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生於台南市,將人生定義為一場不斷追尋的過程,透過此過程睜開眼認識世界。在二零零八年的野草莓學運中,開始關心社會議題。
大學時代開啟對寫作的熱愛,畢業後在故鄉擔任物理治療師的工作,透過近距離接觸患者來描繪生命的體悟。
經催生多時,台灣首部中、高齡者的就業專法出爐了!政府為建構友善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的就業環境,立法院審議通過「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專法」,這部專法的一大亮點是明訂雇主可以和65歲以上的高齡勞工簽「定期契約」,打破現行「勞動基準法」65歲雇主得強制退休的限制。
這對於台灣的整體勞動環境來說,是一大突破,並且有助於減緩老齡化與少子化造成的產業衝擊。從檢視台灣人口結構變化會發現,55歲以上勞動力參與率明顯偏低為62%,遠不及韓國的65%和日本的70%。細究原因,可以分成兩個層次討論: 一、台灣法規長期的限制,使得65歲以上勞工,必須強制退休。然而,既有制度,卻無法因應急遽的高齡社會現況。二、在法規限制下,造成中高齡就業者面臨雇主的年齡歧視,卻也阻礙了其接觸社會、融入人群的勇氣,更可怕的是,這間接扼殺了高齡者的潛能,甚至將自己視為「無用之人」!
為了改變這偏斜已久的困境,來面對眼前嚴峻的挑戰。政府除了在就業法規的鬆綁外,更借鑒日本安倍政府所提出的「地方創生」政策,欲加大弭平城鄉差距下,所造成的高齡社會問題。隨著2019年,劃定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眾多計畫與創意發想,也緊鑼密鼓地籌備及盤整中。所謂地方創生,關鍵在於找出地方特色,結合城鎮資源,讓地方住民,能夠發展出各自獨一無二的新創產業,讓衰老、高齡的地方,再燃生機。此一計畫,兼顧整體產業走向、地方發展,更順勢針對高齡社會與少子化問題,正面迎擊。
過往,台灣在實行「地方創生」(以前稱作社區營造)時,總會面臨一個巨大的問題:「為什麼要做這個?目的是什麼?我有什麼好處?」顯見,這樣的模式,遇到幾個大難關:一、 居民認同感不足,導致未找到地方特色;二、由外以非營利組織介入的方式,加上法規異動頻繁,無法產生地方共鳴及永續;三、沒有地方新創產業的進駐,來雇用這些第一線,急需幫助的中高齡者,自然無法引起興趣。因此,我們看見越來越多的老人村,如巨獸般擴張,背後衍生的長照壓力、老齡照養問題,更成為是青年人的痛…
假若,「中高齡就業專法」與「地方創生政策」能夠相輔相成,那麼,政府除了可以減輕許多「長照資源」、「醫療資源」的投入,更能讓高齡者,有個更棒的老年選擇!台南官田的地方特色「菱角」就是成功的例子,透過地方居民賴以維生的菱角農作收入,讓地方特色彰顯; 針對廢棄的菱角殼,更引進具有獨特炭化技術的新創產業進駐,讓「菱殼炭」由廢材變成「烏金」。
當新創產業開始聘用地方中高齡住民,並推動烏金觀光工廠及吸引青年返鄉,將會是個帶動地方翻轉的絕佳契機。今日,官田的菱殼炭已成功成為官田烏金,讓人驚豔!
對中高齡者來說,提供「貢獻一己之力」的機會與環境,會是讓身心更加健全的真正幫助。透過鬆綁雇主對員工聘任的年齡限制,鼓勵「地方新創產業」的新生,並大力補助企業以錄用中高齡者,會是高齡化社會下,實際的解藥。當然,地方創生的目的,不外乎凝聚住民的「認同感」、「向心力」,並期待能成為永續的循環經濟。
此時,中高齡者其實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如何讓在地文化受到保存? 如何從家鄉出發,再次感受土地和生命的悸動?中高齡就業專法的鬆綁,或許給了我們在地方創生上,不同的思考,及嶄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