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想想】從失蹤的印尼潛艦看東南亞的潛艦救難能力

友善列印版本

最近印尼潛艦的沈沒事故,不止凸顯潛艦運作的危險性,立即對印尼派出水下救難艦的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也顯示東南亞國家逐漸建立的相關能力。

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最早具備水下救難能力的國家。在1990年代後期建立潛艦單位之後,星國開始考慮到可能的操作風險,因而在2007年在地建造救難艦Swift Rescue,於隔年成軍 。該救難艦有配備深海救難(deep-submergence rescue vehicle, DSRV)以及相關的醫療設備,可容納八位患者的減壓病房與十張一班病床用以救援與醫治潛艦人員。不過新加坡海軍為求強化專業程度,所以該艦有混編來自太古集團海事部門的民間專家。在本次事件之前,該艦主要的任務都是在搜尋墜海的客機。

同樣操作潛艦的馬來西亞也在2013年成軍其向新加坡採購的救難艦Mega Bakti。馬國的救難艦使用相對簡單的減壓艙來援救潛艦人員,不過也有水下遙控載具來定位與安裝減壓艙。排水量1960噸的Mega Bakit配備兩個六人減壓艙用以減緩潛水伕症。該艦甚少出現在新聞,不過這次也出動了。

身為東南亞最具操作經驗、從1960年代初期即維持現役潛艦迄今的印尼,在水下救難的發展卻相對落後。由於有限的預算以及僅有兩艘潛艦的戰隊,相關的計畫首次出現於2012年七月與新加坡訂立的雙邊搜救支援與合作協定。之後雅加達採購兩艘法製的海洋探測船並無救難功能,但是可以用來搜尋水下目標,也是本次危機中最早派往事發現場的船隻。有鑑於三艘新潛艦的加入,印尼海軍終於在2019年編列預算,預計在2024年之前採購兩艘具備救難能力的海洋探測船。

大舉採購六艘潛艦的越南也在2019年下水第一艘水下救難艦,Yet Kieu。關於該艦的能力目前缺乏公開資訊,有待其成軍典禮的新聞。不過3960噸的排水量僅次於新加坡的Swift Rescue,應該可以裝載相當的救難設備。至於最新的潛艦俱樂部成員——緬甸,還有即將加入的泰國,還沒有出現救難艦的消息。基於地緣與裝備來源,印度應該會對緬甸提出救難協助,甚至出售或援助相關船隻。泰國則可能要等到第二與第三艘潛艦採購後才有機會。由於採購的是中國潛艦,出現中國救難艦的機會應該不低。

相較於東南亞國家,台灣從1970年代中期開始操作潛艦的時間並不算短,在帳面上雖有救難艦,但是分別於1977與1999年從美國移交的「大湖」與「大同」艦皆非救援潛艦之用,且二戰時期建造的船艦也面臨老化的嚴重考驗。這麼多年來平安無事固然顯示海軍訓練的精良水準,但是也是有運氣的成分內在。隨著潛艦國造的腳步加快,更多的潛艦意味著更高的風險,使得相關救難能力亦顯重要。

雖然近年對美與對日關係改善,若遇到意外,交涉加上派出與航行恐怕會浪費寶貴的時間。救難艦看似只是一項備而不用的保險措施,其實水下搜救的設備亦可用於海洋調查,從情資面提升海軍,尤其是潛艦的戰力。萬一鄰國有類似這次事件的狀況,台灣也可以基於人道提供協助,間接執行國防外交。此外,非戰鬥性質的救難艦可能在跨國演習與訓練上更有參與的機會,協助突破外交孤立。

根據去年十月的新聞報導,海軍已有建造水下救難艦的計畫,根據其預計裝備潛水鐘與水下遙控載具的規格,可能比較接近馬國的Mega Bakit,但是具有較大3500噸的排水量意味著更多設備如醫療的可能性。前述星馬印越四國雖然是在潛艦成軍後才開始著手水下救難的能力,即便是最慢的印尼恐怕都有可能領先台灣。東南亞國家曲折但是逐漸發展的水下救難能力值得台灣借鏡。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