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鴉片戰爭(下):反毒政策該怎麼做

友善列印版本

往前閱讀:美國的鴉片戰爭(上):抵擋中國毒品能成功嗎?


光靠外國配合並無法根除美國的藥物濫用問題,縱使習政權依川普所願,大力打擊芬太尼藥物,製造者還是能移轉到其他國家,再偷運入美。想要讓美國人不再吸毒,政府必須有更多的對策,例如提供經濟、社會等福利政策,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說,美國政府可以減少吸毒者的需求。[1]

要知道,芬太尼消費者不只是浪跡街頭的癮君子,也包括許多擁有正常工作的普通人。就後者而言,會有芬太尼上癮的問題,是因為處方止痛藥的過度發放。像是醫生會為受傷或術後疼痛的患者開出阿片類藥物,患者經常獲得超過必要的藥物供應,結果就是留下多餘的藥丸。

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統計,截至2017年,美國阿片類藥物處方率平均為每100人有58.7張處方箋。對照起數年前平均為80以上,顯示醫生用藥已有所控制。川普政府更計畫在三年內,將阿片類藥物處方藥減少三分之一,意味要更加節制此類藥物的使用。[2]

然而仍有一些州的處方率仍舊破百,例如阿拉巴馬州和阿肯色州,每100人有超過100張處方箋。這意味著有太多的合法藥物流竄在民間,根據研究顯示,平均有五成的人從親友獲得免費阿片類藥物、兩成多人的從醫師處取得,向毒販購買的不到5%。[3]但若真的用罄,不難想像上癮者會尋求非法管道。

依照CDC的估計,約有35%的人使用處方阿片類藥物過量死亡,另外的65%則是使用所謂的合成阿片類藥物,後者屬於非法製造。[4]像是芬太尼具有高耐受性,為求效果倍增,毒販或癮君子將芬太尼與海洛因混合,人體當然無法承受。這也反映了為何處方阿片藥物變少,藥物過量死亡人數卻增加的現象。

特別是美國的中西部與東北地區,近年來發現芬太尼過量死亡案例大幅增加,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這些地區的人們都使用混和芬太尼藥物。有調查發現,密西西比河以西銷售的海洛因屬於黑色焦油海洛因,難以與芬太尼混合,而密西西比河以東則是白色粉末海洛因,更容易與芬太尼混合,提升了致死率。[5]

這也是為何有些專家認為,減少處方阿片類藥物並無法解決濫用致死問題。想要有效處理,必須從源頭下手。非法毒品的源頭主要是中國人,這部分唯有不斷施壓習政權;使用毒品的源頭則是美國人,尤其是在經濟上陷入困境的白人,這部分就得靠政策拯救。

目前國會通過一些法案撥款,為試圖克服毒品濫用者提供就業培訓、住房補助和醫療護理等服務。因為工作與住處等基本生活條件,可為人們帶來成就感並增強自尊,也有助於擴展社交圈。換言之,有了這些條件,會讓生活無目標的毒品濫用者,重新回歸社會,進而停止使用毒品。

除了經濟財務方面的支援,有專家指出降低芬太尼致死率是當務之急,因此呼籲政府盡速提供一些方法。像是提供納洛酮,這種藥物可緩和過量阿片類藥物,達到急救效果;或芬太尼試紙,這可保護不知情的癮君子,因為一些人只是貪圖便宜,或根本不知道是甚麼藥物就購買。

更重要的是,美國正處於毒品戰爭的轉型關頭。相較於加拿大與某些歐洲國家,允許在特定場所的監管下使用藥物,美國仍偏好以傳統的刑事司法來處理吸毒問題。近來雖慢慢轉向預防和治療途徑,但也有人批評若採取非刑事化的方式,將使吸毒率提高。

尤其是川普政府誓言要加強販運與處理阿片類藥物的處罰,甚至考慮尋求死刑;各州司法系統也對出售或分享毒品者祭出重刑,以謀殺或過失殺人起訴,大量的毒販被收押入監。然而居高不下的販毒數據顯示,把人關起來不是有效的毒品管制和預防戰略。

銷售毒品屬於刑事犯罪並無疑義,但擁有和使用毒品者是否該一視同仁,就引起相關爭議。因為有些地方,如紐約、舊金山等,已開始把吸毒視為公衛問題而非犯罪活動,傾向以救治而非懲罰癮君子。

最新的發展是,費城的非營利組織打算經營安全注射場所,他們不會提供阿片類藥物,但可以讓人們攜帶自己的藥物,在醫務人員的監督下使用,當地檢察官已提起民事訴訟阻擋。兩者之間的交鋒,可能會直接影響美國未來動向,是否會走向加拿大與歐洲式的反毒,或採取更嚴厲的手段禁毒,很快就有答案。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