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份補給】台灣人奧運的先驅者「張星賢」

友善列印版本

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不但在全球造成嚴重的感染,數百萬人喪命,就連努力維持國內零確診的台灣,也因變種病毒的強大感染力,導致疫情傳入而出現數千例的本土確診。

這波來勢洶洶的疫情能否完全控制仍不得而知,但日本也因變種病毒的快速傳播,讓菅義偉內閣不得不在4月底宣布第三次緊急事態宣言,只是一個月過後卻成效不彰,天天數千人確診,雖然國際奧會IOC與日本政府信誓旦旦,保證延後一年的東京奧運一定會在今年7月底舉辦,只不過現在的疫情比去年更加嚴峻,多少也讓日本民眾憂心。

東京曾經三度成功申辦奧運,第一次是1940年第12屆夏季奧運,但因軍部反對最後交還舉辦權,結果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引發二戰而停辦。第二次則是1964年東京奧運,是亞洲首次舉辦夏季奧運,第三次能否成功舉辦仍是未知數,不過歷史上台灣人接觸奧運並不算晚,這位先驅者「張星賢」,曾經兩度參加奧運會,為台灣的運動員打開了參與國際運動的大門。

張星賢在1910年出生於台中廳塗葛堀支廳(現在的台中市龍井區),畢業於台中州立商業學校(現為台中科大),由於自幼即展現其體育長才,因此不但在公學校時期參加過足球隊,之後逐漸在田徑項目展露頭角,還曾代表台中州參加全台運動會,獲得三級跳遠金牌。

如此優秀的運動員,理應獲得各界的支持,然而在殖民統治下的台灣,即便張星賢有不少日籍恩師與日本友人,但卻在1930年第9屆遠東運動會的台灣預選中,遭受不公平的待遇而未能前往東京參賽,只得悻悻然的自台中商業學校畢業,進入總督府鐵道部工作。

後來張星賢在日本友人的鼓勵下前往早稻田大學唸書,並獲得曾任清水街長、旅日富商的台中同鄉楊肇嘉資助下,得以完成大學學業,期間並加入早稻田陸上部(田徑部),主攻賽跑及跨欄項目,取得多項傲人成績而受到矚目,1932年洛杉磯奧運日本代表隊選拔賽,張星賢以400公尺跨欄及1600公尺接力兩項,獲選為日本代表隊的一員,成為第一位參加奧運的台灣人。

有趣的是,在洛杉磯奧運期間,旅居當地的日僑同樣遭受美國人的歧視,因而熱心於接待來自祖國日本的代表團,然而當時的代表團當中,除了日本人外也有朝鮮人,因此張星賢一方面為了不讓自己被誤認為朝鮮人,另一方面也想對日僑宣傳台灣人同是日本人,所以當地日僑粉絲向他索取簽名時,張星賢必定在簽名後加註台灣,此舉果然讓他在當地日僑報紙廣為介紹。

1934年張星賢自早稻田大學畢業後,原本欲進入鋼鐵名門八幡製鐵,沒想到卻因其殖民地子民的身份而遭到拒絕,待業一年後在1935前往南滿洲鐵道(滿鐵)任職,期間仍醉心於心愛的田徑,因此獲邀進入滿鐵田徑隊,更曾代表滿洲國參加多項運動賽事。

活躍在田徑場上的張星賢,在1936年獲得參加柏林奧運的資格,第二次代表日本前往柏林,參加1600公尺接力項目。在抵達柏林之前,日本代表團曾前往芬蘭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移地集訓,張星賢對於芬蘭有著極佳的印象,認為被夾在蘇聯與瑞典兩大國之間的芬蘭,宛如自己的故鄉台灣。

兩度參加奧運,並活躍於日本帝國體壇的張星賢,如果1940年東京奧運如期舉辦,或許張氏得以在更多鄉親父老前展現實力也說不定,只不過天不從人願,而1945年日本戰敗,張星賢返回故鄉台灣,雖然仍積極的參與運動教育,並培育了多位台灣體壇的重量級明星像是陳英郎、楊傳廣、紀政等人,但卻因其台灣人身份的關係,無法進入被黨國所把持的體壇核心,直至1989年張星賢在台北辭世,卻始終無法成為奧運代表隊的職員,重返奧運會場。

張氏在戰後的遭遇,也訴說著台灣人悲情的歷史,戰前時不時地受到殖民統治者的歧視,戰後卻仍有著同樣的狀況,張星賢的經歷也不受當局的重視,導致了解這段歷史的台灣人並不多,直到台灣逐漸民主化之後,這些台灣前輩的故事才逐漸廣為人知。

因武漢肺炎而延遲一年的東京奧運,預定舉辦的2021年,為了支持參加東京奧運的台日兩國代表隊,因此文化部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駐日台灣文化中心以及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等單位,共同合辦了「近代台日運動世界與身體國際展」,並在東京虎之門舉辦「奔向世界的台灣選手張星賢」展,期望在奧運熱季得以讓日本人了解,戰前的台日體育交流與發展。

其中「近」展在1月於千葉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舉辦,並將在7月14日至11月7日回到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出,至於「張星賢」展則自4月開始舉辦,駐日代表謝長廷還曾蒞臨觀展,席間展出張氏的生平、書信與日記等史料。

坦白說在台灣,這樣的展覽誠屬稀有,也難得能一窺日本時代,台灣人的庶民生活,就如同張星賢在1936年7月寫給楊肇嘉的信件中,關心差一點就能參加柏林奧運的林月雲女士的狀況,以及女性運動員的發展等,可以得知當時的台灣女性,在體育世界的發展。

近年來研究台灣已是顯學,也期盼能有更多精彩的史料,在各界有志者的發掘下出土,而那一段近代台灣最激動的年代,相信還有許多台灣人在逆境中,力爭上游、或是台日之間令人感動的故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