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書介】《失去的城堡》:有血有肉的工人書寫

友善列印版本

書名:《失去的城堡》
作者:陌上塵
出版社:草根
出版日期:2017-12-01


八○、九○年代,是台灣社會面臨重大變革衝擊的動盪年代,政治上處於解除戒嚴前後民主運動最蓬勃、激烈的階段,社會經過長期禁錮而蓄積了一觸即發的動能,經濟則是正對著加工業從高峰急速下滑,必須立即轉型的巨大挑戰。

在這種大環境下,佔人口比率甚高的勞動階層所承受的生活影響、辛酸,是政治陣痛之外感受最直接、最深刻的。當年在中船服務的陌上塵以勞工身分開始用文學書寫發出勞工心聲,立即獲得不錯的迥響,這不但成為鼓勵陌上塵不斷創作工人小說的最大動力,他的小說陸續在文學刊物、主流報紙副刊出現後,更且被勞工階層視為他們的「代言人」。

陌上塵的工人小說都是他在勞動場域親身經歷、所見所聞的真實故事,因此,每一篇都有血有肉。〈夢魘九十九〉透過在加工區電子廠當約僱工的少女體驗,呈現加工區女工的面貌與處境,以及基層勞工與領導階層的衝突關係;〈火浴〉是當年發生在造船廠非常重大的工傷事件;〈血蠅〉是美資中型電子廠爆發的資遣衝突;〈失去的城堡〉、〈遣散之後〉、〈焚城記〉等篇章都是當年產業結構劇變下,勞工遭到極為真切痛苦的不同境遇寫實;〈表決〉、〈末路英雄〉、〈遊俠賈天下〉則是當年蓬勃興起的工會運動中工會幹部或熱心分子,少為人知的遭遇與心理深層刻劃;〈沒有星光的夜晚〉、〈兒子的天空〉、〈加班〉、〈逝〉、〈結〉所描繪不同面向悲慘遭遇的藍領工人,也是血淚交織的真實案例。

另外,〈卿本佳人〉中居於經濟弱勢的加工區女工迫於家計而淪為應召女;〈不如歸去〉具體道出那個年代的社會快速轉變與農工失衡景況,小說具象的社會背景是節育、李師科搶案、電腦熱等等。還有大家普遍忽視的,那就是老兵在勞動場域的境況,陌上塵見人所未見地在〈老畢的明天〉、〈天梯〉中有精彩的書寫。

誠如上述的簡略介紹,陌上塵的工人小說處理最多的是:勞資矛盾、工人在社會階層及經濟變動中的苦悶與掙扎。陌上塵透過小說主角所發出的不滿和控訴,都很直接、強烈,但是,他不是偏頗地呈現多數白領對藍領的傲慢、資本家的唯利是圖、藍領的挫折,藍領與藍領之間同階層的矛盾、欺壓,他也沒有遺漏會體恤藍領基層勞工的白領幹部,以及藍領奮力向上、彼此照顧體貼的溫馨。顯現作家具有敏銳觀察力、正義感及仁人仁心的胸懷。

本書所收集的二十餘篇短篇小說,篇篇精彩,陌上塵運用不同的小說技巧述說每一個刻骨銘心的工人故事,諸多小說主角細膩的心理描繪都能觸動讀者心坎。其中,〈告密者〉是仿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小說《羅生門》,描繪白領幹部與藍領員工偷腥、收回扣遭密告的故事,包括四名被主角列為密告嫌疑者,以及主角本人與妻子,總共六人的各自告白,角色清晰,結構嚴謹,布局巧妙,道盡勞動場域的生態與互動關係。

身為小說的欣賞者,我特別感興趣的是陌上塵在短篇小說中所運用的電影技法。在〈加班〉、〈火浴〉、〈兒子的天空〉等三篇中都有這樣巧妙、純熟的運用。如〈兒子的天空〉,一位藍領幹部由於長期專注於工作,有次因緊急處理機房新機器的裝置,無法接聽家裡打來的電話,以致延誤處理幼兒急病就醫,造成幼兒最後不幸淪為植物人。作家以細膩筆法把愧疚父親的心理描述得淋漓盡致,小說不著痕跡地轉場進入主角的幻覺,把終結幼兒生命的過程幻化成詩般的畫面,以蒙太奇手法把情境帶進終局。陌上塵很善用這種手法處理血腥、不堪的情節,在〈火浴〉、〈加班〉中最有這種轉折筆法的情境效果。

這些作品都完成於陌上塵小說創作的高峰期,雖然只有二十餘篇,卻是台灣文學界寫作工人小說最多量的,而且是描寫最多工人面貌與遭遇的,可以說展現、反映了整個年代的工人面貌與處境。這樣的努力或許不是很偉大,但是,我必須說,陌上塵作為小說家在台灣經濟變遷中的貢獻,其血淚交織的生動描繪,不是新聞報導、文獻紀錄或紀錄片所可比擬的。

同時,每個時代幾乎都是在輪轉中變動,八○、九○年代所發生的變革與衝擊,映照到現代依然是存在的,很多問題與境況──比如勞資關係、勞動環境等等──類似到不能不令我們做深刻思考,重讀陌上塵這些作品,一定會引起讀者不少感觸吧。

 

作者