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蕙安,1985年生。前經濟日報法務與兩岸記者、特派員。過去五年的生活主要往來首爾與柏林兩地。現與先生定居柏林,寫推理小說與社會觀察。
漆成全白的腳踏車有個名字,叫做幽靈單車(Ghost wheel)。去年6月底,我每天上班都會經過的Danziger路與Greifswalder路口,出現了一台幽靈單車。上頭貼著一張女孩的照片,車前的人行道上擺著鮮花與閃著微微火光的蠟燭。
據事後讀到的報導,女孩當時騎車直行,準備通過路口,卻被搶快右轉的卡車撞上,送醫後不治,生命停留在31歲的夏日。在那之後的日子,又有六個生命接連因為同樣的事故原因消逝。新增的六台幽靈單車靜靜停靠在柏林街頭。
在這有370萬人口的首都城市,每天約有50萬台腳踏車在路上行駛。但根據德國單車協會(ADFC) 的調查,有超過60%的自行車騎士在路上感到不安全。
2017年,柏林發生單車事故7111件,其中665人重傷,10人死亡。今年至今,已有11人失去生命,年齡從8歲到88歲。
表面來看,柏林55%的主要道路設有單車道,表現不俗,但多數單車道十分狹窄,僅50-80公分寬;其中部分單車道非獨立車道 (例如與人行道等高、並高於一般車道;或與一般車道間有建材或物體與以以間隔,使汽車無法駛入單車道),與一般車道之間僅有地上一條白色粗線區隔,騎士與汽車、卡車的距離彷彿咫尺,速度較快的單車在窄小的單車道中也毫無空間超車。
此外,汽車臨停、停車等佔用單車道的情況也屢見不鮮。而單車道與路邊停車位太近,過去幾年不斷發生粗心的駕駛未注意來車即開車門、導致單車撞上的死亡事故。
在「不友善」的環境中,柏林的單車騎士陸續發展出了各自的生存之道。
因為一些單車道設計不良,每天騎車通勤的建築師Suse覺得騎在單車道上反而危險,有時乾脆捨棄單車道,騎在一般車道上,但不時收獲一些駕駛喇叭聲;有些銀髮騎士或害怕與汽車離得太近、或擔心自己速度太慢阻塞車流,最後選擇騎上了禁止騎行的人行道。
受到一段Youtube影片啟發,Markus想買一根德國孩子學游泳時用的泡棉浮力棒(Pool noodle)——不是為了游泳,而是放在腳踏車後座。一根浮力棒約160公分,正好是汽車對於單車1.5-2公尺的安全距離規定。若汽車靠的太近,就會擦到浮力棒。
Tobias則是參加了上週三晚間的集會,抗議汽車駕駛無視單車權益,隨意的停在新開幕的East Side Mall外的單車道上,不只單車騎士無路可走,只能與車爭道,連248號公車都因此被迫改道。當晚,還是不少違規停車,Tobias拿著「如何舉報停在單車道上的汽車」的宣傳單,當場拿出手機報警。
著眼於「節能減排」與「提升生活品質」,歐洲很多城市都在推動單車基礎建設,並以「友善的單車環境」聞名全球,如丹麥的哥本哈根、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而柏林從來不在榜單之列。
甚至在德國境內,首都的表現都是敬陪末座。德國單車協會(ADFC) 去年針對539個城市做的調查,在「德國單車友善城市」中,柏林排名倒數第四。
在柏林政府投入4.8億歐元擴建A100高速公路的同時,其每年規劃於單車建設的預算為每個市民3.8歐元,遠遠低於哥本哈根的25歐元與挪威奧斯陸的35歐元,甚至遜於其他歐洲主要城市。在巴黎、倫敦與馬德里,該數字也超過12歐元。
2016年春天,一場單車革命在柏林搖旗發起。
「德國是一個重視法治、依法行事的國家。我們認為,唯有白紙黑字的立法規範,才有辦法有效推動政府,帶給單車使用者一個安全的環境。」「單車公投」(Volksentscheid Fahrrad, VEF) 的主要成員Dirk von Schneidemesser說。
帶著打造安全出行環境的使命,2016年5月,由單車權利倡議人士、科學家、城市規劃專家等組成的團隊「單車公投」,帶著單車法草案,宣布發起全世界第一個由公民提起的單車法公投。
草案共有十項訴求:1) 2025年前新增350公里、5公尺寬的單車道、2) 每條主要道路均設置單車道、3) 重新規劃柏林50個危險路口、4) 改善現有單車道、5) 新增20萬個停車設施 、6) 優化單車交通號誌 、7) 新增100公里快速單車道 、8) 增加執法人員、9) 增加單車交通規劃人員、10) 系統推廣單車出行。
根據柏林公投法,公投案分為三個階段:首先需在六個月內蒐集2萬個有效選民簽名支持提案,將草案送進柏林內政部門。有效性審核後,柏林市議會將決定是否接受草案;若議會表決不接受,公民團體須在四個月內募集有效選民數的7%、即17萬柏林選民連署,始可交付全民投票。最終,須得到四分之一選民、約61.3萬選民投票支持,且贊成票多於反對票,公投案始通過。
柏林上一次的全民公投,是在2015年,決定是否禁止廢棄機場Tempelhof的商業開發。提案團體順利取得了3萬人連署,但提案未獲議會採納,一路走到了最後一個階段。該提案最後獲得29.7%、73.9萬柏林選民的支持,對商業用途說NO,保留機場空地作為市民休憩。
而2016年的單車法公投,迅速獲得了市民廣大迴響。在第一階段的連署提案,僅花了短短三週半就得到10萬5425個簽名——是所需數量的五倍。因而成功讓柏林議會決定接受草案,承諾立法。單車法公投在第一階段就傳出捷報。
靠著全民的努力,這部全球首個關於單車法的公投運動,儘管最終並未舉行公民投票,但以更快的速度達到了同樣的目的。且因為草案源於公民提案,使得「單車公投」、ADFC等倡議團體得以坐上協商桌,與各界專家共同制定法令條款,發揮影響力。
今年6月28日,柏林市政府終於頒布了德國第一部「機動車法」(Mobilitätsgesetz, Mobility Act),提出了「Vision Zero」的願景,藉由提升單車基礎建設與整合大眾運輸交通等手段,減少汽車交通與廢氣污染,打造更安全、更舒適與更環保的出行環境,終極目標是將交通意外事故的死亡人數減少至零。
「機動車法是柏林交通的里程碑,柏林將變得更安全、更安靜與更環保。」柏林環境、交通與氣候保護部部長Regine Günther在頒布機動車法時說道,「從倫敦到莫斯科,世界主要城市都在努力減少市區內的車輛。柏林不能再保持現狀,毫無作為與毫無改變。」
這部以單車法為原型的新法,改善單車交通基礎建設為一大重點。法令明定柏林市所有主要幹道皆需設置低震與足夠寬度的單車道,2025年前新增10萬個腳踏車停車空間,並規劃至少100公里、連接重要地點的單車快速道。同時,政府將擴編單車警察分隊,從原本的中央區擴大至全柏林,並要求柏林市政府與地區政府增聘單車交通專業規劃人員。
新法同時要求,針對柏林的事故頻發的危險路口,啟動系統性的改造計畫,第一年至少改善十個危險路口,並在往後逐年增加改造數量。在未來,在每起交通死亡事故發生後,相關單位須立即檢討,力求改善該死亡路口的規劃。
走在柏林街頭,變化正一點一滴的發生。月初,施工人員在舍嫩貝格(Schöneberg) 的Kolonnen路與Haupt路口單車道漆上了紅漆,並在單車道與一般車道之間裝上了交通標柱。這對一路倡議單車法的「單車公投」與ADFC 意義重大:十個月前,就在同一個路口,一名52歲的婦女被右轉卡車撞上,當場命喪輪下。
本月初(11月8日),位於柏林中央區Holzmarkt街、柏林首條「防護型單車道」正式啟用。這條3.5公尺寬、450公尺長的綠色標底的示範車道,全程以紅白交通標柱與一般車道分隔,可以有效阻擋行駛汽車與停車車輛。環保與交通部長Günther安置上其中一根交通標柱,再度宣告這是機動車法帶來的「歷史性的勝利」。目前柏林有八個正在施建或是正在規劃的示範單車道項目。
「我們對政府還是有很多很不滿意的地方。」von Schneidemesser回顧這段兩年多的歷程,政府效率低落,進度不斷推遲,改變仍趕不上事故的發生。僅管公投已經落幕,但「單車公投」仍須持續監督、不斷地與政府溝通,確保所有項目如所規劃進行。
此外,仍有不少問題迫在眉睫。von Schneidemesser指出,儘管依法將擴編單車警察與單車交通規劃人員,但政府有限的預算難以招攬專業人才加入團隊。
無論如何,這場在德國首都的戰役仍可稱之為「勝利」,且如星火燎原,延燒至德國其他城市。包括漢堡、斯圖加特、法蘭克福、卡薩爾與畢德費爾德等多個德國城市市民也發起公投聲浪,希望可以像柏林一樣,立法規範,徹底改善當地的單車交通環境。
當人們回頭檢視這些成果與改變,柏林,這個長年以來在單車議題上惡名昭彰的城市,至少開始走上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