型後瞄準通俗文化的《風月報》推動電影化。1935年創刊的《風月》,原是由大稻埕的舊文人所創辦的雜誌,而後易名《風月報》。第48號(1937年9月21日出刊)的《風月報》,刊登一則啟事:為求大規模經營,營業部邀請陳水田、張良玉、詹天馬與徐坤泉等五人合資經營,在這個名單當中,詹天馬是最為知名的辯士,此外,他引進上海電影《桃花泣血記》之後,也作詞譜成流行曲產生大轟動。
徐坤泉則是新興的暢銷作家,至於陳水田與張良玉一般人較為陌生。陳水田就是著名餐廳蓬萊閣的老闆,張良玉則是成立良玉影業公司的經營者,1930年曾引進上海電影《可憐的閨女》,詹天馬的講解還曾灌成唱片發行。
半年之後,第58期的《風月報》(1938年2月號下卷)更發出公告,徐坤泉擔任主筆,詹天馬則擔任監查委員。也在這一期當中,徐坤泉在「來信照答」回答讀者來信的單元裡,提到《可愛的仇人》將拍成電影的消息,而且已組成大成映畫公司,希望與日本的大電影公司合作。
呂訴上的《台灣電影戲劇史》當中,曾提到1938年4月11日日本東寶諧星高勢實乘一行人來台,受大成影業公司歡迎,並於蓬萊閣設宴款待。在這裡,大成影業公司也許就是陳水田出資成立。無論如何,重要的是接下來幾期,都可以看到電影化的進度,例如1938年4月號就刊登徵求主題歌的消息,入選一名獎金30圓、5月號更是刊登廣告,告知讀者《可愛的仇人》的日文版將由張文環翻譯。
然而,種種努力終究沒有成功,其原因不明。到了戰後,本文開頭所提到的1957年9月14日《聯合報》的報導當中,除了提到徐仁和立志將兄長的作品搬上大銀幕之外,報導也提到華興製片廠拍攝《可愛的仇人》已久,預計該年10月分上下集上映,可以看到,《可愛的仇人》再一次力拼衝上大銀幕。不過,終究也沒有成功,原因同樣不明。
1963年,有一部《可愛的仇人》的台語電影,內容不詳,不過,按照國家電影資料館出版的《台語片時代》,其中對導演申江的訪談,他談到片名雖與小說相同,但內容完全不同。
南北兩樣情的《靈肉之道》
《靈肉之道》的故事情節,與《可愛的仇人》頗為類似,都是夾雜著家庭與愛情的故事。貿易商之子國魂、牧師之子約翰與父親入獄、由爺爺撫養的阿蘭,三人從小就是好朋友,家境優渥的國魂日後到東京讀書,在父親催促婚事之下,與阿蘭結為夫婦。
阿蘭原本在國魂與約翰兩人當中難以抉擇,不過,她的父親因為資本家所利用殺人入獄,國魂家中人脈較廣能夠協助復仇而同意婚事。失望的約翰,儘管還在島都台北就學,但得知婚事後如行屍走肉,鎮日沈迷咖啡館甚至與女給同居。
國魂在香港經商,與阿蘭育有三子,生活穩定。不料,國魂因走私鴉片為南洋政府所查扣,生意危在旦夕,只有隻身遠走高飛,然而,卻因船難流落孤島。秀蘭只有帶著三子回到故鄉勉力生活。當年墮落的約翰決心奮起,遠赴新加坡尋找機會,他進入生產萬金油的永安堂工作,從基層做起,工作勤奮獲得重視,一路爬升也在新加坡娶妻。生活穩定後,約翰也返台探親,此刻,也知道阿蘭的困境,頃全力相助阿蘭母子。
在荒島多年的國魂,終於得到船隻的搭救返鄉,一家人終於團圓,不過,國魂終因重病離世。這部作品之所以命名為《靈肉之道》,大約在於阿Q之弟區分了永恆的精神愛情與短暫的肉體愛情。在這部小說當中,阿Q之弟站在非常保守的立場,將文化協會所推動鼓吹的女權主張化約為肉體的隨便與貞操的喪失等,此外,都會的現代也意味著人慾橫流。
1965年郭南宏導演將之改編搬上大銀幕。1935年出生的郭南宏導演,導演生涯歷經台語電影、國語電影,甚至而後也到香港拍片,生涯遊走不同語言類別、電影類型之間,堪稱台灣電影的傳奇之一。
郭南宏1958年25歲之時,就已自編自導台語電影《古城恨》,1961年更成立宏亞電影公司投資台語電影,1962年郭南宏自編自導、文夏主演《台北之夜》應該是郭南宏所執導最為走紅的台語電影。1957年亞洲唱片成立,亞洲唱片引領了台語流行歌曲的黃金時代,並孕育了文夏、洪一峰等知名歌星,再加上廣播電台的推波助瀾,歌星走入大銀幕也成賣座致勝方程式。
電影版的《靈肉之道》,便是郭南宏的宏亞影業公司出品,故事情節與小說版略有不同。小說版當中,並未明確提到三個小孩成長的地點,但在電影版裡則是以台南為背景,這也是導演郭南宏的家鄉。此外,小說版當中所觸及的空間,有著日治時期的色彩,例如到東京讀書是當時學生深造的潮流,另外,也有徐坤泉的個人色彩,他曾在上海與新加坡生活過,這些地理空間也進入小說當中。
相較之下,電影版當中三個小孩在台南成長,而後在台北讀書,這是台語電影從南部到台北發展的典型模式。至於故事情節,依舊是三人之間的愛情糾葛,不過,郭南宏加入了一些現代元素,例如約翰(電影版裡改為約明)出國留學攻讀博士等。
導演郭南宏的抉擇
《靈肉之道》上映之後,相關報導不少,演員陣容本身便有一些話題,例如女演員包括還在淡江學院就學的新人唐琪,此外,還有台南市議員趙森海(藝名趙震)也參與演出。《靈肉之道》1965年4月24日於台南大全成戲院首映,票房頗為亮眼,一下就突破6萬大關。
不過,接下來的發展,可以看到台灣南北電影環境的差異,台北只有大光明與大觀兩家電影院專映台語電影,其他電影院則是偶爾放映。根據1965年5月27日《聯合報》的報導,積存在台北等待上映的台語片多達67部,《靈肉之道》儘管在南部票房不錯,兩個多月後終於在大光明與大觀電影院上映,然而,卻僅僅兩天就下片。
推估原因,從1960年代台灣開始,台北的賣座電影主要是香港電影,此刻,正值香港邵氏與電懋相互競爭之際,也在競爭當中繳出品質優異的作品,尤其是1963年的《梁山泊與祝英台》狂掃台北,黃梅調電影成為潮流。台灣開放香港電影甚至給予政策優惠,主因在於冷戰時期以自由中國自居的台灣,透過市場的開放,換取香港「自由影人」的忠誠。而其延伸的效果,就是確立國語電影的優勢地位。
兩天下片的淒慘成績,讓郭南宏重新思考未來。執導《梁山泊與祝英台》一炮而紅的導演李翰祥出走邵氏,1963年來台灣成立國聯,1966年深受兩天下片刺激的郭南宏也受邀加入。他在國聯的時間不長,1968年轉入聯邦,拍攝《一代劍王》再攀高峰,1969年再轉至邵氏,《少林寺十八銅人》與《火燒少林寺》都是他的代表作,他在武俠電影方面的成就,幾乎讓人忘記他年輕時拍過台語電影的經歷。
阿Q之弟兩部作品搬上大銀幕的過程,恰好就是戰前戰後台灣電影生態的某種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