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的伊斯蘭:一位台灣穆斯林首飾設計師的訪談

友善列印版本

第一次接觸伊斯蘭文化,是世界音樂課中聽了叫拜樓裡的穆斯林吟誦古蘭經,游移的音符形成的空間感,頓時刻劃在我的腦中,那次台上台下的師生,熱烈討論著這樣的聲響是否為「音樂」,但那聲響的力道卻已讓我在心裡默默地做了定義。

為了能聽到真實的古蘭經吟誦,我前往清真寺,卻沒想到因身著短褲,被門口賣印度烤餅的大哥提醒不能進入。

這個好奇一直潛藏在心底深處,因為工作的因緣巧合,認識了永惠,一個穆斯林女孩,由於她身上沒有任何符號,一開始沒注意到她的特殊。

上班時的幾個時段,她固定會到辦公室後方,往西邊麥加方向禮拜,她的身分是我無意間獲悉出生在國外後進一步詢問才得知,好奇多問了些,關於她的家族、她在中東的經歷、飲食習慣等舉凡門外漢可能有的提問,感到相當有趣,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分享的一系列藝術創作,裡面所傳遞出來的「混雜性」與創意。

中東x台灣

永惠來自一個古老的穆斯林家族,大約可追溯自中國元代色目人賽典赤一支,七、八百年來家族一直信仰著伊斯蘭信仰,她說家中流傳著一段軼事,一位在朝中當官的祖先,因遵行「不拜偶像」的信仰原則,曾為跪拜皇帝一事與非穆斯林官員有了激烈的爭執,聽到這,煞時浮現「回族」、「朝廷」和「跪拜」一段宮廷劇。

因為父親在國外工作緣故,永惠自幼年就隨著家人到處搬遷,長年待在中東念書。她說,對於穆斯林而言,生活遵守古蘭經明訓的規範與指引,在伊斯蘭教國家,宗教將他們聯繫在一起,生活也相對容易與親切。

二十多年間她往來台灣與父親的工作地,2003年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完成大一學業後返台定居,問到剛回國時最不適應的地方,她迸出「飲食是很現實要面對的,但大家說我講話有腔調」,對於一個長年在外的孩子加上穆斯林雙重身分,這話中似乎有那麼點無奈,回國好像變成了出國,他鄉彷彿已成了家鄉。

遷徙與創作靈感

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就讀大學那年,永惠選擇了平面設計科系,授課老師則來自於歐美國家,同學多數是當地人,將宗教納入設計思維的屬於個人自由,老師並不干涉學生的創作。在中東接受的造型基礎訓練啟發的興趣,使她回台灣後選擇首飾設計深耕。

反覆遷徙的生命經驗,促使她更敏銳地觀察到生活環境的差異,這些覺察後來進一步成為她藝術創作的靈感。

首先引起她注意的是台灣的住宅外觀,究其原因原來是中東、台灣兩地住宅外貌的巨大差異,十幾年來在國外住在有寬敞庭院的別墅,回到擁擠的台灣,人與人之間的緊密也體現在住屋的型態與特徵上。

回國後沒多久的暑假,她背著相機進行了幾次的田野調查,開始深入到巷弄中,去觀察生活周遭不同的建築形式與元素,拍下許多鐵皮屋和鐵窗的照片,這些對一般台灣人如同空氣平常、視覺上可能甚至毫無美感的東西,但這些粗糙的質地與樸實色調,卻深深吸引了她的注意。

「鐵窗吸引我的是紋路、圖案,而且越以前的越好看」她說。

她開始嘗試著將這些觀察運用在首飾創作裡頭。起初,她嘗試著將鐵皮屋的照片照自己想法剪開重新拼貼,加上金屬做立體支撐,組裝成她心中的住宅。

這個實驗作品上引起了一連串的發想,她開始大膽的嘗試,將原先是純粹的拼貼混合不同的概念,例如台灣鐵窗的元素融入阿拉伯別墅住宅中,變成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再將其放置在模特兒身體特定的部位。

「我覺得住宅、房子本身就像人的身體,人住進房子後開始會加東西上去,有意或不經意都有,我把二者作比較,去思考人身上的東西為什麼會出現?為什麼戒指胸章或項鍊會出現在特定區塊」她說。

一個旅居中東十多年的台灣穆斯林的一系列作品,帶來非常強烈的視覺感受,隱約中,卻又讓人看到一種幽微的聯繫,那些她潛意識裡所揀選的元素與金屬質地裡,彷彿與信仰有著連結般,依稀可見伊斯蘭建築迷人的精緻雕琢和幾何花樣。

創意的土壤—尊重

在國外生活十多年,身為中國大陸遷移來台的穆斯林第四代,永惠認為自己是個台灣人,只是每次用「台灣人」這個詞的時候,她總覺得不太踏實,因為對台灣文化了解並不深,但每天她仍用自己的方式來認識這塊土地。

近來開始有一些穆斯林鼓勵年輕人入教,包含她的父親也投身於其中,一來是讓穆斯林團結為教門事務使力,二來是希望藉此能讓更多人認識伊斯蘭教,但目前台灣穆斯林卻越來越有被「在地化」的趨勢,使這些活動的影響相當有限。

隨著越來越多外籍穆斯林的加入,但台灣人在職場與社會中卻少有機會去被教育、甚至去了解穆斯林文化。

去年八月中,發生東南亞勞工群聚在台北車站慶祝開齋節被驅趕的事件,事發沒多久,文化部部長龍應台與藝術大學舞蹈系學生接著在車站大廳跳舞,這種禁聚會、卻准熱舞的差別待遇,使獨立、傳統媒體紛紛發聲,引起社會一連串的討論,也連帶深入報導了開齋節之於穆斯林的意義。

因為開齋節的爭議,使社會慢慢注意到一個深植台灣已久的穆斯林文化,而唯有透過彼此了解,才可能有更多元的創意產生,就如永惠作品帶領我們發覺「鐵窗」、「鐵皮」這些極為尋常、卻少去注意的台灣特色,從另一角度的藝術呈現,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台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