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為研究生,研究興趣為電影研究、文化研究,多以文學意象或以社會層面解析文本。
當我們談及非洲,腦內浮出的印象是什麼?也許是瘦弱、飢餓的非裔兒童、乾涸缺水的大地、急缺資源的貧困人民。又或許是某個名人與一群瘦小的非洲兒童開心咧嘴笑的合照。
《貧窮股份有限公司》為2018勞工影展的放映片,於該紀錄片中,他嘗試去拒絕西方眼光的建構,並尖銳地指出西方「家長式領導(paternalism)」的外援政策,對當地產生的負面影響。首先,我會先談起西方對非洲人民的觀看,以及他們如何去複製刻板印象,並將此概念傳播給下一代。再來,針對「慈善事業」在非洲的深根,又是如何破壞當地經濟發展,形成永不得跳脫貧困的產業。
來自西方的傲慢:《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最先是出自於1984年愛爾蘭歌手Bob Geldof為衣索比亞飢荒的善意募款活動。在歌詞的敘述中,將「文明 / 貧窮」與「西方 / 非洲」作為對比,凸顯了非洲在經濟上的貧困。而西方救援角色的出現,猶如拯救者般為非裔人民遞上寒冬中的溫暖。此後,這一模板不斷被翻模,反覆的重唱。Band Aid分別在1989年、2004年到2014年將該歌曲重新製作,並邀請當時的流行歌手進行演唱,該舉動強化和鞏固了人們對非洲貧困的印象。值得思考的是,從1984年直到2014年,人們對非洲的想像仍停留在最初一開始衣索比亞鬧飢荒時的危機處境。
30年過去了,流行歌手們依舊積極且固執的傳遞著自以為是的愛心,這種手法展露了來自西方的傲慢。他們無視於非洲人民是否接受這種「被救援者」的形象,而是以一種強制的意識型態向大眾傳揚著他們的理念。如此一來,當這些名人們大聲疾呼要去救助這些位處邊緣的非洲人民,貧困者真獲得救贖了嗎?
在2015年TED的演講裡,講者Mia Birdsong在題為〈貧窮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The Story We Tell About Poverty Isn't True)中表示,我們對貧窮的想像很多時候是很錯誤的,可能會認為這些人是好吃懶作的一群、也可能會將他們認定為需要被拯救的對象。(講者並非是全面否定有這樣的狀況發生,而是期盼觀眾能以較開放性的視角去思考問題本身。)但是這些錯誤的想像往往會阻礙對現實狀況的理解,進而阻礙了脫貧的道路。Mia Birdsong也呼籲,當我們要協助貧困者時,應當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事情,而非是一味的將自己的意念加入其中。
當貧窮成為產業
在檢討了這種「看待弱者」的目光後,接著要來討論所謂的慈善事業是如何重傷當地的經濟並完整了貧窮產業的建構。首先要舉的例子是在盧安達大屠殺後,美國教會的積極介入和協助。為確保居民能夠得到一定的營養,教會裡的人運送了大量的雞蛋到該地發放。該舉實為教會的一番美意,但也嚴重的打擊了當地的雞蛋生產者,使其面臨倒閉的命運。直到教會退出後,該地居民反而陷入無蛋可食的處境。
還有像是在海地大地震三年後,當地的非營利組織卻仍免費的發放白米。當這種看顧的目光持續監視著當地人民時,那麼海地人又該如何自立?在這裡要重新思考的是,我們所謂的「人道救援」,究竟是能夠帶予其實質上的幫助,抑或是完成行善後內心的自我滿足感?
那麼,回歸到問題本身,非洲所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在影片中指出,非洲問題的核心在於,該地一直都是被排除(exclusion)在全球經濟體系之外的。他們大都被視為「需要他者援助的對象」,而失去了公平交易的機會。當地人也提到,非洲擁有了許多豐厚的資源,像是礦產、石油、鑽石及天然的觀光資源等,因此非洲不應是劃歸在「貧窮」之下的。非洲人所欠缺的,是加入全球貿易的機會,他們不需他者關懷式的目光,而是一個能夠與眾人平起平坐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