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畢業,現職宜蘭縣蘇澳鎮岳明國民小學(公辦民營) 校長
2018年5月1日上午,位在宜蘭縣蘇澳鎮的岳明國民小學,有6位分別就讀4-6年級的小帆手,在4位教練1位船長及校長和一位紀錄片導演的帶領下,從蘇澳港出發,展開台灣少年首度橫渡黑潮航向石垣島的壯舉。在外界看來,這是個相當冒險甚至危險的舉動,學校為什麼敢這樣做?10-12歲的學生怎能有這樣的勇氣與能力?家長如何可以放心和信任學校及教練們可以平安地帶領著孩子完成此航?大家其實都在期待、鼓勵與擔心的多重複雜心情下,展開了這趟未知的航程。
岳明國小從2007年開始推動帆船運動,雖然學校是一所位於蘭陽平原東南角的臨海小學,早期社區居民大都以海為生,從事近海與遠洋的漁撈作業。但由於解嚴前長期的海禁以及海上活動的高風險性,家長對於學校推動帆船運動的初期,並不是那麼的支持與放心。於是學校就先從社團以及親子活動來開始推動;我們利用冬山河的封閉水域來進行初階的學習課程,在做好安全措施下,讓孩子學習親水、玩水,讓家長也來一起體驗,感受這個運動在風險管控下,其實是很安全,且是一個豐富、多元、具挑戰性、結合智慧與勇氣的運動;更是一個可以培養孩子堅毅的性格、樂觀積極的態度,以及冒險犯難精神的運動。對於孩子人格的陶冶、自信的培養皆有相當的助益,因為學習歷程中,孩子必須學習:
組船時的合作。 起航時的膽識。 翻船時的冷靜。 翻船後的勇氣。
航行時的思考。 危機時的應變。 訓練時的堅忍。 競爭時的抗壓。
輸贏間的釋懷。 兩船間的避讓。 長航時的耐力。 比賽中的專著。
守規則的誠實。 逆風時的迂迴。 順風時的戒慎。 無風時的等待。
航行中的覺察。 定航向的抉擇。 困境時的樂觀。 航海王的智慧。
2008年底在政府經費補助下,我們購買了第一批8艘的樂觀型(Optimist)帆船,簡稱OP帆船。這是給16歲以下的小孩玩的帆船,也是全世界所有愛好帆船運動的小孩,學習帆船的入門船型,此船型更是亞運帆船項目的比賽船型之一。為了讓更多孩子接觸帆船運動,並希望透過此運動來培養孩子具有冒險勇氣與智慧的海洋性格,我們從2009年開始,將此運動列入正式的體育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每學期有15節的帆船課,一直到六年級畢業,每位學生至少會有120節的帆船課,學習如何馭風前進,與河與海為友;親近海洋、認識海洋,進而守護海洋與敬畏大海。
2017年5月1日,日本石垣島青少年帆船俱樂部的前田博船長,帶著石垣島上小學四年級的小女生Ayuka 和她的爸爸Thomas先生,3人駕駛著「八重山號」帆船,從石垣港橫渡黑潮抵達蘇澳港,此一壯舉讓我們看到海洋教育所要追求精隨:做好準備勇於冒險的智慧與勇氣,於是開啟了我們「航向藍海」的海洋夢想。
台灣已經有很多少年在師長的陪同下登上玉山;但是台灣到目前為止,卻還沒有少年可以在師長的陪同下橫渡黑潮航向太平洋。台灣是個海島型國家,我們的海域面積是陸域面積的5倍大;但是島上子民對於海洋的了解卻不及對陸地了解的五分之一。岳明國小推動海洋教育的初衷和目的就是要引導孩童對於海洋的有形與無形資源,養成喜愛與珍視的情懷,並從各種親海、知海、護海、航海活動中,激發孩童欣賞、尊重、感恩、關懷,樂於求知、勤於行動、積極創發;勇於實現夢想、不畏艱難險阻、開闊心胸視野、周延務實思量等生命潛質。因此我們會透過各種海洋體驗活動,導引學生熱愛海洋的情操與增進探索海洋知識的興趣,進而達到善待海洋,珍惜海洋資源,並維護海洋生態平衡的目標。培養其勇於冒險、積極樂觀、心胸開闊的海洋性格與國際視野。
因此岳明國小的海洋教育課程,除了帆船以外,我們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就有游泳課,四年級開始有趴浪課程,五年級開始有浮潛課程,六年級開始有獨木舟課程;這些都是必修課,每個孩子都要學習的親海、知海課程。並且每學期淨灘一次,讓孩子了解海洋垃圾問題與危機,採取守護海洋從自己做起的減塑、減廢行動。因此,我們將航向藍海的航海夢想,賦予守護海洋的重要意涵與行動,因為我們希望海洋之子的教育能觀照到以下的教育意義與目標:
- 親海:引領海洋之子親近海洋母體,感受體會海洋的脈動與生命力。
- 知海:引領海洋之子認識海洋母體,了解海洋的生態、資源與能量。
- 護海:引領海洋之子保護海洋母體,關心海洋危機以行動守護海洋。
- 航海:引領海洋之子翱遊海洋母體,學習冒險精神敬畏大海的力量。
此行讓我們再度與日本石垣青少年帆船俱樂部來進行帆船交流與友誼賽;今年首站是在蘇澳豆腐岬的外海,總共進行4個航次的比賽。第二站則是在我們5月2日航行到了石垣島之後的次日,於石垣港外舉辦。我們在這裡進行過兩次的台日帆船友誼賽,港區內以通往八重山各群島的交通船為大宗,大型船隻則以日 本海上保安廳
為主,另有大型郵輪如麗星郵輪和公主號等。儘管海上交通繁忙,但對於不影響航道安全的OP小船在港內進行比賽的我們,卻從未被攔阻或驅離,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於帆船運動的友善與支持。也因為港內有遠近不同的海堤為屏障,我們可以視風況來選擇比賽的地點,一年四季皆可以在此玩船,可說是培養小水手最棒的基地。
結束了石垣的交流之後,我們繼續飛往香港,與位在船灣的「香港學校風帆協會」,進行帆船的交流和友誼賽。香港不愧是個國際的大港,其本身就是由幾個大大小小的島嶼與半島所組成,因此處處是港灣。從飛機降落那一刻開始,到驅車前往船灣這一路上,我們經過幾處的跨海大橋及填海造陸的城鎮,可以深刻感受到這是一個被港灣所包圍的城市,深具海洋色彩與文化的港都。到達船灣之後,經香港學校風帆協會介紹得知,在船灣這個方圓約一公頃的岸邊,就有五個分屬於政府部門、私人俱樂部、公辦民營等不同單位與經營模式的水上活動組織比鄰而立。交流當日適逢週六,早上九點不到各個組織就陸續湧入人潮,約莫兩個鐘頭之後,船灣水面上,就有將近上百艘的風浪板與帆船在馭風而行,這樣的風景在台灣只有帆船比賽時才能看得到,而在香港卻是一種庶民的休閒運動,年齡層更橫跨7-70歲都有,船灣上除了小船(Dinghy)之外,還停泊了許多的大船(Yacht),香港真是個玩船與航海的友善城市。
「航向藍海-守護海洋」這個計畫是岳明國小推動海洋教育的一個重要旅程碑,我們希望透過這個計畫,來提升全民的海洋文化以及對海洋保護相關議題的重視。我們帶著孩子航向大洋,真實體驗海洋母親的浩瀚與黑潮洋流的脈動,了解海洋所遭遇的問題,思索我們可以為海洋做的事,以及海洋子民的未來。讓我們的孩子可以透過這樣的學習,成為真正的海洋之子,並希望藉此喚醒全民的海洋意識,重新看見島國子民應該具備的素養與文化、未來與展望。海洋曾經是這個島上的子民通往世界的禁忌與障礙;但未來我們希望透過教育引領我們的海洋之子,航向世界與國際連結;培養他們寬闊的視野、廣大的胸襟與冒險的精神,去創造他們未來更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