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已投資緬甸東枝地區,2016年加碼投資緬甸。曾赴緬甸仰光、奈比多(首都)、蒲甘、東枝實地考察基礎建設、房地產等。刻正學習緬文。
台灣四面環海,同時擁有台澎金馬等大小島嶼,除了生活機能與交通基礎建設堪稱完善的台灣本島外,離島同樣是台灣美麗的風景與不能忽視的土地。離島除風光明媚外,於醫療、社福、經濟上也各有自己獨特的環境條件,與本島不可同日而語,而與台灣相鄰且地理條件相似的琉球群島,其眾多離島上發展的點滴故事卻拍成如《小孤島大醫生》等日劇,足供台灣深思。
《小孤島大醫生》又有《離島大夫日誌》、《五島醫生診療所》等譯名,背景設定之「志木那島」即是孤懸海外,距台灣最近的與那國島。該劇以一片汪洋大海揭開離島劇的序幕,映襯出離島遺世獨立的特點,主角五島健助醫師先一一認識離島的居民,面對居民對過去離島醫師的不良經驗,不由得被投以懷疑與冷漠的眼光。但五島醫師並未失去熱忱,在一次因先前離島醫師誤診而喪妻的漁夫之子急性盲腸炎惡化併發腹膜炎的危機中,五島醫生運用其外科專業與隨機應變,搭配護理師與區公所職員的協助下,成功拯救孩童,也就此漸漸得到居民的認可。
其中五島醫師「不要看病,要看人」的觀念讓我印象深刻,也讓人體會到醫生除專業外,「仁心仁術」更為重要。當然此類離島劇也不外乎放大格局,從醫學倫理探討到人性,更深刻反映出島民與離島的特性。島民的觀念通常較為牢固,卻有濃濃的人情味,彼此互通有無,雞犬相聞,並時刻面臨到種種離島的難題,諸如謀生的難度、醫療的困境、教育的限制。
該劇藉由醫師與島民面對困難時,迎接挑戰,永不放棄的精神與努力,造就一波波的高潮。不過醫生終究並非神明,無法救治所有生命,以拯救病患先後的兩難考驗著醫生與觀眾,最後在回顧離島人們與再度飄揚的診所旗幟畫面中謝幕。
一葉知秋,日劇雖通常僅短短數集,精緻的製作仍得以點出問題。當然,近幾年,台灣醫療環境面對「五大皆空」(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科),在離島醫療環境中,前述難題更是放大數十倍。就醫療衛生而言,在離島開設醫院,加派醫護人員,擴大公費醫師制度等都是解決離島醫療困境的一環,也有空中轉診、遠距醫療等並非新穎的觀念,只是礙於國家預算以及人員流動,實踐上自有其難度。從2018年赴蘭嶼執行醫療後送任務時,黑鷹直升機不幸墜海,機組人員、護理人員與家屬殞命大海,再度證明離島不僅是遠離本島,更是「孤立無援」。
由於台灣醫療的問題本就相當複雜,因此本文僅從較易著手處入手,提供幾點如下:
其一:整合「社區健康營造」與「社區總體營造」
「社區健康營造」是由當時尚未升格為部的行政院衛生署於1999年倡導,重點在於永續經營是社區健康營造的靈魂精神指標、不同社區應開展屬於自己的健康生活營造運動、強調由下而上的運作,由社區主導,居民主動參與,營造有利健康的環境、透過社區組織及居民自發性力量,利用社區內外資源,解決社區的健康問題,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之目標。
由於一般離島的社區發展協會多半著重於發展觀光,於經貿上加以著墨,吸引年輕人返鄉,以解決離島人口流失問題,這當然是「地方創生」的必要之舉。但離島的人力資源有限,且離島因地理環境關係,更易於整合離島當地為數不多的在地志工與年輕人,透過讓醫療與健康營造全面在地化,因地制宜地設計,將社區健康營造活動,整合入社區總體營造,也是另一條路。如離島上老年人居多,一方面老年人孤寂影響自信與社交健康狀況,一方面更是離島珍稀的人力資源,若能參與社區健康營造活動,並整合入社區總體營造,締造健康操、養生氣功、民俗技藝之島或是如韓國濟州島、日本三重縣亦有「資深」海女,將適度的運動與地方特色加以結合,何樂不為?
其二:離島劇對社區健康營造的宣傳
依我長期觀察,日本每2、3年便會出品一座純以離島居民生活為依歸的離島劇或電影,聚焦在離島的謀生求學就醫、家人的關係與離別、傳統祭典等等,一方面再讓國民認識自己的土地,一方面也促進離島的觀光發展,但台灣多半僅是作為偶像劇的背景之用,而無深入探討。離島的獨特性本就自成一格,如《小孤島大醫生》便是由真實的鹿兒島縣離島醫生為本所創作的漫畫改編而成。
台灣同樣有投身醫療的無私大愛醫師,也必有此離島醫療稀缺的孤島,如曾榮獲醫療奉獻獎,但於2017年英年早逝的白沙鄉衛生所主任「仁醫」侯武忠,僅憑其自費購買船隻往返離島行醫的故事就足以感人,卻未有此種溫馨感人創作,殊為可惜。更甚者,若得以將離島健康營造的觀念滲入戲劇中,藉由其無遠弗屆的宣傳功效,更得以事半功倍。
總之,《小孤島大醫生》雖然有點《怪醫黑傑克》的味道,除讓我對人生有深刻感觸,更發人深省,觸及離島健康營造議題。畢竟即便家財萬貫,若未能四肢自由使喚,五官運用自如不免遺憾,健康才是人生難以言喻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