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保護海洋可以從餐桌上開始:好魚慢食救海洋

友善列印版本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是人人皆懂的道理,但是當學校的營養午餐只能吃到從國外進口廉價的柳葉魚、巴沙魚、鱈魚時,我們的下一代將會對海洋越來越無感,更不知何謂海洋國家、海洋文化;因為如果餐桌上都吃不到沿近海捕捉的海鮮時,也就更不會有想要認識海洋、保護海洋的動機和機會。

我國自2004年頒布「國家海洋政策綱領」,全國各級學校也從當年起開始積極推動海洋教育,至今已有十多年,然而海洋問題日益嚴重:全球暖化、珊瑚白化、海平面上升、越來越多的海洋廢棄物、海洋汙染、海洋資源枯竭、海洋棲地破壞、漁業過度捕撈等,造成這些問題的主因,基本上都是因為人類對於海洋的無感、無知與短視近利。

然而,我們要如何喚醒人們對海洋的感知呢?從餐桌上開始,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連結。過去學校在推動海洋教育上,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嘲諷:「臺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我們努力去找尋和建構臺灣的海洋文化,殊不知臺灣連海鮮文化都已日漸流失,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已經不知道如何吃魚?餐桌上的魚叫什麼?從哪裡來?

雖然台灣每人每年平均要吃掉35公斤的魚,是全球平均的一倍,但我們對於餐桌上的魚卻是這麼的無知與無感,即便是住在漁港附近的人們。民以食為天,透過食魚教育,讓我們重新找回與海洋、漁民及文化的連結,是我們現在就可以做且應該做的事。

海洋問題是全球化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許多國家都已經採取了一些管制措施;其中由義大利所發起的「慢魚運動」(Slow-fish),更是直接從消費者的食魚教育著手。「慢魚運動」就是要縮短消費者與漁民之間的距離,讓更多人知道魚是從哪裡來的、怎麼被捕撈上來的、漁夫是怎樣的人、海洋的環境如何,又該如何去食用海鮮。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學吃魚、說魚故事、吃在地、吃當季、慢食、慢補的運動;當每一個人都能說出每一條魚的故事時,我們就會對海洋更有感,更知道如何保護海洋、永續利用大海提供給我們的資源。

從小在蘇澳長大的我,街坊鄰居及親朋好友中有許多討海人,於是家裡餐桌上幾乎每天都有魚可以吃,因此讓我練就一身吃魚的功夫。然而,隨著海洋漁業資源的枯竭,加上大人們總會擔心魚刺的問題,現在的小孩變成不愛吃魚、也不會吃魚,而且能吃的魚也越來越少,許多都是進口的。長期下來,不僅小孩逐漸喪失吃魚的生存本能,沿海居民所賴以為生的海洋漁業永續經營將會越加困難。正在思索如何結合學校午餐,從食魚教育來落實海洋教育的可行方案之際,我們很幸運地認識了「湧升海洋有限公司暨漁業責任指標」的創辦人徐承堉先生,願意在不考慮經費預算的條件下,來試辦從學校午餐落實「好魚慢食——食魚教育」的行動方案。

經過學校與午餐食材供應商及湧升海洋的三方會商下,我們決定從107年的12月開始一直到本學期結束,每週二訂為「好魚慢食」日,當天的好魚菜單及教育相關資訊如下:

日期

品名

生產方式

產地

產品型態

食用率

料理方式

107/12/4

白蝦

生態養殖

雲林

全蝦

50%

川燙

107/12/11

鯖魚

扒網捕撈

宜蘭

魚片

95%

茄汁魚片

107/12/18

白帶魚

一支釣捕撈

基隆

輪切

80%

107/12/27

梭子蟹

拖網捕撈

澎湖

全蟹

20%

108/1/8

烏魚

不含雌激素

台中

輪切

80%

麻油烏魚

108/1/15

金鯧

箱網養殖

澎湖

輪切

80%

湧升海洋的徐創辦人,除了贊助這些具有地產地銷、永續漁業、食品安全意義的海鮮食材外,更協助本校發展每一道食魚教育的教材,讓我們可以真正做到「好魚慢食救海洋」的教育,學會吃魚、也學會說魚的故事,讓我們有機會可以重新喚回海洋子民的食魚文化與生存技能。此外,對於我們可能遭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案,也向全校家長及教職同仁做了以下的說明:

  1. 對甲殼類如蝦蟹等過敏的小孩,本校已做過調查,當天的好魚將更換為水煮蛋來代替蛋白質的攝取。

  2. 對於魚刺的問題,我們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先吃魚刺較少的魚,以魚片或輪切方式吃魚的某部位,並將魚刺較少的部位如尾巴等,分配給低年級;魚刺較多的部位分配給高年級,日後再逐漸讓孩子吃全魚。好魚慢食日那一天,都會由班導師來進行好魚慢食的教育,教孩子認識魚、魚的來源以及如何吃魚、挑除魚刺等相關教學。

  3. 萬一不小心哽到魚刺,我們會將孩子立即送往學校旁的醫院,並同時通知家長,讓醫生幫孩子把魚刺取出來。

就這樣我們勇敢地開啟了學校午餐的慢魚運動與食魚教育,實施四週來我們看到孩子們遠比我們想像地還更會吃魚,看到他們仔細挑刺、細細品嚐、慢慢吃魚的專注樣子,讓我們深覺大人不應為了害怕麻煩,而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雖然我們是個鄰海的學校,附近還有漁產豐富的南方澳漁港,多數學生家裡的餐桌上也不乏有魚可以吃。但是,很多孩子反應:學校的好魚慢食餐是他們出生至今第一次自己剝蝦、自己挑魚刺、自己吃一隻完整的螃蟹;且還可以知道這是什麼魚、生長在哪裡、怎麼捕獲、如何烹調等等關於這條魚的種種知識。

不管是老師或學生,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學吃魚、第一次知道餐桌上這條魚背後的故事。因為如此,讓我們會更珍惜與感恩大海賜給我們的食物,不再囫圇吞棗吃完一餐,而不知自己在吃什麼;更不知道可以因為選擇吃對的魚,而間接幫助了海洋,保護海洋可以從餐桌上開始。

此外,我們也邀請家長一起來響應「好魚慢食運動」,讓孩子在家中有更多吃魚的機會,相信給孩子多一點的練習,他就可以做得更好。畢竟學校一週才做一次,家裡卻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台灣需要一場慢魚運動,從學校到家庭,如果我們可以讓每個消費者懂魚、吃在地、吃當季、會說魚的故事、學會慢慢吃魚。我們就可能讓海洋資源慢慢恢復、讓更多的魚再回來,因為我們的選擇就會決定漁民怎麼捕撈。

台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隨著生態養殖技術的進步,讓我們隨時都有安全新鮮的魚可吃;可以不必花大錢遠從其他國家進口鯖魚、鱈魚、鮭魚等。我們應好好珍惜台灣沿近海獨有的海洋資源,成為一個擁有豐富海洋文化底蘊的國家,重新找回身為海洋民族與生俱來仔細挑刺、品嚐魚骨纖細、肉汁鮮甜滋味的能力,把每一條魚都吃到極致;從餐桌上找回海洋子民與大海之間生命與共、相濡以沫的連結,讓世代都能享有一個健康永續的海洋,讓代代都有豐富多樣的魚可以吃。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